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正在单位上班的姜林忽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问了一些他工作上的事儿,然后就说想要同他当面谈谈。姜林呵呵笑了两声,随口说道:“爸,你是不是又喝酒了?没钱了吱声,我给你汇。咱们天南地北的,有事怎么当面谈?有啥事,你就在电话里说吧……”
  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嘟嘟”响起了忙音。姜林赶忙回拨,传来的始终是“您拨的电话无法接通”。姜林的心里登时乱了套:爸不接电话,显然是生气了,他可不是一个爱叨扰孩子的人啊,自己两年多没回老家了,他身体一直不太好……莫非爸有什么紧要的事?
  想到这儿,姜林急忙处理完手头的工作,跟老板请了半个月的假,带上妻女马不停蹄地往老家赶去。
  一路汽车、火车、轮船的,折腾了好几天,终于赶回到了大山深处的老家。进屋后,眼前的一幕让姜林落了泪。父亲躺在床上,已经瘦成了皮包骨。看见姜林进了屋,老人家挣扎着坐了起来:“儿啊,你终于回来了……我……我怕是熬不了几天了。”姜林一阵难过,抓着父亲的手哭了起来。
  父亲抓紧儿子的手,说:“我把你叫回来,是要和你说说我的后事。记住,我死后,你千万别买‘寿木’(棺材的别称),直接弄个卷席把我抬到咱家那‘坟洞子’就成,爸不会怪你……”
  姜林的老家处在深山中,离县城的火葬场五六十里地远,山路又崎岖难行,因而,火葬不现实;土葬吧,他们那儿山上山下到处是石头,想要挖个坟坑难如登天,土葬也不现实。幸好,祖上有先见之明,在村子附近找了座像坟头一样形状的山,在山上凿了一些坑洞,然后分给各个家族使用。这些坑洞专门用来葬人,谁家死了人,装殓进棺,直接抬到坑洞里就行了。那些葬人的山洞被称为“坟洞子”。因为坟洞子是敞着口的,亡者不放在寿木里,保不齐遗体就会被野兽撕咬,所以再穷苦的人家都要为亡故的亲人准备一口寿木。
  听父亲说出不让买寿木的话,姜林的心里猛地抽搐了一下,脑子里出现了上次和父亲喝酒的一幕。
  前年大年初一那晚,爷俩喝酒,父亲问姜林现在的境况,当时他也是有点多了,居然吐了一晚上苦水。说什么在城里打拼不容易,挣得是不少,可花得也多。买房买车、孩子上学、生活开销、人情来往……别说攒钱了,贷款还得背二三十年才能还清……
  现在老人不让买寿木,分明是想替儿子省点钱。姜林想起说过的话,后悔得只想抽自己的耳光。他坐在父亲的床边,说:“爸,你这么说,不是打我的脸吗?我虽然混得不济,但买寿木的钱还是能拿出来的。别的事我听你的,这件事你说了不算,寿木我肯定要买,还得买好的!”父亲咳了两声,缓缓地说:“你也别多想,我这么做不是因为舍不得钱,而是……”姜林急切地问到底是为什么,不料,爸话说了一半,一口气没上来,竟然昏了过去。姜林哭叫半天,发现父亲已经断了气。他一下子瘫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姜林的哭声惊动了四邻八家,临近的牛伯伯和齐叔他们都赶来了。牛伯伯一边指挥众人布置灵堂,一边吩咐姜林去镇上买寿衣素布。临行,牛伯伯还一个劲地叮嘱:“林子,你买了寿衣马上回来,别让你爸久等。还有,不知你爸说了没有,寿木就不要置办了,家里有现成的卷席。”
  姜林没有说话,蹬着自行车挥泪出了门。镇里就有寿装店,他买了全套的最贵的寿衣,还有花圈素布等等,父亲在世时自己没尽到孝心,说什么也得让他风风光光地走。从镇上回来,他亲自给父亲换上寿衣,这是他第一次为父亲穿衣服,没想到已是阴阳两隔。
  村子里有个“隔天安葬”的讲究,就是人死后,要在灵堂里停放一天,到第二天午饭后才出丧。
  第二天吃了午饭,大家正要商量入殓的事时,一辆手扶拖拉机拉着口寿木进了院子。
  这一瞬间,牛伯伯他们都拉下了脸,责问姜林为什么说话不算话,说好不用寿木,为何还要买。姜林睁着满是血丝的大眼,说:“从古至今人死了都得进棺材,我又不是买不起,凭啥不让我买?你们为什么干涉我家的事?又不用你们掏钱,你们凭什么不高兴?”
  牛伯伯从椅子上蹿起来:“说什么呢小子!你以为你爸死了,我们就不难受?你爸在我们这些老哥们当中,脑子最好使,肚里墨水最多,但凡大家有了什么难事,都是你爸出主意,他可是我们的主心骨啊!再说,这几十年里,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比亲兄弟还亲,现在他说走就走了,谁心里好受……可难受归难受,寿木绝不能用!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做的约定,不光你爸不用,我们几个死后也一概不用!”
  牛伯伯话音未落,其他叔伯们也纷纷攘攘开了,都是说不能用寿木的话。姜林横着充血的眼珠子,拂袖出了屋门,他才不肯听牛伯伯他们的昏话,只管请大家帮忙把寿木抬到灵堂里。可院子里的乡亲们不但不肯帮忙,还都转身走了。姜林摸不清头脑,气呼呼地想,也罢,你们不肯帮忙,我自己想办法!他想:寿木卸下来后,在灵堂里收了尸,还得再装上车,干脆,直接在车上入殓得了!主意已定,姜林抱起他爸放到了寿木里。
  放好不久,牛伯伯他们又回来了,而且,都拿出一张纸摊在姜林面前。姜林仔细一看,上面是标准的蝇头小楷。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毛笔字,整个村子除了父亲再挑不出第二个。纸上的内容是:自今日起,我村村民死后一律不准动用寿木,特此约定,不许反悔!立字人下面是一大串姓名,第一个就是姜林他爸。
  “林子,听话,把寿木退了吧。否则,你爸走得不安心啊!”牛伯伯把手搭在姜林的肩上。
  “晚了,我都把父亲放进去了。牛伯伯,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哪门子的约定啊!”姜林浑身颤抖着说,“伯伯叔叔们,我求你们了!我爸活着时受够了罪,死了就别折腾他了,行不?”
  齐叔和牛伯伯他们互相看看,张口说道:“不是我们想折腾老哥哥,你爸他……他就是因为寿木才走这么早的!”
  这句话让姜林大吃一惊。牛伯伯抚摸着车上的寿木,缓缓说出了这背后的秘密。
  他们这儿贫穷落后,年轻人为了将来打算,都选择了外出闯荡,求学的、打工的、婚嫁的,出去久了,陆陆续续也就在城市定居了……总之,出去的人,就没有再回到这山沟沟里常住的。这样一来,村里就剩下了一群老弱病残,这群人平时互相扶助,有事儿大家一起伸手,日子过得也挺乐呵,可是,一到办丧事他们就发愁。愁啥?发愁抬寿木!一口收了尸的寿木最轻的也有六七百斤重,一群风烛残年的老人们哪抬得起来!姜林的父亲早想到了这一点,于是,跟大家立了口头协议——人死不入棺,省钱省力气。可前不久,齐婶过世后,齐叔偷偷把寿木买来了,大家没好意思让齐叔退货。运棺车开到山脚,人们就把寿木挪下来,然后,硬着头皮往山腰的坟洞子里抬,姜林的父亲在众人当中力气最大,就抬了最重的“材头”,他一咬牙,背对着寿木,倒伸双手,一声大喝,寿木才离了地,大家拼尽了力气把齐婶送到了坟洞子里,可姜林的父亲却累倒了,再就没爬起床。怕再有人违约,把人累出好歹,姜林的父亲就在病床上写下了这个约定,还一连写了几十份,每人一份。   姜林叹了一口气,蹲坐在地上犯了难,原来是这样。眼下该怎么办?总不能为了死人累死活人吧!花钱到别处请几个壮汉来?可眼下,周围方圆几十里要想找出几个壮小伙子实在是不容易啊。
  正在姜林犯难的时候,村路上又开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后面坐着一个人。拖拉机越来越近,大家凝目一看,竟是齐叔的儿子齐顺。
  牛伯伯皱着眉头问:“顺儿,你咋回来了?”
  齐顺说:“伯伯,我回来抬寿木来了!”
  “抬寿木?你抬得动,我们这些老家伙抬不动啊,你来了也白来。”牛伯伯叹着气说。
  这时,齐顺下了车,齐叔和牛伯伯他们几乎瞪直了眼——这辆车上也躺着一口寿木。
  齐叔嗓门大了起来:“顺儿,你小子真是瞎胡闹,买这东西也不打声招呼,你姜伯一人能睡两个?”
  齐顺没答话,示意姜林搭把手卸车,两人稍一用力,寿木就抬下了车,牛伯伯和齐叔唏嘘了好大一会儿:咋这么轻?齐顺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冰棺,是他特地从城里买回来的。冰棺的工作原理跟冰箱相似,通电后,棺内温度可降到零下,它的作用就是防止尸体腐朽。
  齐顺解释完毕,牛伯伯一拍脑袋:“噢,我知道了,你打算让你姜伯伯‘住’冰棺?要这样的话,抬得动!”
  “牛伯你猜错了,这冰棺不是葬人用的,而是存放尸体的。”齐顺一边把冰棺通上电,一边对众人说:“我回来不但要帮忙,还要跟大家商量个事,我觉得咱村的习俗必须改!”
  听了这话,牛伯齐叔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说,已经改了,不用寿木了!齐顺摇摇头,继续说:“寿木要用,但停丧时间要加两天!其实,祖宗留下的‘隔夜安葬’就是害怕尸体放久了会腐烂,要不腐的话,我们巴不得多留亲人几日。不过,有了冰棺,就不用担心那问题了。当然,多停两天,还有更重要的用意——给我们这些后辈留出赶路的时间。以前村里‘走’了人,不是我们不愿回来,而是来不及,每次我们日夜奔波赶回家,老人早都安葬完毕了。”
  牛伯伯说:“难得你这么有孝心,可孩子们在外奔生活也不容易啊,我们不是怕耽误你们的工作嘛!”
  “牛伯,我说句忤逆的话,咱这么个小村子,一年至多‘走’上一两个,这点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你们活着的时候我们扔下你们出去奋斗创业,老了再不送上一程,我们心里有愧啊!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不光是我们要回来,我们的老婆孩子也要回来。实不相瞒,除了戴孝的林子哥,我们这辈儿的其他人,我都通知了,这会儿,他们都在路上往回赶呢!这是我们的约定。”
  “好兄弟,谢谢你了。”道了谢,姜林便走到寿木旁,伸手抱起了父亲。
  牛伯伯愣了:“林子,别……你爸会不高兴的!”
  “牛伯伯,我爸是不会怪我的,他肯定愿意再等两天,等着他的侄子们从远方赶回来给他送行。”姜林边说边把父亲放进了冰棺里。
  又过了两天,村子里的后生们大都拖家带口赶了回来。出丧那天,老人们前面引路,年轻人稳抬寿木,长长的送葬队伍让这场丧事隆重了许多。
  当天下午,后生们就要回去了。牛伯伯带着老人们送他们上了公路,临别时拉着孩子们的手说:“你们的孝心,我们老人们心里都有数。只是儿女孝不孝顺,可不单单是看葬礼上的表现啊。”
  听了这话,孩子们都是一愣,正想反驳,牛伯伯又说道:“你们拖家带口的回来都三四天了吧?大人耽误了工作,孩子耽误了上课,往返的费用都算上每家怎么也得花上几千块吧?你们出去为了啥?为的是过好日子,为让儿孙后代有更好的前途。只要你们在外头过得好,让我们都安心,才是尽了最大的孝心!至于老了以后是睡在寿木里还是席子里,还不都一样!你们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孩子们,怎么还没我们这些山里的老汉们看得明白!我这些话,你们别忙反驳,在路上好好想一想吧!”
  老人们挥起了手,后生媳妇们默默上了车,每个人都在沉默,在思考着。
其他文献
天气越来越冷了,梁家村蹲点扶贫干部赵东华却天天忙得浑身是汗。赵东华的专业是农业科技,他为梁家村选定的扶贫项目是大棚食用菌栽培。经过没日没夜地量温度、调节土壤酸碱度、播种施肥等,眼下已到了培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刻,到底出不出苗儿就在这几天了。  这天赵东华正在大棚内忙着,手机响了,是女朋友林子娟打来的,林子娟甜甜地问道:“工作狂,你那头事情准备得怎样了?”  赵东华一听忙说:“子娟,快了快了,都准备得
期刊
晚归。拍摄于大运河独山湖段 图/楚贵元希望之河。拍摄于大运河扬州段運河扬州段 图/黄培 江燕运河新貌。拍摄于运河济宁段 图/薛兆田
期刊
“我打算還完这期最后的400元,就不再用了。”使用网贷消费的第五年,深陷其中的90后女孩刘丽(化名)说。  父亲是中学英语老师,母亲是外科医生,刘丽从小的生活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  父母的溺爱、无节制的消费欲望,让刘丽很早就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在经历暴力催债、以贷还贷遭遇后,深陷多个网贷平台漩涡的刘丽决心上岸。  “他们就是为了赚钱,尤其是高额利息,这些平台还希望你多借,这样他们才
期刊
富二代郑凌的座驾是一辆价值百万的“卡宴”,副驾上经常坐着不同面孔的漂亮女孩。这一天,他开着豪车去一家新开张的洗车场洗车,看见里面有个洗车妹很特别,她的身材高挑性感,毫不逊色于专业模特。可是她却戴着一副面具,这让郑凌云很奇怪。他问老板原因,年轻的老板就说,这叫特色服务。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作为一个新店,总得有别于其他店的地方。  回家后,郑凌云仍然是心猿意马。他想,这么曼妙的身材,她到底长什么样呢?这
期刊
现在微信大行其道,微信迷们的日常生活一大半被微信操控着。  黄乐乐就是一个标准的“微信控”,他的朋友圈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给他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现在做微商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也大半被各种广告占领,让他颇为不爽。  这一天,在黄乐乐的朋友圈分享里,忽然出现了一个“众筹创意”,这让深受微信营销之扰的黄乐乐眼前一亮。帮忙出主意,总比那些个朋友介绍自己买这个买那个的好。  这
期刊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李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划才起了个头,就被人给捅到了镇里去。  蒙在鼓里的他,正准备实施下一步行动,自己的发小顾清气冲冲地找上门,一通牢骚连着一通骂。难得看到顾清发这么大的火,弄得老李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知道发小是个直性子,骂过后就会没事的,老李坐在那儿也不吭声,只是细细听,终于在被骂得狗血喷头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这点事把发小给拖下了水,不但被分管领导骂了,还下令限期拆除,
期刊
那天,大陆到旺旺洗车店洗车,见老板娘一个人在打理,就问:“大程呢?”老板娘小声说,“死了。”怎么就死了呢?老板娘又说,车祸!老板娘用眼光示意店旁边的摩托车,大陆扫了摩托车一眼,油箱盖上那摊血迹十分明显……他感到一阵晕眩,心怦怦直跳。  几个月前的一幕刹那间浮现在眼前。那是他刚拿驾照不久的一个夜晚,他急速地往家里赶,突然电话响了,他低头拿手机的瞬间,一辆摩托车从路口冲出,他急忙踩刹车,但由于车速过快
期刊
一、身陷虎狼窝  朱朵菁跟着陈晓方回到深山里的老家陈家冲完婚,婚礼后第三天,小夫妻俩正要赶回城里,婆婆气喘病复发,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陈晓方是孝子,他让朱朵菁先回城里,自己留下来照顾老娘,直到老娘身体复康。陈晓方掏手机正要向老板请假,朱朵菁连忙拦住了他,说让她留下照顾婆婆,男人照顾女人总不如女人照顾女人。  朱朵菁的建议,立刻遭到陈晓方的激烈反对,理由说出来把朱朵菁吓了一跳。原来,这个陈家冲是个
期刊
锅喀吧,是满族的一种炊具,由树杈削皮制成,呈人字形。从一次培训会上,我听到行走的锅喀吧精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搜集这类资料时,我发现基本很难查找,毕竟还知道这种古老传说的人,年纪都比较大了。这让我产生了紧迫感,再不记录、整理、加工,这些美丽的传说就会湮没在历史尘埃里。  而写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动机,是长白山下老林子里的人们,信奉万物有灵,这灵不是凶神恶煞,而是童真、母性、夫妻情、爷孙
期刊
《民生周刊》记者张兵  北京环球度假区到底什么样?由于提前看过一些旅游攻略,我轻装上阵,只拿了身份证、手机,准备了一个水杯,绿色出行,出地铁即到,非常方便。  从早上9点入场到晚上8点半离开,近12个小时的奇妙之旅,没有疲惫,更多的是意犹未尽,这是我游览北京环球影城后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室内的沉浸式电影,太过瘾了,这种感觉特别好,相信适合各年龄段的群体。  有人评价说,北京环球影城是商人眼里的大I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