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情感构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诗歌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情感是儿童诗的生命。在艺术情感构建上,要高度关注童心、童趣、童情,要从儿童的生活体验和儿童视角入手,做到“意”与“象”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
  关键词: 儿童诗 情感构建 意境创造
  李元洛在《诗美学》中曾说道:“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在所有的文学创作中,诗是一种最长于抒情的文学样式。”[1]诗人圣野对诗歌的情感曾这样描写过:“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是心灵的地震,随着情感的跳动而跳动。”[2]由此可见,艺术情感的构建在诗歌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诗歌的生命,没有它就没有诗歌的存在。作为儿童诗,它是诗歌的一个分支,也是儿童文学体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成人诗歌一样是用最凝练、最优美的语言表达着浓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由于儿童诗的阅读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它与成人诗歌存在差异性,那就是儿童诗需被少年儿童所理解、所接受,并且要具有儿童情趣。还记得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代表的众多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们朗朗上口、寓教于乐,再加上唱和诵的结合,使得众多读者都会不自觉脱口吟诵,并引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说:“爱诗懂诗从诗美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这对于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因此,引导和教育孩子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对于一位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责任更加重大。
  一、情感是儿童诗的生命
  诗是一种抒情的艺术,中国传统诗学就强调写诗要“缘情”才能动人。“写诗作文,须以‘情’动人。如果缺乏真情,只知炫耀辞藻,那种虚情假意的文章不过是一堆毫无生命力的文辞而已”[3]。既然儿童诗属于诗歌,自然“情”也同样是儿童诗的灵魂和生命,一首儿童诗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核心还是一个“情”字。好的儿童诗,必定是饱含丰富的、浓郁的情感,并能引起小读者的共鸣。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比如诗人刘丙均的《妈妈的爱》全诗洋溢着儿童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读后令人动容。这首诗歌没有多么曲折动人的情节,也没有丰富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诗人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随手采撷的几个平平凡凡的镜头,然而,诗歌的高人之处就在于通过朴素无华的儿童口语叙写出来,把抽象的母爱具体化,读者从诗中感受到的全是伟大的母爱。诗中用了“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来抒写妈妈的爱,字里行间溢满着的是最真挚动人的情感。再如小作者刘倩倩的《别问我这是为什么》,就是一首饱含浓郁情感的童真、童趣的诗。该诗是作者在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她被童话中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强烈地敲打着,她就用纯真的童心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诗中不仅抒发着作者愿意与小女孩共享人世间的幸福,而且通过精巧的构思,纯真的情感创造出了不一样的诗歌意境。陆机在《文赋》里强调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首儿童诗就是缘情而发的。
  二、艺术情感的构建应高度关注童心、童趣和童情
  儿童诗除少部分是少年儿童创作的外,大部分是成人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但不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人诗人创作的,“儿童诗都毫不例外传递着儿童的心声,是儿童心理的诗性外化和儿童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儿童的生活和理想高度集中的艺术表达”[4]。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生命是梦想与象征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充满活力和梦想的生命个体。在孩子的思维里,世界上的一切,哪怕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赋予人的灵性,它们与人一样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所以,儿童诗要高度关注童心、童趣和童情,并且所抒发的情感必须是儿童认同的。诗人徐俊国在《小学生守则》中就写了一首这样的儿童诗。诗中诗人借助孩子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形象,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诗中的小蝌蚪、耕牛、蜜蜂、蚂蚁、小兔、丹顶鹤、小鸡、萤火虫等代表的事物是真善美的化身,罂粟花、乌鸦、灰狼、毒蛇、狐狸、黄鼠狼等是假丑恶的代表。把这些动物放在一首诗中集中起来,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赋予人的思维活动,赋予人的行为,很能够引起孩子的思情感共鸣,完全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取向。诗人曾对这首诗歌这样评价:“里面的确暗含了不少因素,自然的、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美育的,更是本真的、纯粹的,字里行间散发出良善、温情、悲悯、执著、慈爱的光彩。我无法确知这首短诗打动过多少人,但我自己却一直被这些清澈见底的句子感动着。”
  三、儿童诗艺术情感构建要从儿童视角入手
  儿童诗的创作主体是成人作家,而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征等都有别于成人,所以,要求在儿童诗的情感构建上符合儿童文学中的艺术真实,但儿童文学的这种艺术真实并不是要求诗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因为儿童诗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品中构建的艺术情感要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年龄特点、生活体验等一致,也就是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必须是儿童认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台湾诗人谢武彰的儿童诗《春天》就是这样:“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上/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
  作品中诗人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从儿童的视点和视野入手,通过几个形象,把春天写活了。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人形化,“跑”得直“喘气”,形、声兼备,“跑”来干什么?告诉“春天来了”的好消息。更让读者惊讶的是,花朵听到风报告的好消息时,“站”在枝头上“找”“春天”,但是她看不到春天,于是“踮”起脚来“急”着“找”。一个“踮”字,写活了花的动态,抽象化的时间概念“春天”,在这里变成了鲜活生动、可触可摸的形象,把对春天到来所要表达的欣喜之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儿童读者情感的共鸣。在这首短短的儿童诗里,诗人的想象是孩子似的,表达方式也是孩子似的,视角也是孩子似的。带来的惊喜与愉悦也是孩子所能感受和体验到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曾说:“我在创作儿童诗的时候,那种心态是与成人极大不相同的,我有一种全新的,自然而然的儿童感觉,那种感觉完全是儿童生命与精神的复合,完全是儿童时代的我在精神上的一种再现。”   四、儿童诗的情感构建要做到意象结合,情景交融
  诗歌讲究的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既要有“情”又要有“形”,“情”“形”结合,“意”“象”融汇才能创造出诗歌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放在所描绘的生活图画里,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5]儿童诗意境的创造,就在于诗人对意象的塑造与把握。台湾诗人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这样写道:“妹妹的红雨鞋是新买的,/下雨天,/她最喜欢穿着,/到屋外去游戏,/我喜欢躲在屋子里,/隔着玻璃看它们,/游来游去,/像鱼缸里的一对红金鱼。”这首诗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在雨中嬉戏流连的快乐女孩儿形象。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绘妹妹的欢乐,而将着眼点放在“妹妹”的“红雨鞋”上,并由此生发联想,展开了一幅儿童眼中鲜丽动人的生活场景。这里“红雨鞋”幻化成“红金鱼”,“游来游去”的“红金鱼”,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妹妹的天真活泼,而且写出了“我”“隔着玻璃”欣赏妹妹玩水的乐趣时的陶醉神情与神往,这个具有童趣的场景,本来是诗人自己感受到的,但经过诗人的内心刻画与描写,形成了意象。诗中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画一样描绘出来,把诗人所感受到的童真、童趣和情感,化为有形的景象,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意象的呈现,描绘了一幅清新、祥和的少女戏水图,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以意境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好的儿童诗都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也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融合,诗人把经过精心挑选、提炼的物象注入自己的情感,经重建组合产生张力,创造出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作家应经常有一颗孩童的心灵,他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总像是第一次看到它们一样,这将使我们的作品富有诗意。”[6]
  参考文献:
  [1]李元洛.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78.
  [2]圣野,周晓波.圣野诗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71-79.
  [3]刘春.朦胧诗以后[M].昆仑出版社,2008:358.
  [4]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
  [5]毛翰.诗美创造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0.
  [6]雷池子.第四度空间细节[M].武汉:湖北少儿出版社,2003:187.
其他文献
(新疆医科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 作者作为一名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就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本校上大学语文课的六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就今后大学语文教学摆脱困境、提高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困境与对策 问卷研究 调查报告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大学语文课在全国高校陆续开设至今,近四十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
摘 要: 本文以中美公益视频广告《低头人生》和《放下手机》为研究对象,通过Kress和Van Leeuwen 创建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及 O’Halloran 建立的电影语篇分析体系,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对这两则视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多模态协同作用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国广告《低头人生》崇尚高语境文化,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美国广告《放下手机》推崇低语境文化,运用语言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思辨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思辨教学,对于我们适应知识经济、终身学习、信息社会等时代新需要,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中政治特級教师的教学片段为基础,探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理性思维的思辨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深度教学
摘 要: 南京沦陷时期,日军最广为人知的暴行是南京大屠杀。本文着眼于大屠杀背景下安全区的日常生活,简要分析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营面临的生存问题,主要表现为食宿、卫生医疗上的困境,从而管窥沦陷初期安全区难民生存的状况和承受的深重苦难。  关键词: 沦陷初期 安全区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难民营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城后,对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展开了长达六周的屠杀和对妇女的强奸,
摘 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实习阶段师范生信息寻求的现状。统计发现,师范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对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操作技能和教学知识信息需求最高,资源需求以教学实录、教案、课件为主。师范生在复杂信息搜索技能、甄别信息有效性及教育研究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实习 信息寻求  1.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近年来信息素养被广泛关注。1979年美国
摘 要: 林贤治先生的传记作品《漂泊者萧红》,以萧红的情感与创作经历为主线,纵贯萧红艺术上孜孜以求、情感上屡遭背叛的悲情人生。本文从漂泊主题和多维创作视角等方面,解析林贤治对萧红及其作品的独特诠释。林先生在深厚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回应对于萧红的质疑,独树一帜,为其正名,凸显研究者的风骨与担当。《漂泊者萧红》极大地拓展了相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萧红研究的新高度。  关键词: 萧红 漂泊 视角 正名
摘 要: 大学生成长档案是以成长手册的形式,分层分类记录大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起全面发展的过程。立足大学生党员常态化教育存在的机制不完善、形式不丰富、载体较单一等问题,成长档案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记录学生党员的成长全程,而且有利于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动态管理与科学评价。基层学生党组织应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广泛征集意见,分层分类实施,健全档案制度,促进过程管理,强化动态指导,真正实现大学生党
摘 要: 美术作业如果用单一的模式批改,对美术教育目标实现是不利的。我们要注重讲解示范与引导探究相结合,注重学生自主完成美术作业,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时弱化技法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美术作业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和体验性,并通过广泛性的引导,增强作业的丰富性和艺术性,使美术作业真正体验于课堂,回归于生活。  关键词:美术作业 技法评价 多元化评价 持续发展  
摘 要: 近年来,教师信念的研究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研究教师行为的重要工具。本文以准教师群体为对象,调查研究他们这一群体所持有的教师信念的特点,以及在教育实习前后,这一群体教师信念的差异,旨在为师范类英语教育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教师信念 差异研究 教育实习  1.研究背景  教师信念在教师的教学和生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信念帮助教师认知世界、信息接收处理或者采
摘 要: 《赫索格》描写了主人公赫索格从心理危机产生到心理逐渐平和这五天的精神探索的痛苦旅程。作者主要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威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主人公赫索格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人格健康理论分析了赫索格如何运用自我交流,缅怀往事和自嘲的幽默等方式使心灵得到平和,进而理清紊乱的思绪,在兄弟之爱、朋友之爱的强大支持中重新站立起来,实现自我重生。  关键词: 赫索格 心理分析 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