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后的货币博弈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货币领域,美元占据了先导优势和霸权地位。为了巩固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本世纪以来,欧元与美元竞相扩张,由此加深了两大国际货币中心和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欧洲,欧元区成为危机的最终接力手。欧债危机的事实证明.美元依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欧元只是配角,这为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其他文献
2010年深秋,柏林,雨夜。我参加由德国财政部长Wolfgang Schauble博士主持、英国战略对话研究院(ISD)主办的“中欧战略对话”研讨会。会议当天的晚餐设在德国著名的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的新大楼内,餐后主人邀请我们去他们顶层的会议厅喝咖啡或餐后酒。安联保险集团新大楼建在柏林市中心的巴黎广场的一角,
为推动中国金融学教育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将于2012年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编辑部联合举办,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具体承办。
2012年5月18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银泉大厦召开了《中国城市金融》创刊25周年座谈会。会议回顾了25年来《中国城市金融》作为工商银行行刊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并隆重表彰了期刊宣传发行工作的先进个人。会议由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主持、中国工商银行李晓鹏副行长。总行相关部室负责人,部分分行主管宣传及行刊发行工作的副行长等出席了会议。
跨国银行集团是发达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历次危机中(尤其是在此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都大幅注资本国大型金融机构,力图稳定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中国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来发展和海外经营,实力明显上升,并多次运用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具备了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基础,目前也迎来了国际化的良机.但仍然面临着资本约束的瓶颈。2003年以来,国家以外汇储备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行的战略性注资.获得的回报远大于投入.并健全了我国的金融体系。从提高我国外汇储备战略性投资作用的角度.建议国家以强国方略再度以外
货币的最基本功能是执行价值尺度。随着社会发展,价值尺度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至今经济学没有解决“绝对价值尺度”问题。英镑将其价值尺度与金本位制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国际货币;美元不仅延续了英镑的做法(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而且通过大宗商品的国际组织逐步扩展网络效应(或称之为“网络外部性”),在其衰退期还击退日元的挑战.保持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日元国际化生不逢时,浮动汇率制使日元难以成为国际价值尺度.如欲获取国际价值尺度功能则会使日本损伤国力。本文通过模型和实证阐述了国际货币的价值效应和网络效应.论证了黄金非货
就国内外经济现状和趋势来看,中国短期内发生资本流入“急刹车”的可能性不大,但潜在风险客观存在,风险主要源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的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因此,在抑制短期资本过度流入的同时,应注重提高资本和技术的产出贡献率,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负面冲击,并着力构建防范体系,以保证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急刹车”再次发生时.我国不会首当其冲遭受冲击。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测度核心通货膨胀是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自回归和均值回归方法构造的持续性加权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具有低波动性特征,与总体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高度相关,无论对判断总体通货膨胀趋势还是对确定货币政策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还发现,CPI成分中服务类成分相对于食品的持续性高、权重偏低,短期内可能会增加CPI波动性,长期将造成CPI低估,为此应在降低食品在CPI权重的同时,逐步提高服务类的权重以充分反映我国不同部门生产率相对变化的长期效应。
能源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期货市场诞生后.能源逐渐脱离商品属性,进一步凸显金融属性。能源的金融属性体现在能源现货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演进过程中。当前,我国能源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与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能源消费大国的地位不相称。我国在国际能源金融市场中缺乏定价及规则制定权,在国际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迫切需要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金融发展战略。
序苏联解体以来、作为苏联最后历史阶段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始终是中国改革道路的一个比较对象。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中国改革的成功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恰成对照。但在具体的论述中,所谓“成功”和“失败”又颇具歧义.其背后蕴含着对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不同理解。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事业正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毫无疑问、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既定方向,但对如何深化改革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中包含着如何认识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教训。因此,在这个时间点上讨论己经成为历史的苏联模式的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通向"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第一阶段"。苏联社会主义偏离了这一方向,因而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激烈竞争中落败。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定位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这一目标定位看似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则既违反马克思主义关于任何民主、自由、幸福都是有"度"的这一基本原则,更是脱离苏联社会现实矛盾的某种理想主义政治鼓吹。由此,戈尔巴乔夫改革本拥有比赫鲁晓夫改革、柯西金改革更为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但是从着手改革到失败,直线下滑,导致苏联剧变。以发展的眼光,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