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zy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这大好的形势下,但是在山区中学,学生数学学科的成绩还比较低下的普遍现状仍在困惑着我们的数学老师。为了促进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水平,结合个人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心,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学生抱着“上课听不听都是一节课”的心态。因此,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人人都感受学习数学的喜悦,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从而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获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多样新颖的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获得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个位是5的整数的平方的特征”这一课时的时候,先引入“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然后列举一些例子进行计算,当学生还在努力计算时,我已在黑板下写出:252=625,552=3025,952=9025。这时不少学生都是惊疑的表情,接着我让学生再随意说两个例子,我又很快说出其计算结果。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做学习数学的主人
  三、发扬民主教学多一点鼓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学有所思,学习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思中有学,学习的知识才能整合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有主见,有创新,学生学习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头脑中没有问题,就不会去思考,所以,学生学习数学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多提问题,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就应当让学生多读书,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老师讲解质疑。如在教学“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时,有学生问“老师只说了菱形的特点正方形都有,而正方形的特点菱形不一定有,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而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这是正方形与菱形的不同之处,这怎么不说明呢?”这时教师就应表扬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再问学生:菱形有哪些特征?对角线相等是菱形的特征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弄清楚菱形的特征。菱形的对角线可以不相等,也可以相等。当对角线相等的时候,菱形是特殊的菱形,也正是正方形。这样既发扬了教学的民主,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也鼓励了学生养成提出问题,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敢问,从可答到可问中得到善学和创新。
  四、在教学中营造快乐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获得知识
  现在的学生在新社会新形势下长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如不喜欢做作业,上学迟到,上课不听……时常有学生在老师的威严强迫下完成作业,这样不但效果不佳,有时还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更加增强学生的厌学情绪。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兴趣,从学中获得快乐,他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研究中表明,人对快乐中和痛苦中发生的事情具有更深刻的记忆,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营造欢乐愉快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讲到重点、难点的知识时插入一些对知识有娱乐性的语言,这样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心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识记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对有些题目进行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很多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不会把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即只把数字交换了,没有把符号交换。如“-5+17-5+3”,交换后形成“-5+5-17+3”,强调多次学生仍出现差错,这时可以打个比喻加深学生印象:“这里的一个个自然数就像你们,前面的符号就像你们身上的衣服,如果让你们换个座位,人走了,衣服却不带过去,那你们不就是在教室里裸奔了吗?”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也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从而就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印象。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应该处理好教学的协调关系
  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素养教育强调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我认为教师还应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要处理好数学素养的培养与综合素养的提高之间的关系。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好数学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2020年山东高考卷18题设计了一道文化模块试题,试题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集体主义价值观,此题切合当下疫情热点,情景鲜活贴近时代,设问具有较高水准,答案语言凝练准确专业。抗疫题材教师在日常备考肯定是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从传统文化角度做好充分准备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具体分析的老师我相信并不多,这道试题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对于时政热点不但要及时关切,并且要充分的从各个角度深入灵活分析,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有意注意薄弱,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讲课内容新颖,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无意注意条件下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不知不觉的参与学习活动。  一、创设热烈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的需要,希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不知的事物或现象,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特点,进行加工处理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课堂教学 方法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给现代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集文字、图像、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经典古诗词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教育活动,吟咏赏读经典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
期刊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有效落实改革方案,切实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中学历史教师也在积极地更新着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和改善着课堂教学策略,并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在这里也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要注重三维目标教学效果。即知识与能力
期刊
摘要:“问题学生”的管理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班主任根据“问题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以身垂范”可以起到短时间内效果明显的教育;“紧箍咒”可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约束;“闪光点”的发掘是对“问题学生”的肯定;用心感化是班主任的真情付出。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 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都是无私奉献,不求
期刊
解决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也是今后的长远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行为习惯、自觉性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是留给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教育,这就形成了隔代教育。隔代人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比较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
期刊
初中时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建立学习热情的关键阶段。学校以及老师要意识到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在该时期内帮助学生养成各种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在针对初中班级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完善班级管理工作,推动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以往的管理理念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而教育激励理论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满足班级管理工作要求,推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质量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班主任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做好班级工作,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心关爱呵护学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重最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教学的质量,不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