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 新碟到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1cy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时节一直是各家唱片公司的发片旺季,由于和电台一起搞视听欣赏会的缘故,小弟自然必须狂听来自各家公司的新唱片。在此,挑出几张比较值得推荐和收藏的新碟,留请诸位读者注意。
  
  1.片名: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伯恩斯坦:小夜曲
  演奏:安妮-苏菲·穆特/普列文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编号:DG 474 500-2
  普列文和穆特的结合曾经是古典乐坛的美谈,《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普列文送给爱妻的礼物,因为该曲的副标题就是“安妮-苏菲·穆特”。本片收录的正是首演时的现场录音。
  该协奏曲的创作意念其实来自普列文的一位朋友:话说1999年,普列文在一列飞驰于德国的火车上致电纽约的好友罗纳德·沃尔福德,送上生日的祝福。其友告诉他,不如将那趟德国火车之旅写成一首乐曲,于是普列文便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了穆特。在该曲第三乐章中,普列文还根据穆特的提议,特别引用了一首德国童谣的旋律:“当我是只小鸟,展开双翼,向你飞去……”。
  这是一首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的协奏曲,乐思极其浪漫,第一乐章充满田园风光,恰如火车穿越乡间,音乐的意象令人想到沃汉·威廉斯;第二乐章是慢乐章,华采乐段甚为激情;而第三乐章就是上述童谣的变奏曲,乐队效果特别,最后在平静中结束。由于是度身定做的曲目,穆特的甜美音色和高超技巧都得以有机会尽情发挥。
  本片还附录了一首伯恩斯坦的《小夜曲》,伦敦的乐队比起波士顿更加有力,其中有一些很有爵士风味的段落,很考验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功力,但穆特的演奏甜美有余,有卖弄之嫌,比较做作。不过,论欣赏性和录音效果,本片还是可列入值得收藏的行列。
  
  2.片名:理查·史特劳斯:“没有影子的女人”交响幻想曲、英雄生涯
  演奏:提勒曼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编号:DG 474 192-2
  身高190公分的提勒曼,在唱片封面上的形象经常是穿著轻松的休闲服,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但严格说来,他的音乐并不如他的形象那样“轻松”,在中生代指挥中,他被归类在保守主义行列。
  承袭德奥血脉的提勒曼,最擅长诠释的是瓦格纳、理查·史特劳斯等作曲家的作品。他喜欢让乐团发出典型的德国式厚重的音色,而且他认为在管弦乐中谈“民主”是不可能的!但他却又极度讨厌被人称为“法西斯右派指挥”。或许也正由于这样的特色,让这位指挥在讲究“团员主义”的21世纪,反而显得与众不同,音乐听来特别凝聚、格外有权威感。
  这张提勒曼最新专辑,收录了理查·史特劳斯“没有影子的女人”交响幻想曲和“英雄生涯”。在“没有影子的女人”中,提勒曼的步调舒缓,精神力凝炼,乐句以及音色的雕琢不算太过讲究,但是整体感觉却十分厚实。他的音乐中低音部量感足够,又没有太多华彩取巧的装饰。只有注意他内声部的流动,及过门搭桥时的深思熟虑,才能真正体验他手法的细腻。
  至于“英雄生涯”,提勒曼一样退去激情,以有点冷酷又兼具理智的手法来诠释,无论从节奏呼吸,或是从和声张力,都可以清楚感受到维也纳爱乐与提勒曼的互动。
  
  3. 片名:布赖恩·特菲尔歌集
  演唱:布赖恩·特菲尔
  编号:DG 474 438-2
  来自英国威尔斯农庄的男中低音布赖恩·特菲尔就学于乔凯音乐戏剧学院,随韦勒斯和皮亚尼习艺。他曾在全世界获得许多权威大奖,并以演唱莫扎特的歌剧蜚声全球,是当今乐坛最炙手可热的歌唱家之一。
  这张专辑中,布赖恩·特菲尔演唱了18首短小但优美动听的歌曲,选曲从古典作曲家的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一直横跨到爵士歌曲甚至流行歌曲。既有比才的“卡门”、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等,也有意大利语版的电影“泰坦尼克主题曲”;贯彻了布赖恩·特菲尔一直不理会风格,凡是好歌都唱的宗旨。
  除了歌曲选材的多元化,专辑中更是邀请了多位名噪一时的巨星和布赖恩·特菲尔合作,其中包括意大利盲人歌手波切利、挪威女歌手希西丽等。其中,他与希西丽合作的那首舒伯特的“圣母颂”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就是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和古德奥尔的“上帝是我的牧者”,也相当令人感动。
  如果你承受得了前一分钟唱歌剧,后一分钟就来首流行歌曲,那么这张后现代的拼贴大碟,应该是相当值得一听的。
  
  4.片名:诗史
  演奏:孔泽尔指挥辛辛纳提通俗管弦乐团
  编号:TELARC CD-80600
  30多年来,孔泽尔与辛辛纳提通俗管弦乐团始终在自己的领域内兢兢业业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虽然对他们有着各种各样评论,但孔泽尔始终把“通俗交响乐”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在孔泽尔营造的交响世界中,没有晦涩与艰深的音乐语言,只有轻松、欢快和抒情,通过他们的音乐能够让更多的人走入交响音乐的大门,从而通向更高的殿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孔泽尔与他的乐团是一座平民化的音乐桥梁。
  孔泽尔与辛辛纳提通俗管弦乐团最善于改编电影音乐,他们在美国TELARC唱片公司出版的多张电影音乐改编曲专辑,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最近TELARC用最新的DSD录音技术又为他们制作了一张全新的电影音乐专辑,名为《诗史》,意指内中收录的都是一些诗史或传奇式的电影音乐主题。其中包括:选自理查·史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引子部分的《2001太空漫游》主题曲、《乱世佳人》、《宾虚》、《角斗士》、《珍珠港》、《卧虎藏龙》、《星球大战2》、《哈里波特》、《未来报告》、《齐瓦哥医生》、《七侠荡寇志》等,音乐的精彩程度和音效惊人程度,都令人难以抗拒。
  
  5.片名:乐源
  演唱:丁菲飞
  编号:环球 981 058-2
  丁菲飞是来自内地的一个创作歌手,善于边拉着电二胡,边登台演唱。她的妹妹丁薇现居北京,两人曾经就读上海音乐学院。《乐源》是姐妹首次携手合作监制,化了整整18个月才完成的专辑,走New Age及较迷离的音乐路线,使人有物我相忘,安宁闲逸,置身在草原、沙漠的感觉。
  丁菲飞找来在中国本土有浓厚古典音乐底子的音乐人参与《乐源》创作。碟内大部份曲子都是带中国特色的 world music,牵强点说就是类似《阿姐鼓》一类的中国新音乐。
  本碟中,“原”这首主打运用了无歌词的吟唱手法,用声音代替语言。它的意图是希望用最原始的声音来赞美世界原来的面貌,用空灵的音色烘托出一种飘缈及脱俗的意境,歌词在这里显得多余,整首音乐略带一些宗教色彩,像是在祈祷、忏悔,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其他令人印象比较深的曲子还有“水墨画”,这是首感觉比较传统,以小提琴、丁菲飞的呢喃来演绎的中式小调;而“忍者”则谱上电子色彩的迪斯科节奏,同时用上大量中国鼓乐点缀,应该可以讨好外国乐迷。另一首纯器乐作品《涌》是用了17世纪德国作曲家珀家贝尔的卡农曲为出发点,带有十分重的即兴味道。编曲者把珀家贝尔升华至一首由二胡加插旋律、但在调性上又峰回路转,感觉很奇特。
  本碟也是国内歌手录制的首张SACD,论音效,相当发烧。
  
  6.片名:天之山
  作曲:黄荟
  编号:中唱上海 SCD-674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是继《云之南》、《东方大峡谷》之后,又推出自称“豪华制作”的《天之山》,它以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新疆为音乐背景地,以集原生与现代手法为一体的观念,创造性地再现了这片神奇疆土上诸民族的历史文明与艺术生活。
  《天之山》由十二首风格迥异、风范独具的音乐作品组成,虽是各有风采,却又相得益彰,一气呵成。与《云之南》、《东方大峡谷》相同,本唱片仍然由著名音乐家黄荟作曲并担纲制作,对民俗文化和新音乐艺术的探究欲望依然强烈,但音乐的旋律性明显比前两张专辑更强,更容易入耳。基本上没有前两张专辑配器过于拥挤,繁复,急于要将音乐思想一股脑儿加以表达的弊病。很显然,制作者已经渐渐领悟到听众的审美能力和市场的需要,懂得了音乐“是制作给大多数听众听的,而不是给自己听的”这个真理。
  该碟仍由日本JVC公司执行录音监制,以升级的XRCD2技术制版。相信有了前两张专辑的制作经验,录音师的理念和技术也显现出长足的进步,发烧友可以发现,录音师在此碟中并不再一味追求刺激和奇特的音效,而是开始注意音色的细致、自然程度,以及在乐器、人声等音像位置的逼真感上下手,整体听感与日本的大多数XRCD所要保留的“模拟母带”味道非常吻合,这也正是高端发烧友所要的东西。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本碟的装帧还有欠完美,如果盒封内页的用料再讲究一些,设计和印刷再精致一点,那这张唱片就和进口的高品位发烧唱片距离更小了。
  
  7.片名:情迷许冠杰
  演奏:邦菲利奥
  编号:CRCD-1223
  被《洛杉矶时报》称赞为“口琴界的帕格尼尼”的罗伯特·邦菲利奥,凭着所演奏的口琴协奏曲,和吹奏“蓝调”的技艺,迷醉了全球的听众。
  邦菲利奥的作曲老师是美国音乐大师柯普兰。他毕业于曼克顿音乐学院,考取硕士学位,专攻作曲。同时,他也是大峡谷音乐节的创办总监。多年来,邦菲利奥为全球许多大乐团担任协奏曲独奏,他曾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出;又曾是威廉斯和波士顿通俗乐队,及莫赛利和好莱坞露天音乐厅乐团的独奏嘉宾。邦菲利奥还和阿德勒三重奏合作,参加香港口琴节的首演,取得极大轰动,他的多张专辑(如《蓝口琴》等)由于音乐迷人,录音精美,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销量。
  应香港TOP MUSIC的邀请,邦菲利奥最近录制了一张根据香港歌神许冠杰的经典名曲改编的专辑,“铁塔凌云”、“梨涡浅笑”、“天才白痴梦”、“纸船、“浪子心声”、“夜半轻私语”等曲子既不受原曲的束缚,加入不少爵士和蓝调元素,又入木三分地描摹出了粤曲的个中神髓,很能打动一代人的心扉。
  TOP MUSIC的录音几乎永远是发烧友的心水,口琴的音色鲜活而细腻,富含强烈的空气感。伴奏的吉他、钢琴等乐器的音色也是玲珑剔透,不需要很大的音量,便能将听觉征服。
其他文献
上一张《No Angel》在全球热卖,超过1200万的销量使得人们一夜之间意识到,这位从前默默无闻的“Faithless”乐队成员之一蒂朵(Dido)是怎生一个厉害人物。2003年9月30日,许多歌迷期待已久的她个人第二张专辑《Life for Rent》也终于推出,并马上成为打榜热门,清新醇丽的演唱又一次风靡世界每一个角落。  新唱片发行前夕,Dido曾接受过一次英国VH1电视台的采访,非常生动
期刊
沈丹对于自己旋律的自信,使他的歌声常常撕裂开了旋律,在旋律的织体上忘乎所以地游弋着、上下翻飞着。  他有理由如此忽视旋律,因为对于5岁就跟着父亲学大提琴的他来说,优美的旋律就如同本能一般,时时充盈于他的胸中,想忘都难。     音乐梦    读中学时,沈丹在音乐学院接受了正规而系统的学习。视音乐如命的他,在此时“贪婪”地学会了多种乐器:钢
期刊
人生的际遇真是很玄妙,我们总是在努力地设计着未来,然而每每当你回首往初,总是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  我不知道十二年前广智组建“十月婴孩”乐队的时候,心里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美妙的蓝图。但是我想他一定不会想到第二年他就跟着娄烨和王志文贾宏声一道来到了上海,拍摄《周末情人》;也不会想到四年以后他会成为一名酒吧歌手,开始了多年的漂泊生活,而又在1999年加入了还原乐队在北京的五月花酒吧一呆便是两年多;更不会
期刊
2004年的情人节,你会和你的情人说些什么?  "我烦透了照顾别人,我还想有人照顾我呢!"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干......"  这些话,是否已经在你的心中甚或真实生活中说了不止一次?  爱情的梦幻还在我们心中吗?抑或只是一顿丰盛的晚餐?究竟什么才是情人节里的我们真正想要的?还是说,我们都想碰到一个突如其来的爱情,可以把我们完全击倒,然后倾尽刻下所有,享受这一生难以忘怀的回忆,哪怕只有一天。  
期刊
听到RAY专辑的时候,突然发现如果把里面所有的歌名都串连起来,结果就好像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谈的第一场恋爱,从暗恋的忐忑,到追逐的疯狂,从失恋的伤感再到想通的豁然——三个大男生仿佛投入在音乐中,诠释了一场完整的恋爱——各种各样的滋味体味,于是,这也就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尝得到”的专辑。  当来自台湾的偶像团体们在华语歌坛不断走红的今天,一个叫做RAY(锐)的全新男生组合又来了。说起组合诞生的经历,倒是
期刊
岁末的时候,陆毅要发第二张唱片了,虽然只是一张EP,但是,距离第一张专辑的时间只间隔了几个月,速度之快有点令人惊讶。  冬至过后的第二天,天气突然转暖了,居然有了一点盎然的暖意。在55楼的唱片公司等着陆毅,看见他的时候,他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运动包就径直从电梯间走了进来,脸上依旧笑容灿烂。从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就习惯了这个演戏的美少年的脸孔,而现在,似乎已经可以开始习惯他的另一个身份了——歌手陆毅。 
期刊
看完《我和爸爸》,说实话我很羡慕鱼静。我想爸爸了。那一刻我最想做的事是回家跟爸爸撒一回娇:  我躺在沙发上,头靠着爸爸的腿,睁大了眼睛问他:你觉得我漂亮吗?  然后看到他无比骄傲自豪的笑容,“当然咯,我女儿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了”。  我偷笑了一下,却又立即扳下脸来,大喊“你这个人一点都不真实”。  然后看到他脸上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我最实话实说啦,在爸爸心目中你永远是最漂亮的”。  我噗哧一下
期刊
有人说,2003年香港娱乐圈流年不利,张国荣走了,柯受良离开,而刚宣布自己要与癌症做斗争的梅艳芳终于没有走过多事的2003年,12月30日的凌晨,一位芳华绝代的佳人香消玉陨,也令2003年的最后一天抹上了一片隐晦和悲凉,所有爱她的人在那一天都痛心不已。  打开各大网站才发现,满目尽是悲伤和怀念。阿梅真的走了,留下很多喜欢她的影迷、歌迷。在一个平常的早晨,嘻笑怒卖皆是真性情的阿梅留给大家一个远去的背
期刊
过去的2003年似乎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别的暂且不表,单是娱乐圈就让我们留下了不少不快乐的记忆。不过,这年头用心做音乐的人还是不少,按照我记忆的轨迹粗粗浏览了一遍,找出下面十张在2003年度算是比较不错的唱片和大家分享,需要说明的是,这十张唱片由于分属不同的音乐类型,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排什么名次,只知道他们是好专辑就是了。所以,十张唱片是以发行时间作一个粗略的排列顺序,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含义。  
期刊
一年之末,中国人民总是要纪念一位伟大人物的诞辰。毛泽东,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在世界音乐界,美国作曲家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和记录小提琴家斯特恩中国之行的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让这位历史伟人进一步被世界接受。但同时,另一个值得人们纪念的伟大人物的诞辰也在年末的12月,但人们对他投注的热情似乎并不那么充足。这个人就是柏辽兹。  1803年的12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生于法国沿海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