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体写成的艺术之诗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MA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世界范围内,将人体与自然相结合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不在少数,而芬兰裔美国摄影师阿诺便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基于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的创作之路,一走便是45年。
  撇开繁复的定义和专业名词,阿诺·拉菲尔·闵奇恩(Arno Rafael Minkkinen)的作品带给每个观看者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扭曲的肢体和空间、自然纠缠在一起,充满美感的同时,也庄重得让人敬畏。他的足迹遍及了世界各地的森林、湖泊、沙漠以及无数的历史名城,并以其旷日持久的、史诗般的孤寂之旅,在影像中凝聚了人类灵魂与自然交流间最初的信奉。
  “自拍,这样就不会有人受伤害”
  第一次看到阿诺的作品,你肯定会被他作品里充满仪式感的肢体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所吸引。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并没有任何形式的修饰,它们都是镜头前那一幕的真实反映。对于这些用黑白胶片拍摄的照片,阿诺绝不会在相机或者暗房里对它们再做修饰或更改。所以,阿诺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名“纪实摄影师”。“在一个永恒的世界里,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衣衫。并且,我也不需要任何人来帮肋我取景。否则,我的作品就不完全靠我自己了。”这就如同是一个他和自己签订的契约般,有一种不甘于平凡的创作热情。
  然而,任何契约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对于阿诺而言也是如此,他的拍摄总是充满冒险的。“自拍,这样就不会有人受伤害。”这是阿诺的信条之一,为了让模特免除危险,更多的时候,他都是自己独自完成拍摄。正如在挪威的悬崖边拍摄时,寒风呼啸而过,阿诺整个身体的支撑点就只有那几个脚趾头。只要稍微一分心,他就随时可能坠入深渊。在他看来,这是对于精神的洗礼,但他绝不会让任何一个模特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不光是把自己当做拍摄对象,他希望把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定义,放入到宇宙中,这是一个关于人和宇宙相融合的主题。“如果我们能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去对待地球,那么这个星球就会更美好。”
  用自己的身体不断去挑战,这是他创造的新模式。如果让模特去做这些动作,他们很难做得出来,而且这也太难为他们了。很多时候,阿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但他非常享受那种站在相机前却不知道会拍下什么画面的感觉,他一辈子都在追寻这样的未知,这也是他认为摄影非常有趣的所在。
  从广告文案到摄影师的转变
  “你脑海中的一切,都可以在相机中实现。”是阿诺在广告公司上作时,为美能达相机所写的义案。这句话不仅是他选择摄影师这个身份的主要原因,用来诠释他的作品也再贴切不过。我们在阿诺作品中看到的一切,都是他脑海里画面的直接映射,他把对于自己的过去、自己和自然、人类和自然的理解,用一种富有张力的视觉化符号展示在每一个人面前,这一点或多或少地让人有一种东方禅意的感觉,他的作品也因此带有了浓浓的仪式感。
  阿诺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在1971年,26岁的他打算参加一些摄影师的工作坊,希望借此来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当时刚看到课程名单的他并不认识任何一位导师,于是他便找到这些导师的画册,戴着手套一本一本地翻阅。其中,让他最受触动的便是著名纪实摄影师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那张愤怒小男孩的街头肖像,
  在挪威的悬崖边拍摄时,寒风呼啸而过,阿诺整个身体的支撑点就只有那几个脚趾头。只要他一分心,就随时可能坠入深渊。这让阿诺回想起6岁时跟着父母一起移民到美国那个自卑而胆怯的自己。而当他报名参加阿勃丝的工作坊之后不久,便传来了阿勃丝自杀的消息。
  于是,阿诺不得不转而参加了人体摄影师约翰·本森(John Benson)的课程,这看似遗憾的转折,却让阿诺走上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不过,当两人第一次见面时,阿诺所拍的照片还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马和田野。约翰失望地对阿诺说:“你可能不太适合摄影这个工作,如果你拍的是这些的话,那就不用来了,回到你的广告公司去吧,别再来学摄影了。”
  但阿诺并没有就此气馁,他坚持认为自己可以拍好。在为期5天的工作坊中,约翰让他回去休息了一天。阿诺在这段时间到野外去走了走,并机缘巧合地发现了一面镜子。第二天,阿诺便带着他的相机回到镜子跟前,脱掉自己的衣服,对着镜子拍摄了一张自拍照。这是因为阿诺原本想上阿勃丝的工作坊,其实是希望她能为自己拍摄一张肖像,拍出那个自卑的自己,但这个愿望却已经无法实现了。当时阿诺就想,为什么他不可以自己去完成这个愿望呢?于是,他便以他认为的“阿勃丝的角度”为自己拍了一张照。自此开始,阿诺真正地开始了长达45年的摄影之路。
  就像一条路的分岔路口,你们之间的差别只会越来越大。最终,你会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人风格。
  在作品中找寻童年缺失的母爱
  作为一名芬兰裔美国人,阿诺的父亲是一名芬兰的外交官,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非常漂亮的护士。遗憾的是,阿诺和他母亲的关系并不亲密,这可能是因为他母亲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兔唇儿的事实。甚至直到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这对阿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心结。
  曾经想成为一名作家的他以自己和母亲的故事作为蓝本,写了一部小说。芬兰的电影协会看中了他的故事,并邀请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不久前,这部未完成的电影在美国林肯中心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映,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接下来,阿诺也会继续完成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心路历程,是一个关于谅解的故事。
  人到中年时,阿诺也突然发现他的很多感受都是从他母亲那里得来的,因为她并不是很爱阿诺。在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有多大,也不知道他的风格会是这样的。但是当他回顾自己作品的时候,却发现他的作品深受了早期童年经历的影响。尤其是他后期拍摄的和不同女性一起的作品,也是在表达一种爱,表现出他自己对母性关怀的需求。
  纵观阿诺45年的摄影生涯,他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摄影风格和方式。他在50岁的时候开车自驾,在美国一路向西,去持续拍摄人的身体与自然的关系。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创作思路,这也是一种永恒的表现。除了这些在大自然中的孤独自拍以及和女性模特的合影以外,阿诺在他所住过的酒店里也拍摄了一系列作品,这是他对当下现实社会环境的思考。而他最近在自己工作室边的小湖里拍摄的新作品,则是更为个人的、想往他内心深处走的作品。
  尽管很多人认为他的作品中带有不少他的导师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的影子,阿诺也承认自己深受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摄影师所影响。但是,他却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很多人都会说,你的作品和某个摄影师的作品很相似,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并且可能会停止拍摄这些东西。但其实我想说的是,你需要继续拍摄下去。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们的不同,就像一条路的分岔路口一样,你们之间的差别只会越来越大。最终,你会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人风格。”
其他文献
小徐先生是徐先生的长子,我的高中同学。那次听徐先生说要写一部诗体的中国文学史,就是在他家里。小徐先生六六年高中毕业后,我们一起在学校里当了两年的职业革命家,六八年就一起下乡了。我是插队,他是回乡,各奔东西,此后二十多年没有见面。  后来听说小徐先生到邻省的一个县份投奔他的大伯。原因是他的大伯身体不好,身边无人照顾。也有的说,是他的大伯在那里当中学老师,他想去找点事做。二十年后见面,他告诉我说,是倒
2014年7月3日开始,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如期举办,今年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内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厂商参展,展出面积近17,000平方米。此次我们也特意派出记者前往现场,看看今年又出现了哪些创新影像产品。  传统相机厂商全线产品出击  本次展会恰逢世界杯比赛期间,虽然上海已经进入流火7月,但是却没有抵挡住摄影爱好者们的脚步。当然除了关
公关摄影要求摄影师能够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压力下,准确、快速地完成拍摄任务。很多影友在拍摄结束后查看效果,总会发现很多图出现了失焦,色彩怪异,构图不好等诸多错误。此次实战我们便邀请资深公关摄影师李小博,教授大家7种实用技巧,让你不再为拍摄公关活动而烦恼。  特邀摄影师  李小博  自2010年起从事公关商业摄影拍摄,擅长拍摄车震及汽车发布会活动,曾执行拍摄多场大型发布会和试驾活动。准确对焦,捕捉清晰
时间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各种Deadline令我们的日常焦虑纠结。即使这样,当时光列车的又一节车厢擦身而过时,我们还是会再次陷入一事无成的挫败感而懊恼沮丧。回顾过往,偶而一两个清晰的细节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具有存在感的事件。  我寻思着,是什么让我们的时间没有纵深?是什么让过去变成了零星的碎片,那么有力地成就了虚度?  一篇《穷人思维》的短文回答了我的疑问,那些我们心中早已知道又常被遗忘的道理一个个摆
在策划之初我们想约摄影师来拍摄,后来实在扛不住出去玩的诱惑,决定自己动手!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带你走近《摄影之友》实战小组,揭秘专题幕后的故事。  专题统筹 申南驿:大家好,我是本次专题的统筹编辑,在策划技法的时候,我们本着材料最好找、成本最低廉、效果最精美的原则,希望你看了以后马上就能拍!我们充分发挥了厚脸皮精神,除了人,所有东西都是借的。  技法器材编辑 钟平成:各位好,我是喜欢钻研各类器材和
从2006年“采风热线”栏目开通以来,经历了几次大大小小的改版,但唯一不变的宗旨便是为读者呈现上国内外不同地方的“镜”中美景。在我们一同“走过”的上百个热门拍摄目的地中,也许很多我们已经记不起名字,但总是有那么一些让人过目难忘的图片烙印在脑海中。  缅甸 蒲甘  欣赏世界上最迷人的“佛光”  蒲甘位于缅甸中部,这是一个金色的国度,拥有数不尽的辉煌的佛塔和令人流连忘返的绝美日出。也许是因为有佛的眷顾
如果给你一杯水,你能想到拍摄什么?让我们在职业摄影师的带领下,使用目前最专业的佳能EOS-1D X Mark II相机,将食用油、牛奶和颜料倒入水中,利用这些日常道具打造人们意想不到的梦幻世界。  水面上的艺术  都说油和水无法相容,但它们却能在艺术的领域里相容。当五颜六色的油泡漂浮在水面之上,俨然一幅水面上的抽象艺术画。  抽象画的前期准备  说起水面上飘着油,大家脑子里想到的可能会是“这汤太油
看惯了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照片,想不想体验一下不同寻常的拍摄视角?本次航拍摄影师携带大疆全新的随身无人机Mavic Pro,来到著名的桂林龙脊梯田,体验从上帝视角拍摄的不一样的风景。  500米高空下看风景  这次拍摄的目的地龙脊梯田位于桂林市郊区,整个景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其中最为壮观的七星伴月和九龙五虎景观,已经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来这里拍摄朝圣。龙脊梯田作为风光人文摄影师最喜爱的拍摄地点之
18度影像俱乐部是以客戶为中心,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全国性连锁影像服务机构,具有完善的摄影课程培训体系及国内外行摄线路,充分满足全国影友一家亲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