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冠”梨5种树形主要物候期及结果情况初探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翠冠”梨生产的新树形,特开展了平棚架双臂顺行形、“Y”形、侧“Y”形、主干形、三主枝开心形5种树形对“翠冠”梨主要物候期和结果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5种树形的“翠冠”梨的物候期存在一定差异;平棚架双臂顺行形、“Y”形、侧“Y”形、主干形“翠冠”梨的花期晚于且长于三主枝开心形“翠冠”梨,自然座果率也高于三主枝开心形“翠冠”梨;主干形和“Y”形“翠冠”梨的早期产量较高;平棚架双臂顺行形“翠冠”梨的果实圆整、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其他文献
为建立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快繁体系,以红颜和隋珠2个品种的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方式的茎尖成活率和不同培养基下的诱芽率、增殖系数、生根率以及移栽成活率,以确定最佳消毒方式和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红颜和隋珠最佳灭菌方式均为0.1%HgCI28 min,成活率分别达86.70%和60.00%;最适宜的茎尖诱导培养基分别是MS+6-BA 0.3 mg/L+NAA 0.1 mg/L和MS+6-BA 0.5 mg/L+NAA 0.1 mg/L,诱芽率分别达68.00%和68.23%;最适宜的继代增殖培
为了探索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以玉露香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生长阶段喷施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对玉露香梨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分析在果实转色期喷施高质量浓度(50、100、150、200 mg/L)ALA对果实花青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喷施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露香梨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低质量浓度(0.1、1.0
为筛选出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促进甜瓜生长发育,以“东方蜜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对其果实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栽培方式、整枝方式、留果方式对“东方蜜3号”果实的外观特征、单果重、产量、肉厚、肉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口感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采用爬地栽培、单蔓整枝、留1个果的单果重最重;采用立架栽培、双蔓整枝、留2个果的果实产量最高;采用立架栽培、单蔓整枝、留1个果的果实外观最美,肉色最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最佳,但单果重和果实产量居中.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特于2020-2021年进行了11个小麦新品种的种植比较试验.结果 表明,“盐麦1号”“扬麦30”“镇麦18”3个小麦品种较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扬麦23”增产明显,且综合表现较优,可在东台市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设置CK(不喷钙)、T1(14 mmol/L CaCl2)、T2(21 mmol/L CaCl2)、T3 (28 mmol/L CaCl2)、T4(14 mmol/L Ca(NO3)2)、T5(21 mmol/L Ca(NO3)2)、T6(28 mmol/L Ca(NO3)2)共7个处理,采用人工气候室在-2℃条件下研究外源钙调控梨花器官、叶片抗寒指标(MDA、SOD、POD、CAT)和光合指标(Pn、Tr、Ci、Gs)等生理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梨花器官抗寒性及梨
为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不良影响,以Micro-Tom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红光和远红光比值(R∶FR)和盐浓度处理,包括R∶FR=7和0mmol/L NaCl(对照,HL)、R∶FR=7和50 mmol/L NaCl(HM)、R∶FR=7和100 mmol/L NaCl (HH)、R∶FR=0.7和0 mmol/L NaCl (LL)、R∶FR=0.7和50 mmol/L NaCl(LM)、R∶FR=0.7和100 mmol/L NaCl (LH),研究不同R∶FR对盐胁迫下番茄
为明确3%寡糖·噻苯隆可溶液剂在小麦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并确定其适宜用量和安全性,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 表明,于小麦孕穗前10 d和孕穗期,采用电动式喷雾器单喷头喷雾施用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寡糖·噻苯隆可溶液剂各1次,可增加小麦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分别于小麦孕穗前10 d和孕穗期,每次每667 m2用3%寡糖·噻苯隆可溶液剂160 mL兑水35 kg为宜.
为探究干旱对多裂叶荆芥生长的影响,以多裂叶荆芥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的方法,设置CK、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水分梯度,对0、7、14、21d下多裂叶荆芥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多裂叶荆芥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较小,而根冠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为敏感;不同干旱处理下叶片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但0~7d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多裂叶荆芥根、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以国内生产上表现优良的15个胡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胡麻品种茎秆的形态特征和茎基部的抗折力对倒伏发生情况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5个品种可分为三大类;不同类别间单株结果数、单果粒数、小区产量、茎粗、茎基部抗折力、秆型指数以及弯曲力矩、折断弯矩均存在显著差异;茎粗、秆型指数、抗折力、折断弯矩与倒伏指数均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胡麻抗倒伏性能的具体指标.F074-1、伊亚6号、冀张亚1号、晋亚14号和陇亚13号抗倒能力强,产量较高,可在晋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为了探究鲜食胡萝卜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栽培模式,以鲜食胡萝卜品种彤心105为材料,在耕层土壤掺入不同比例沙子(无掺沙(CK)以及掺沙150、300、450 m3/hm2)并设置不同栽植株距(3、5、8 cm),比较不同处理下胡萝卜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结果 表明,掺沙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掺沙后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孔隙度和pH值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有机质和总氮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胡萝卜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均在CK中最优,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