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齐豫笔下的饥饿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ugh9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
  提起这首似久远却又熟稔的歌谣,相信许多人都会记起原唱者——齐豫,都会为她那有如天籁般空灵而婉转的嗓音所沉醉不已。她的音乐天赋与灵性,已为大众所熟知。然殊不知,这位流行乐坛的长青树,这位毕业于台大人类学系的才女,在文学创作上也有过人之处。有如吟唱诗人般气质的她,曾在1997年远赴非洲探视难民,将她的所见所闻,一一写进了一篇题为“齐豫手札”的散文中。
  今年,由新加坡《星洲日报》和马来西亚世界宣明会主办的第四届“饥饿30营”和“饥饿30交流会”,又邀请到了齐豫担任“饥饿30大使”,为全球人道救援行动贡献一分心力。故此,本刊特重温齐豫4年前的作品,期许能给这地球花园添上几朵慈悲的花。
  
  我的位子
  
  一句“是救命不是救济”,为我打开了一扇成为世界公民的窗。没有什么高贵的动机,没有什么多余的顾忌,我毫无想法地踏上非洲之旅。
  然而,从我踏上非洲大陆的那一刻起,我心里就一直有着一股莫名的悲情浪漫。战争是人的变性,还是本性?在文化变迁里,一些自发的与被迫的调适,甚至质疑救援的道德问题;眼看殖民瓦解后薄弱的民族自尊又可能被物质文明经济侵略所淹没,我这一生的经验不择而出,乱得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去整理,急着想从宣明会的人道救援里看到真正的慈悲。
  
  完美的施与·保留就是毁灭
  
  从尼亚鲁古述难民营回到基哥马的下榻饭店已是日落时分,我的思绪必须降落一处,迫降也好。夜里,回荡不去的是难民营里1030名学童嘹亮有节奏的歌声:在吉普车缓缓移动企图离开的同时,扒着车窗的稚脸一直呐喊着一个我听不懂的词汇。年轻的老师在一旁解释:他们要书!
  我所有的混乱、焦躁、质疑、理性、严苛、浪漫、悲情,终于找到了一个焦点,一个栖息的位子。
  我想起联合国难民委员会主管语重心长的简报:我们让难民们活命,但是不要期待我们会为他们买鞋买帽。他当时凝重的脸色,还被我们一度认为是官腔。但仔细回想,4.7万多个难民,47个村子,散住在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粮食的放发、医疗的提供、人道遣返,完全仰赖几个非政府人道救援组织。这些前线工作者的理性与热情的运行,必然较我的要来得更上层楼吧!
  我一直是一个欠缺热情自诩理性的人,人生走到今天,也知道理性是一把双刃的刀,让企图握它的人流血,却一再拿捏不准。原来我自以为此行毫无想法,其实是经过慎思熟虑的,我仍然希望此行是“有意义”的,而我严苛的背景一直在鞭策自己,找出此行的意义何在。我想我是大错特错!人道救援是不需要理由与意义的,如同行医者与求医者之间的关系。
  《先知》里论施与的一段话,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道出了我对自己应有的期望:有人喜欢施与,那喜乐就是他们的报酬;有人无痛地施与,那无痛就是他们的洗礼;也有人施与而不觉出施与的无痛,也不寻求快乐,也不有心为善,他们的施与就如同那山谷里的桂花,而今日我所见证的是他们的实际需求!
  在坦桑尼亚看到了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萨伊难民。尼亚鲁古述难民营的当务之急是人道遣返,有意愿返回家园的尽速遣返;而真正有战争恐惧、心理受创的,也能给予人道处置,暂时收容。逃亡固然可怜,重建更是要命,我痛恨战争。
  
  歌声·希望·旱地里的花
  
  战争这个大课题,一路走来,我一直想说服自己,它之发生必有它的原因,也有它的必要性。但是当我走进安哥拉,得知有2000万枚地雷遍布全国乡野时,它便不值得再被原谅与自圆其说。在受过战争洗礼的国度里,看到的尽是瓦砾、残障,听到的尽是疾病、死亡;从走进首都鲁安达机场的刹那,我们就感受到因不安、盲目自尊、封闭而腐败的官僚、功利,一句话,就是混乱。
  从达拉坦都往珊巴卡郡3小时的车程,凹凸不平的柏油路面,是地雷还是飞机轰炸过的已不重要,两旁一辆辆被炸毁弃置的生锈车壳,我仿佛走在我父亲曾走过的脚印里,体验着恐惧,猜测着未来,在希望与失望之间,作最频繁的徘徊,死亡被放大检视。然而,在体验战乱、揭发赤裸人性之余,我还看到了最单纯的喜怒哀乐。
  村民们一再用穿透性的嗓音,和双手击出振奋节奏欢迎我们。我倾斜的心渐渐扶正,在这一大片莽原旱地里,每棵树上都有花,花开之后都会结果。仍见四处攀爬白色的牵牛花,直挺骄傲的太阳花,和那在满布弹孔的墙边,被红土覆盖久旱不得雨洗的树叶间乍现的新芽,绿油油、干净净的,如同希望之所在。而我们要喂养的,正是这个希望。
  看着饥童裸身赤脚,听他们毫无表情地说着失去亲人的故事,我记得那被母亲从头上强力挤出一只蛆来的哭声;那扒着车窗不肯放手要书的孩子们;那两个看起来3个月大的1岁双胞胎,和抱着他们走了40公里来到这喂养中心的父母;那些皮包骨的婴儿;那患有肺痨的孕妇;那些盯着我看,呆滞但美丽非凡的大眼睛;那位被地雷夺去一条腿还得花50块美金租那根拐杖的女人……招待所门前的那个小男孩3天以来就穿着那件只能遮住半个屁股的小红裤。我看了3天,他必已穿了一辈子。
  今天,我们要一鼓作气远离中非。这压缩之旅虽然没有带给我文化冲击,必也终生难忘。我会不会因此有什么质的改变,不得而知。
  有些人生体验,不跨出去体会是得不到的;
  有些人性,不到最前线是发挥不出来的;
  有些感受,有些道理,有些谜,有些财富,没有变动是绝对浮不出水面的。
  再过24小时,就可以回台湾,我们依然要过着舒适的日子,但我学会了如何心存感激。希望我满身的非洲尘土,能和台北的春雨结合成丰沃的土壤,再给这地球花园添几朵慈悲的花。
  《海外星云》(2001年19期)
其他文献
麦当劳不敌肯德基    去年11月15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区营运部副总裁韩定国和部属开会,这个会议目的是讨论要不要到呼和浩特开店。韩定国问了几个重点:“那地方热闹吗?”“很热闹。”“补给线很长吗?”“很长。”“会赚钱吗?”“会。”   于是,肯德基决定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开店。   韩定国,是第一任台湾麦当劳副总经理,麦当劳于1984年在台北开第一家店时,韩定国就参与筹备。现在韩定国任职于上海的百胜
期刊
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水均益   除了对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势力,除了对东史郎,除了对日本流行音乐、偶像剧场,对于日本民众我们了解得还是太少。其实,日本民众究竟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历史、分析现实,才是主导历史走向的最大因素,倾听他们、关注他们,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日本抗拒历史的真实面目
期刊
俄罗斯总统普京上任一年,工作备受赞许,但原来他以前当特务时,表现却差强人意,据一名曾与他共事5年的前东德间谍透露,普京初当间谍时不但欠缺经验,而且失约、迟到。   普京于80年代任职苏联国家安全局期间曾被派驻东德,并负责与一名替苏联当间谍的东德警察“特务M”联络,但据“特务M”透露,他对普京的第一印象是“与良好仍有一段距离”。他忆述,普京当时对一切都一知半解,“当我们向他示范一些窍门时,他只会显得
期刊
Sophisticated 1.技术,产品)尖端的,先进的;  2.(人)老于世故的;  3.(人)精通的,老练的  同1.advanced 2.refined  反 unsophisticated  Once the calling of wild-eyed Cassandras and 19th century writers and social scientists on the r
期刊
最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发表2001年全美大学研究院排行榜,其中以哈佛大学风头最劲,同时勇夺教育和医学研究两科的榜首,而斯坦福大学在商学院中的评分最高。此外,麻省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分别在工程和法学方面称雄,而华盛顿大学则是培养家庭医生的最佳学府。   该刊每年秋季,都会发表美国本科大学的排行榜。现在的《研究院排行榜》,则是在考虑了学院名望、成绩、录取研究生的考试得分、研究经费、毕业生的专业成
期刊
最大的情报机构    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以南的密德堡,有个占地350公顷的区域。这片区域四周被带刺的铁丝网团团围住,并不时有警卫牵着警犬穿梭巡逻。从远处望去,可看见里面有几栋大楼,还有一些巨型卫星天线散布其间。这里,就是美国最大,很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情报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所在地。   NSA确实很大,光是人员编制,就几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两倍,但它不像CIA或联
期刊
如果海斯老夫人不是那样一个惯会大惊小怪而又过分拘谨的人,那么这个恶作剧就不会发生了。每年夏天,她都会因为我们从她那儿“借”一些她的宝贝——紫色草莓而向我们大喊大叫,那阵势就好像我们偷了诺克斯堡(注:诺克斯堡是美国联邦政府黄金储备的贮存处)储备的黄金一样……那么好吧,这可是她自作自受,怪不得我们。   至少,当我们看见乔治把绳子系在那个红色的心形盒子上时,我们确实是那么想的。当瑞恩给盒子加上最后一样
期刊
点缀夜空的烟火,美丽而绚烂,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烟火为何能产生如此美丽的颜色?烟火的颜色是由火药和所谓的“火焰调剂”相互作用造成的。当火药中搀入了锶、锂、铝、钡、镁、钠、铜等金属盐类,燃烧时便会产生出特定颜色的火焰,这些金属盐类就被称为“火焰调剂”。   烟火弹的基本构造是由外壳、发光火药、隔纸、膨胀火药、引火线组成。烟火弹装在发射筒的顶部,发射筒的底部则装有发射火药。发射时点燃发射火药将烟火弹发
期刊
吃饭免费,住房免费,上学免费,医疗免费,连旅游也免费!  在样样都要钱的当今社会,哪里会有这等好事?  可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构成斑斓的世界。我们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您,世上就是有这等好事,就是有这样的“世外桃源”。1994年,本刊社长苏放曾经亲临以色列的基布兹集体农庄,体验了那里的共产主义生活方式。2001年,本刊记者到了河南的南街村实地采访,
期刊
“海湾战争”、“沙漠之狐”以及长达十年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尤其青年人,在战争中成长,危机、战乱、制裁、贫困、失学、无业,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仇恨、失望、无奈,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与世隔绝,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因特网、哈佛、彩票之类各国青少年耳熟能详的名词,对于他们来说就像5000年前的楔形文字那样的遥远。   巴格达人经商是有传统的,早在中世纪巴格达就是世界著名的商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