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历经千年的演变,传统文化已在精神、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予以渗透,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因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只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各类历史知识予以直观记忆。这也是历史教师难以将传统文化彻底融入中学历史课堂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
  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即为由氏族社会晚期直至五四运动期间,以地域范围为前提创造的且由后人传承的文化。能够表现民族文化价值和理念的事物,均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时间相对较长,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涉及宗教、哲学、礼仪、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
  2.特点。
  兼容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点,不仅体现在汉族、少数民族间,还体现在各思想流派之间。原因在于:中国作为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各宗教、各教徒间和睦共处、相互宽容,而这则是传统文化兼容性特点最为直观的呈现。例如:清朝入关时,“剃发令”的颁布无疑是满、汉民族冲突的体现,而纵观清朝历史,“满人汉化”已得到合理展现,如“多尔衮入京时,遣官员祭祀孔子”等。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1.善于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基础教学资料,是根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不仅是历史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更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容小觑的资源。对此,在对儒家文化的讲述中,可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对部分史料予以整合,以便在保证史料可靠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予以洗礼,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百家争鸣时,若想更好地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贡献、战国时期各家代表人物与主张等,可借助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演变历程的把控,再根据在百家争鸣环境下各家思想對中国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深远影响,要求学生思考儒家思想演变为时代正统思想的关键。
  2.侧重多元教学方式的融合。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转变,再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融合,构筑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学习的教学环境。例如,联系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的使用,不仅可以将史料、教学资源予以充分整合,还可以提高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
  首先,联系教学法。仍以儒家文化为例。介绍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思想时,可以以明清社会现状为前提,即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间的联系,探讨朴素唯物主义、民主启蒙主义思想。其次,对比教学法。通过对儒家各时期代表人物、核心观念的对比,学生可在掌握儒学各时期特点的前提下,对其发展历程加以思考,以便把控其思想的发展规律及方向。例如:孔子、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学各时期代表人物,由“仁”学说逐渐转变为“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更是由“为政以德”转变为“民贵君轻”“君舟民水”,这也是时代演变的核心体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词,以便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电视节目,不仅可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可使青少年全面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活动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逐渐被改变或冲击。例如,在价值追求上更为注重时尚潮流、标新立异,在思想上则过于急功近利,无任何文化底蕴。对此,若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则可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逐步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感悟和继承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减轻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并为其他科目增加学习时间。笔者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的观察,发现仍然有不少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笔者在本文主要围绕怎样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展开讨论。  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兴趣,那么他们在课堂上自然会聚精会神地参与到学習中去,并且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兴趣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热点。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结合高中历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成为众多教师仍在探索并寻求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本文将着重探讨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如何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加强课堂小组学习,提高学生能力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
初中政治虽然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具有论证性质的特点,需要逻辑辩证和思维分析,但是也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理解和感悟。初中政治相比高中政治要简单许多,但是
课堂回放:一位教师在'学会承诺'的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家有儿女》中的一个片断:刘星为了筹集300元钱买生日礼物,绞尽脑汁,先将家里的游戏机偷偷低价卖出,接着又卖网
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后,历经四次宪法修改,每一次修宪均适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本法保障基础,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也在其间逐步得以提升。修宪在推动非公有制经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知识。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中既包含显而易见、有现成答案的显性知识,也包含隐藏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必须经过思维加工的隐性知识。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生活力”是核心和灵魂。学生的生活力主要是指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和形成的适应生活环境和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是学生养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如何对课本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挖掘,
家国情怀指的是学习和探究历史时应该具有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学生要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并对国家和民族形成一种认同感,主动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探究该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从名人案例、影像资料、社团活动等多种不同方面入手展开分析,尝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一、借助名人案例,探求价值关怀  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的重要开拓者,其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女子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从男女平等到男女平权;变单纯的贤妻良母教育为完全人格教育;注重
指出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使成本控制和管理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完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处理好项目成本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策略也要有所坚守,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