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园区”改革高水平推动开放创新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应对严峻复杂外部环境、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作为江苏乃至全国开发区的一面旗帜,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五年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在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居第四,一批成功经验在全国和省市复制推广,靠的就是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舞台、向创新要动能。苏州工业园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保持“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思想敏锐,强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更加突出改革创新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改革创新的实效性,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当好先行军、排头兵。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要素能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能力。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聚焦科创策源功能跃升,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使命,高水平推进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姑苏实验室、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平台建设,深化与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努力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长极。大力布局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建立“双向孵化”机制,到2025年离岸创新中心总数超过25个,本土创新、离岸创新融合互动体系更加完善。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接轨国际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每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5万名以上,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的园区示范。聚焦创新企业集群培育,每年引进优质科技项目1000个以上,持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创新集群,力争到2025年上市企业突破120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地标型企业。
  二、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担当起“探路、引领、突围”的职责使命,努力在“没有先例”的方面率先做出更多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快,在解决“共性问题”上积累更多先行经验。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打好制度创新系统战、集成战、纵深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加快从资源要素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持续擦亮中新合作金字招牌,发挥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平台优势,加快建设“新加坡苏州中心”“苏州新加坡中心”两个中心,围绕“提升国际化水平、强化国际化能力、打造国际化走廊”,深化中新在跨境投资、服务贸易、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数字政府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保税检测、保税研发、保税维修集聚高地。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苏州市域统筹发展,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重要增长极。深入推进苏宿工业园区、中新苏滁高新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苏相合作区、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建设,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地。聚焦完善开放创新机制,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功能叠加融合,争创国家开放创新综合示范区。
  三、创新项目管理服务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项目高质量引领产业高质量、促进发展高质量,坚持科学招商、理性招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持续拓展全球招商网络,聚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构建覆盖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引进更多基地型、研发型、总部型的高精尖项目,争创国际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大低效产业用地腾退再开发力度,高标准建设中新生物技术岛、企业总部基地、金光科技产业园、上市企业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等五大载体,探索建设智慧楼宇、总部楼宇、垂直产业楼宇和专业特色楼宇。加快培育和做强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制造等六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向更高端攀升,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力培育新动能。发挥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作用,推动更多企业在全球范围设立研发、制造、服务基地,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的集聚配置能力。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三区融合”发展新路径。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按“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深耕“大部门制”、持续“去行政化”,该减负的减负、该赋能的赋能,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体制、行政区职能、自贸区使命“三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全省、全国开发区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范例。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大规划建设、大经济管理、大科创统筹、大自贸建设、大社会治理的工作格局,确保对上衔接有序、对内集约高效。坚持把激发改革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在招商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系统推进全员聘任制、末位淘汰制、职员制、岗位薪酬制、差异化考核等改革,构建专业化干部成长双轨制通道,打造权责统一、管理精细、多方参与、简约高效的开发区特色基层治理体系,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人事薪酬机制。宁当不完美的“改革家”,不当没出息的“守摊人”,建立改革创新的容错、试错、纠错机制,让改革活力竞相迸发,改革效能最大释放。
  五、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打造面向未来的苏州城市新中心。站在大局看园区、跳出园区看园区、面向未来看园区,全面提升支撑区域发展的贡献率,率先打造面向世界展示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大力发展金融、会展、现代物流、人力资源、高端商务等专业服务业,围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检验检测、会计、咨询、法务等领域,集聚高端服务资源和品牌服务机构,打造辐射长三角的专业服务功能区。统筹推进环金鸡湖、环阳澄湖、环独墅湖地区消费服务场景开发,丰富商业业态、街区形态、消费生态,汇聚传统消费经典品牌与新型消费时尚品牌,拓展网络消费、信息消费、夜间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探索办公空间、消费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旅游景区功能叠加,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积极争取更多重要国际会议、高端论坛、顶级赛事落户园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服务、文化贸易,讲好新时代苏州故事,让改革创新、开放包容、睿智大气的文化特质在城市的血脉中流淌。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人的需求、人的尺度定义城市,坚持精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着力提升智慧城市一网统管水平,着力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打造韧性园区、美丽园区、文化园区、幸福园区、平安园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伟龄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展基础的理论知识教授活动,更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主要动力,只有老师加大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语言学习能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就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确保提升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
语文写作一直是当代语文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有效锻炼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使其语文考试成绩能够有所提升,授课教师应该对自身写作授课方式加以创新。经实践发现,语文教师积极开展随文小练笔等授课活动,能够使语文写作授课水平大幅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也将大幅提升。本文以小学语文随文小练笔教学活动为中心展开探讨,对其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语文是综合性学科,对学生从听、说、读、写各方面进行培育和考察。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强大魅力,并且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美育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另外一方面能够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自主投入到英语知识的探究中,提升自己的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思维,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让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传统时代以成为过去,信息时代将成为主导,教育模式也逐步发生改变。在这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教学也逐渐开始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随处可见。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好网络?怎样运用好多媒体网络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下,微课教学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不同学科的课堂实践中,作为指导教育者不能前行的强大动力。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认真的思考为教学过程,灵活的运用微课教学,以简短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精彩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视野更为广阔,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促使学生亲身领悟和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形成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展现微课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逐渐走入课堂教学中,并且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目前来看,就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一个明确的思路,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小组合作教学的深刻内涵,并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优化,大大促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发,就小组合作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在校园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师生关系也在社会的变革中不断变化,尤其对于中职院校的师生关系管理,更是变得日趋紧张,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正确教学管理的重要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党上下掀起了学习周恩来精神的热潮。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周恩来精神熏陶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初心,脚踏实地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用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我革命、永远奋斗,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六个杰出楷模”概括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跟上当前的时代,教育行业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小学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生们在家中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更多辅导,因此学生们在课堂接受知识的环节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师们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和研究,使数学课堂授课变得更加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