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如何呢?通过我们课题组近几年对我们学校近4000名学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约有30%的学生有心理障碍,11%的学生有心理缺陷,26%的学生有心理失常。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而采用哪些方法与途径对中学生进行教育比较合适呢?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索。本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具体的授课中积累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以飨同行。
一、教育者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早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也被教育实践所证明。多数发达国家在学校开办了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心理患者提供帮助与服务。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办得有声有色,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对于相对闭塞的学校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究其原因,应试教育难逃其咎。
二、在政治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政治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比如: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中提倡发展先进的、健康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对学生就是一种正能量的教育。
三、要開设专门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这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五、进行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现在科学的心理测评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与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彻底改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能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磨练意志,增强自信;要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大对家庭文化生活的投入;要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责打,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导致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等等。
七、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嘲讽、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习成绩也就随之有了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就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如何呢?通过我们课题组近几年对我们学校近4000名学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约有30%的学生有心理障碍,11%的学生有心理缺陷,26%的学生有心理失常。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而采用哪些方法与途径对中学生进行教育比较合适呢?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索。本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具体的授课中积累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以飨同行。
一、教育者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早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也被教育实践所证明。多数发达国家在学校开办了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心理患者提供帮助与服务。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办得有声有色,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对于相对闭塞的学校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究其原因,应试教育难逃其咎。
二、在政治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政治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比如: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中提倡发展先进的、健康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对学生就是一种正能量的教育。
三、要開设专门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这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五、进行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现在科学的心理测评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与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彻底改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能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磨练意志,增强自信;要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大对家庭文化生活的投入;要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责打,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导致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等等。
七、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嘲讽、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习成绩也就随之有了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就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