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概念界定之法教义学路径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们对邪教概念之界定并未立基于法教义学,这不利于邪教治理法治化.法教义学是以概念的事实语义为基础,对规范性法概念进行法价值“润色”.在法教义学视域下,邪教是指违法且具有法益侵犯性的宗教.利用法教义学对邪教概念进行界定不会导致邪教概念的非理性扩张或缩小,其可实现对“线上”及“线下”等不具有传统邪教特征的新型邪教进行合理界定,通过法教义学概念对邪教进行科学界定,从而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对邪教进行规制.
其他文献
干预是美国现代外交的重要工具和组成部分.在美国外交史上,从1823年“门罗主义”提出到1920年伍德罗·威尔逊任期结束的近1个世纪,是美国对外干预的观念基础、行为模式与思想格局孕育和定型的最关键阶段,其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又可区分为19世纪“古典”阶段与20世纪“现代”阶段.美国对外干预思想大致经历了从“早期非意识形态、不干涉主义”到“弱意识形态、干涉主义(罗斯福推论)”再到“强意识形态、干涉主义(威尔逊主义)”的演变轨迹,对外干预实践的特征相应地从“零星、非系统、维护地区霸权”演变为“大规模、系统化
目前,湖南省共有3家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分别是芷江、炎帝陵和阳明山.这3家基地已成为两岸同胞回顾历史、品味文化、畅叙亲情和共谋发展的平台,为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在天津创业?曾经的我不知从何答起,但现在再次问我这个问题,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就是因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的人、事、物!rn2021年1月,刚刚踏上这片土地、开始红色之旅时,我常常向身边人问“长征路上到底是谁与谁的战斗”“陈树湘将军?湘江战役?泸定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一定想说,怎么连这种问题都不知道呢?这一点都不奇怪,对一个台湾青年来说,这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通过这半年,我不断在红色教育基地跟随讲解员学习,不停在书本里寻找答案,看了许多相关影像资料,慢慢从完全不知道这
期刊
8月6日凌晨4点多的宝应大街上,行人车辆比平时更多一些.不同于平常的是,戴口罩的行入中有一部分戴着志愿者标识的红袖套,那是宝应支援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得如此迅猛,打破了小城的平静,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在这非常时期,由台企员工、台湾大学生、台属组成的“两岸同心”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两岸同胞同心共“战疫”的赞歌.
期刊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和难得机遇.开展无神论的课程思政研究既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前瞻性部署,也是课程思政专题化、精准化的创新尝试.鉴于自然科学与无神论的盟友关系,本文选取“微生物学”作为无神论课程思政的试点,提取“微生物学”课程中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融入点、开展无神论课程思政的反思与优化,并提出 自然科学课程无神论教育资源开发的一般模式,以期为无神论融入自然科学课程提供有益借鉴.
信仰是人类一种特有的精神现象,它随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人类文明进入理性与科学时代,虚幻的、神秘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世俗化转型.通过审视理性与上帝、科学与宗教,人们深切感到理性主义信仰在哲学、文化及现实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开始反思世俗化信仰.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发现信仰是群体化超越性的价值追求,纯粹个人化信仰毫无意义;通过对资本逻辑与价值失落的双重批判奠定了其作为群体化信仰的合法性根基;进而凭借对科学性和人文性、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的融汇贯通,实现了对前现代神秘化宗教信仰和现代世俗化拜物教
宗教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治理法治化应当按照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把宗教治理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去衡量,即宗教治理要在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引领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法制建设,引导宗教组织依法自治,加强法治培训,强化执法联动的制度保障等宗教治理实践,推进宗教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高和宗教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推动宗教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针对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采取针对性举措,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实现宗教工作由“治标”向“治本”深化,使得宗教治理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学界对刘基思想基本立场的研究,历来包括“无神”说和“有神”说两种观点.从深入了解刘基鬼神观的角度来看,发现他是以元气论为基础,认为天地也是由元气构成,并不能降祸锡福,而鬼神也并非真实存在.但刘基又有一些说法与有神论相印证,他多言怪力乱神,在《春秋明经》中承认天人感应,又从灾异祸福的角度谈论鬼神祭祀.刘基思想的这两种面向看似矛盾,其实可以在神道设教与功利主义的意义上统一起来,即刘基思想本身是一种无神论,但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有神论实现其政治目的、教化目的.
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代表性宗教之一,其宗教理论发展至惠能那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基于佛教心性理论发展深化和禅宗东山法门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下,惠能提出了独特的“万法自性”佛性论、“般若智慧观照”认识论、“自性自度”修行法以及“即心即佛”解脱方法论.通过分析发现,惠能在基于有神论的宗教理论中出现了一种“去神化”乃至“无神论”的倾向,而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也主要由早期原始佛教理论中的“无神论”倾向、惠能理论体系发展的逻辑必然和惠能生活的特殊历史背景三个方面所决定.这种“无神论”倾向的出现不仅没有削弱佛教的宗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