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与“以美育人”的美育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实现美育与德育的互补与融合,达成全面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下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探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论证从美育通向德育的实施路径,以期高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泰州学院美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与“以美育人”的美育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实现美育与德育的互补与融合,达成全面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下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探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论证从美育通向德育的实施路径,以期高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
其他文献
生词密度与语篇理解、词汇负荷密不可分,利用Range软件对两部律政类字幕影视节目的 字幕文本进行分析,析出了其中复现频次10次以上、3000词族以外的节目类与综合性律政类高复现率低频词族,并侧重对这些低频词族的减量式生词密度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些低频词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二语字幕影视节目或剧集中的生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高复现率低频词族在降低字幕影视的生词密度与词汇要求以及提高对字幕影视节目理解力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价值.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最有效的手段,在保障全民健身实施的工作中,体育公共服务政府供给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厘清体育公共服务政府供给概念、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的关系,并提出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的途径,即应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组织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应以人为本,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拓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府供给方式;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
随着社会互联网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电影资源亦成为互联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推介是基于受欢迎程度、销售、广告和其他方式的,不能向用户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推介服务.因此,针对K-means聚类算法和SVD算法进行优化,并提出了改进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K均值算法和SVD算法的优化提升了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性能.通过设计的实验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达到了预设的研究目标.
关于《万象有痕》,我想谈的不是它的故事性或叙事性,而是其在价值判断层面上进行的探寻,这也是艾玛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即对于罪恶、耻辱、羞愧、惶恐、悔恨等形而上命题的勘查.其中,对于“罪”的书写构成了艾玛写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主题.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与推动者,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技术在教学中的发挥作用.通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内涵解读,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研究以及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归纳梳理出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制定信息化教学计划、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组织信息化课堂教学、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参与信息化校园建设.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为教师教学计划决策赋权,积极参与制定信息化教学计划;以学习者为中心,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深入挖掘“三个
《阿尔莫克莎产房》记录了素素的一次马尔康之行,从叙事形态上来看,这篇散文呈现出明显的“游记散文”特点.在行文过程中,“我”对克莎民居的打量和观察,不可避免地带有“他者”的目光,“我”叙述的逻辑起点,源自他者对藏地风景、民俗、建筑、历史等的好奇心,也就是说,“他者体验”是“我”在叙述中不可避免的叙事视角.作为读者,我更感兴趣的是,在素素笔下的藏地书写中,她是如何对“游记散文”中惯用的“他者视角”进行突破与超越的?
基于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间的疫情演讲,把握语篇中言据性的据素表征与话语策略,有助于了解日本疫情发展的状况、话者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以及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立场与态度.言据性是日语疫情话语较多使用的语言手段,通过五类据素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话者信息传递的可信性,并影响受众的情感倾向.另外,对指称策略和合法化策略与言据性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语言背后的意图与立场,从而为话语与社会的建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1rn为什么,星象大师,你看着我的rn眼珠,仿佛那是世界的轮中轮,为什么rn人生有缺憾,绝句有生命,而伟大的木匠rn属于伟大的钉子;为什么,给我一个残忍的答案?
当前,中国青年作家们对于城市生活的书写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变革,在他们的文学场域之中,大多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向度,在各自不同的经验生活中书写着他们所窥探到的城市焦虑.从这一批对于城市生活乃至时代敏感下的城乡差异写作我们所能够窥探到的,是小说家们对于人物命运的关注乃至于对当前传统中国城市的面影书写.
2019 年,莫言的长诗《饺子歌》在《北京文学》当年 12 期发表,引起一阵聚讼纷纭的热议.这首诗由几段洋洋洒洒的对话组成,通过男生、女生、老莫(显然是莫言自己)的对话,由校园奇事谈到古往今来的许多怪现象,其实表达了莫言对世事的各种感触与思考,也回应了对他的各种误解、非议.尽管网上不乏批评的声音,认为莫言的诗歌写作缺少诗意,我倒是觉得莫言以这样的方式回应种种非议,显得相当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