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教授原创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其核心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心理建设”,为人生幸福服务。心理—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认同度较高、教育效果较好的一种模式,也是中国本土化心理教育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班华;心理教育;心理—道德教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13-03
  在当代教育理论舞台上,班华教授的教育理论建树集中体现在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领域,能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均有深刻影响力的学者并不多见,在对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广泛探索的基础上,班华教授揭秘了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即心理—道德教育形态。这一形态的教育在实践领域正自觉不自觉地展开,在理论领域则有待进一步拓展。作为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启蒙与建构者,班华教授的思想独特而精深,且具本土情怀。下文是作者浅见,以此就教于班华教授和教育同仁。
  一、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脉络
  1987年,班华教授参加《德育原理》①教材的编写,由其负责编写的第四章“德育与个性发展”中,最早论证了“德育与心育”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教育过程中有些问题既是道德品质问题,又是心理问题,因此,应当把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结合起来,即把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这是对心理—道德教育内涵的最初表述。
  1996年,班华教授申报的江苏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的研究”获得立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市五中、孝陵卫中心小学、苏州市觅渡中学、赣榆县17所中小学参与了子课题研究。它标志着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已经由理论走向实践,初步为一线教师所认同。
  1999年,班华教授主编的《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②丛书出版,读者对象分别为小学高年级至初中年级学生。读本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生活特点与需求,进一步探索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思路,即从心理素质培育切入,促进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协同发展。这既是对之前实践研究的总结提升,也是对心理—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探索。
  2010年,班华教授在“心理—道德教育:中国本土化心理教育的探索”专题研究③中对心理—道德教育的学科属性、价值追求、教育模式等进一步总结论证,在此基础上指明了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教育之道,即心理—道德教育之道。可以认为,至此班华教授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架构初步形成。
  2014年,班华教授的“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①一文进一步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态,服务人生幸福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表达了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二、心理—道德教育学科界定
  班华教授曾在多种场合、多篇论文中对心理—道德教育加以诠释。概括地说,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二者融为一体,其核心内涵是“融合”,其理想的境界是育心育德一体化,其综合优势是统整心理和道德的内容,发挥教育的整体性、融合性、协同性效能。
  根据学科性质,班华教授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有三类学科归宿:(1)心理教育的学科归宿,其特征是以心理教育为主,融进了道德因素,教育影响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心理机能,教育目标的主要定位是心理品质;(2)道德教育的学科归宿,其特征是以道德教育为主,融进了心理教育内容,教育影响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德性结构,教育目标的主要定位是道德品质;(3)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交叉归宿,其特征是心育德育融合,难分主次。心理—道德教育无论属于何种学科,其根本都是有机融合了心育与德育,借助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有助于发挥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而德育因素的融入,让心理教育具有了道德的导向。
  班华教授探索的心理—道德教育,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所谓“新”,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对概念的界定是首创,学科领域是有待拓展生成的灰色地带,理论的支撑点也区别于其他学科;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心理—道德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精神,能够解释教育新情况,解决教育新问题,实现以往教育难以达到的效能。
  更进一步讲,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种“主体—发展性教育”。“主体”是指人是心理与道德的载体,是心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主体,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体;“发展”是指积极品质和潜能的整体发展,是整个人格中身心整体性的发展,包括整体人格中的心理—道德素质的发展。(1)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是主动积极的教育,更强调人的积极心理与德性的发展。(2)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或道德问题的人的教育。(3)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是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发展人,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教育。
  三、心理—道德教育目标探寻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班华教授首先是一名精神关怀者,关注教育的终极目标,关怀教育过程的每一个人,在其建构心理—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研究致力于人的“心理建设”,其终极目标是为人生幸福服务。根据班华教授的见解,就人的心理—道德成长而言,“心理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集中体现在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即“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
  “优化心理机能”的基本思想是:从整个心理建设上,心理机能的优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基础性目标。心理机能是心理教育作用的直接对象,心理机能的优化有助于德性的优化,有助于人的心理建设与精神成长。
  “提升精神品质”的基本思想是:心理教育为整个精神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心理教育包括心理技能的训练,但作为一种精神教育,又远非心理技能训练,因为人的精神品质是心理、思想、道德、审美和信仰的复合体。心理教育要求以人的方式对待人,主要培育人之为人的精神品质。   “促进人格和谐”的基本思想是: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心理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人格和谐发展,即个体“心—身”的和谐发展。就心理和谐来说,它是个体所具有的知、情、意的内在和谐,智、德、美的和谐,情与智、智与知、知与能的和谐,人与人、人与事的和谐,行为动机、行为方式的和谐等。从根本上说,人是教育的主体,人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人是自身建设的主体。
  “服务人生幸福”的基本思想是:服务人生幸福是以人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心理教育既要为人的未来幸福服务,也为人的当下幸福服务,从学校教育来说,应关注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从而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人生发展是毕生的过程,心理—道德教育是终身性的,帮助人们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终身幸福,是心理—道德教育永远的追求。
  四、心理—道德教育操作模式
  模式的形成意味着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在理论上有据可依,实践上有法可行。[1]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在长期理论研究基础上,用理论指导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经过不断探索、反思、修正逐步积淀而成。
  就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概念的产生而言,班华教授并非是对理论的简单推演,而是带着问题体察中小学心理教育实际,在课题实施中发现“心理—道德教育现象”,如心理教育课“夸夸我自己”中,孩子们在夸自己心理品质的过程中,自然也夸自己具有的好的道德品质;心理教育课“我愿做个好男孩(女孩)”,课堂上让学生列举好男孩(女孩)心理素质时,很自然地列举了道德素质;心理教育课“友谊地久天长”帮助学生学会珍惜和追求真正的友谊。这些既是心理教育课,也是道德教育课,在反复斟酌之后,心理—道德教育概念最终确立,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国内一些中小学得以开展,并逐步由教育实验状态转化为广大师生所接纳的教育工作常态,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目前已成为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
  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1)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一个整体结构,兼有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双重属性,具有发展心理素质与提升道德品质双重属性。(2)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指向是塑造健全人格,个体人格发展层面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交叉辐合地带,也是心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的基石。(3)心理—道德教育模式不是固化的、单一的,而是灵活的、开放的系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会有许多“变式”。如将道德教育的内容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技术来呈现,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是心理—道德教育的本体模式;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心理—道德教育思想,以学科为载体设计教育活动,从而成为心理—道德教育的学科模式,等等。
  班华教授把心理—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归纳为十六个字:“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这既是心理—道德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操作法则,也是对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最好诠释。
  五、几点启示
  班华教授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用短短的文字来表述未免挂一漏万,就个人所见,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下列启示:
  (1)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是班华教授几十年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结晶,是中国本土化心理教育的集中表达,是在中国教育文化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对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的中国化具有启迪意义。
  (2)心理—道德教育从理论到操作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是班华教授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表达,心理—道德教育在学理上界定清晰,在实践上操作有法,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为我国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探索了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示范价值。
  (3)心理—道德教育不仅在理论上表明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可能性,实践上表明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可行性,同时表明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源自中国教育文化,易为一线教师所认同,将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心理建设与终身幸福服务。
  参考文献
  [1]沈贵鹏.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5).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坐落在西湖的西北角。它是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校园倚山临湖,环境清幽宜人,80余年的办学历史,造就了她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  学校周边拥有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居民整体素质优秀,人际关系和睦。社区“五室、三站、二栏、一校”及社区“星光老年之家”齐全,环境优美。同时,社区还具有相对的封闭性,治安良好,为少先队开展活动提供了优越、安全的场所。这些都成为了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数字校园”“翻转课堂”等新名词不断冲击着中小学课堂。为此,学校参加了福建省德育重点改革项目之一“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信息化创新与重塑——基于Moodle 平台下的德育课程信息化的建设与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对“Moodle 平台”经历了从茫然到初步了解、试运行的过程,对德育课程信息化有了初步认识。  近日,赵老师执教了《地球属于谁》(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笑话是这样讲的:大小两只老鼠被猫追,狂逃,被追急了,大老鼠停下来,反身对着猫大叫两声“汪汪”,结果把猫给吓跑了。大老鼠对小老鼠吹牛:怎么样,懂一门外语特重要吧。读完捧腹之余,它让我进行更深的思考:这岂止是一则笑话,简直就是一则工作寓言——  身为班主任,我会常常读些“班级管理”之类的图书,但除此之外,我还常常“不务正业”地读些健康书籍,了解了不少的健康知识。想不到我学来的这些健
摘 要:“星级评价卡”注重过程性和激励性评价,依照动态的评价标准,关注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呈现评价内容。评价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内容,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体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能力提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课堂评价;星级评价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9-0029-03  品德与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法律的作用。  2.能利用法律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感受法律尊严,崇尚公平公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懂得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初步形成知法、守法意识。  教学难点:能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学会用法律
2013年,中华文化促进会与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了“两岸人文对话”,江苏省南通中学(以下简称南通中学)承办了此次活动,台北市私立复兴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复兴中学)校长李珀率教师团队参加了此次盛会。借此机会,笔者就品德教育问题,与两校校长及部分老师进行了访谈和交流。从中,笔者发现两岸在品德教育方面虽然存有差异,但教育路径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这些共同路径主要包括文化陶冶、课程劝导、榜样引领和
2005年,王小龙走进高要二中的大门,准备开始混日子。三年之后,出人意料地,他考上大学了,而且考得不错。  小龙在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时,还流露出梦幻般的表情。他是“调皮生”,入学时根本没想过要考大学,仅仅是为了有个高中文凭,以后找工作也不至于学历太低。可是,他竟然考上了!  有谁能想到,在高要二中,像小龙这样“出乎意料”的学生很普遍。这种办学条件差、生源基础弱与育人效应好的巨大反差,已成了一种人们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因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教育实践场域的变化,我国师德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借助“话语实践”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四次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为对象,分析并阐释我国“师德”的结构,其包括政治思想、职业责任、专业素质、核心伦理、自我修养等五个方面。同时揭示了我国师德规范体系的发展呈现出走向“道德”本真的趋势,其表现在“公共理性”“实践理性”“责任伦理”“生命伦理”的
摘要:尽管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德育的“根”已松动甚至散失。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传承无论从理性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来说,都不能简单地“修旧如新”,而只能“择基重建”。对比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道德内涵,中小学德育应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石,重新确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传承;重建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北京:计划三年内推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标准”    4月18日,北京科技促进会透露:北京市正在制定青少年科学素质标准。去年,北京科技促进会曾向四个区的中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教育现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整体科学素质偏低,郊区学生和城区学生差距较大,而普通校与名校的差距也很明显。虽然目前尚未形成调研报告,但工作人员发现,越是知名学校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普通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