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所倡导生成教学,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围绕“问题”来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科学地运用“问题”,构建生成教学自然被人们所重视和探讨。
一、以新颖为导向,以趣味强化注意。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中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认为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如果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本身毫无兴趣,那么学生思考的过程便是无效劳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要求设计问题有趣味性和新颖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社会中来。
如在学习《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时,我先出示一首学生熟知的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乐,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接着我提问:1.这首诗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诗中反映了该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2.除以上这个传统节日外,你最喜欢我国哪些传统节日?能说说这些节日的习俗及之相关的谚语或诗词吗?这样问题即刻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要去探究的欲望。
二、以现实为基础,促知识生成为目标。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解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获得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能掌握较为抽象的概念、定理、规则,且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喜欢探索事物或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因此,要使设计的问题有效,要从学生实际入手,力求构建在学生现实知识和储备的基础上,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在学习《如画的梯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人们在长期适应当地气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你知道自己家乡最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吗?请说说它的生长习性与家乡气候的关系。这道题与学生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农村,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这不仅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情景素材,更重要的就强化学生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为背景,以学以致用为导向。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状态,应该呈现学生现在的社会生活。因此,设计问题要尽可能源于社会,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持久的需求性和迫切性,产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于是,教师应注意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和我们社会实际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使学生有机会应用已学过的那些概念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社会情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学习化社会》时,我设计了这样三道题:1.请教你的长辈,了解他们对知识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2.你的父母,亲友是否还在学习,采用什么方法学习?3.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这几道题与学生社会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亲自去感知,去体验自己熟悉社会生活!充分调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以研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最高追求。新课标规定,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问题设计要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要把探究和创新价值的大小,作为设计问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如在上《爸爸成功创业的学问》时,设计如下的“规避风险探究表”。
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此来适应学生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问题”教学旨在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开创一个将社会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深入探究实际的广阔天地。作为《历史与社会》的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不妨“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教学时,应及时捕捉课内外的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问题”教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也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创新和挑战!
参考文献
余文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傅国亮程淑华《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海南出版社,2003年
陈维莉主编,《对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一、以新颖为导向,以趣味强化注意。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中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认为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如果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本身毫无兴趣,那么学生思考的过程便是无效劳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要求设计问题有趣味性和新颖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社会中来。
如在学习《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时,我先出示一首学生熟知的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乐,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接着我提问:1.这首诗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诗中反映了该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2.除以上这个传统节日外,你最喜欢我国哪些传统节日?能说说这些节日的习俗及之相关的谚语或诗词吗?这样问题即刻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要去探究的欲望。
二、以现实为基础,促知识生成为目标。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解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获得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能掌握较为抽象的概念、定理、规则,且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喜欢探索事物或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因此,要使设计的问题有效,要从学生实际入手,力求构建在学生现实知识和储备的基础上,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在学习《如画的梯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人们在长期适应当地气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你知道自己家乡最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吗?请说说它的生长习性与家乡气候的关系。这道题与学生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农村,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这不仅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情景素材,更重要的就强化学生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为背景,以学以致用为导向。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状态,应该呈现学生现在的社会生活。因此,设计问题要尽可能源于社会,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持久的需求性和迫切性,产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于是,教师应注意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和我们社会实际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使学生有机会应用已学过的那些概念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社会情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学习化社会》时,我设计了这样三道题:1.请教你的长辈,了解他们对知识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2.你的父母,亲友是否还在学习,采用什么方法学习?3.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这几道题与学生社会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亲自去感知,去体验自己熟悉社会生活!充分调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以研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最高追求。新课标规定,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问题设计要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要把探究和创新价值的大小,作为设计问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如在上《爸爸成功创业的学问》时,设计如下的“规避风险探究表”。
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此来适应学生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问题”教学旨在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开创一个将社会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深入探究实际的广阔天地。作为《历史与社会》的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不妨“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教学时,应及时捕捉课内外的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问题”教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也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创新和挑战!
参考文献
余文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傅国亮程淑华《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海南出版社,2003年
陈维莉主编,《对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