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拯救

来源 :少年博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2149年 12月31日 阴
  今天是我呼吁市民推倒通天塔的第3652天,在我还是19岁的懵懂却怀着满腔热血的青年时,我就已经开始呼吁人们推倒通天塔了。那时通天塔计划刚刚开始,计划主旨是不惜用尽地球最后一点能源建造通天塔,以求人类能够在塔内生存下去。
  公元2149年,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尽头了。在21世纪初,人类追求科技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能源也在不断枯竭,当人们终于意识到环境问题时,却太晚了。能源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再生,环境也已经恶化到致使大批人死亡的程度。地球上能够找到的水极少,大多也是被工业污染过的,这样的水喝下去自然对人体有害无益,大批体弱的人因此死去。愚蠢的世人不仅不想办法挽救环境,反而为了争夺最后的资源开始了大规模混战。随着集束炸弹和化学武器的使用,环境在不断恶化,人口越来越少,到了现在能够活下来的不管在智慧还是体格上都是万里挑一的。但现在地球已经千疮百孔,就算是这些精英也很难生存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看出地球还有一点点可以利用的能源,他们决定利用这点能源打造通天塔,进入塔后将会和外面世界完全隔绝,塔内会有可以维持100年的能源供他们使用,他们认为度过眼下困难保住性命最重要,丝毫不去管当这最后的能源被用尽时地球会不会灭亡。这就是我阻止通天塔建造的原因,我已经掌握一种技术,可以把人冷冻起来,在百万年后苏醒过来,那时的地球应该已经恢复过来,那时的我们如果保护环境,不去走以前的老路完全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我,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人人都当我是一个疯子,有些暴躁的人甚至直接对我发起攻击,我不得不躲藏起来暗中阻挠。如今已经过了十年,在这十年内我用尽了方法阻止他们的计划,可是双拳难敌四手,我一个人如何与一群精英斗争?明天通天塔将要建成,我不会眼睁睁看着地球就这么毁灭,它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它是人类的母亲啊!我手中有最后一张王牌。
  公元2150年1月1日 阴
  今天是通天塔建成的日子,我也混入那群愚蠢的人类里见证着这一时刻,他们一个个走入塔内,说什么这是新世界的起点。呵,愚蠢!我排在最后,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入塔内,我放弃了进塔的机会,他们不解地看着我,我嘴角露出冷笑,喃喃道:“10,9,8,7,6,5,4,3,2,1……”轰——爆炸声从塔内传来,那群愚蠢的人类在临死前露出的恐慌真是精彩啊,但站在塔外的我因为通天塔的隔离作用却丝毫没有受到伤害。
  其实,我不是人类,我是地球在千百万年内演化出的一个生命体,可以说我就是地球的化身,那些愚蠢的人类,我给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改过,他们却一次次地放弃,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我也等够了,他们埋下的恶果自然要自己来品尝,妄想伤害地球,必将受到地球的惩罚。我累了,需要好好地休息,不知道下次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生物,不过该不会比人类更愚蠢了。
  唉,我的最后一次拯救,可惜人类最终还是没有明白……
其他文献
也许这个世界是丑陋的。  浮华的背后也许是糜烂,亮色的反面也许是阴影。  我亲眼目睹了那一只猫的惨剧。  原本它在路边舔爪子。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可也相安无事。你赶你的路,我晒我的太阳。  我刚走过那只猫,就听到了它的惨叫,接着是尖利的刹车声。我僵在了原地。奥迪车上下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  “怎么了?”副驾驶座上的女孩担心地问道。  男人皱着眉:“轧死了一只猫。”  “猫?”女孩紧张地倾过身体
期刊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一趟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很可爱的袋鼠和考拉,遍地是奶牛和绵羊,牛奶比水便宜;人少车少,天空很蓝,晚上能看到漂亮的银河。我们一家三口是7月21日从合肥出发的,先飞到上海浦东机场,再飞到香港换飞机飞到悉尼,从机场坐出租车到爸爸订好的酒店。澳大利亚的汽车驾驶员在右边,开车靠左行驶,跟中国刚好相反,我第一次见到,觉得好奇怪!  爸爸订的是个套间,里面有厨房、洗衣间、卫生间和卧
期刊
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城东,分布着一片广阔的旧工业区,这里厂矿密布,垃圾成堆。在一战后的大萧条期间,汇集了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住在简陋的棚屋里,艰难度日。一条河流蜿蜒而过,把整个贫民窟分割得支离破碎。有人恰如其分地将河边的金斯伯里地区的惨状形容为“仿佛上帝之手要亲自肢解这里”——上帝也许从未动手,但肢解后的碎尸却浮现在了人们眼前……  惊现碎尸  事情要从1935年的9月23日说起。那天
期刊
旅行,词典里解释说:为了办成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有人回答:“就是玩呗!”可我的观点与他们不同,我认为:旅行,是在路上,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方式,是一个无限知识宝库。  我想去旅行,去看荷兰那恬静的郁金香、风车。  我想去旅行,去看挪威那无比耀眼的午夜太阳。  我想去旅行,去看中国西北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景色。  我想去旅行,甚至想去看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  我梦想着可
期刊
在电影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雾霾天气和极端气候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如果人类不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么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难以忽视的真相》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担任了这部纪录片的解说员和主演,影片记录了他行走全球推广他的环保理念的过程。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迅速上升,纽约等大城市可能会迎来洪水,世贸中心遗址将被淹没,极端气候和疫病的出现将更加频繁,一些地区将饱受暴雨或干旱折磨
期刊
所谓的拖延症,指的是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能拖则拖,不能拖也拖,一拖再拖。知道后果不妙却明知故犯,最终搞得自己狼狈不堪。面对懒散的自己,面对可恶的拖延症,我们该如何打败它们呢?快来做个心理测试吧!  1、你会因为过节启动疯狂购物模式吗?  是的→2  不是→3  2、你会和朋友频繁地讨论下一个放假时间的问题吗?  不是→3  是的→4  3、你会花钱如流水吗?  是的→4  不是→5  4、失败后的你会
期刊
星期六,阴,旧校舍图书馆天台。  封离穿着黑色运动衣,站在天台的左侧,发动了隐身的异能,隐去自己的身形。  穿红色运动衣的刘天扶了扶眼镜,缓缓地倒退着,直到背靠着天台的栏杆,这才停下,警惕地扫视着前方180度的范围,左脚半蹲,右脚虚步向前,双手摆好了格斗的姿势。  天台的一角,超能社团的其他小伙伴坐成一团,围观着这场对决。  “五串糖葫芦,我赌刘天胜!”强小薇挥着小拳头。  “十串糖葫芦,刘天胜。
期刊
我与大海的约会,还真有点像世界杯的节奏。四年一次,仿佛互相打了招呼似的。  第一次遇见大海,在我14岁的夏天。当时随夏令营去往青岛、威海。那时的我还是个胖姑娘,穿着宽大的文化衫,站在人来人往的石老人沙滩,看着向往已久的大海,有点发怵。  海浪一遍一遍、轻轻地拍打在沙滩上,虽说温柔,但我反而有点惧怕。我慢慢地向海边走去,从海中央吹来一股股热浪,把我本来就不服帖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当脚面被海水覆盖,略
期刊
在藏语里,有一个词,叫做——“希热布”,意思是“智慧的大海”。这个词也暗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取舍。  它或许是想告诉我们,在广袤如海的喧嚣世界里,懂得取舍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18世纪时,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占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承诺给他一份年金。  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青年来说,无异于天大的恩赐,可卢梭却断然拒绝。
期刊
打从有记忆开始,我对大海的所有概念都是从文字、图片和影像里得到的,对于生长生活在内陆的我来说,海洋好比科教片中的宇宙世界。  中学时,有一次哥哥带我一起坐轮渡过长江,他指着宽阔的江面对我说:“面对这滔滔江水,是不是有种心胸豁然博大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对大面积水域的认识,感受到滚滚长江之浩渺,尽管从轮渡船尾翻起的水花那样浑浊。  工作后,一次去浙江海宁采访,途中突听有人喊:“看,那就是海!”转头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