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标卷探究题的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_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题一经出现,就成为试题苑中的一朵奇葩,芬芳灿烂,占尽风情。命题者把研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和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意图嫁接在探究题上,期望它根深叶茂,花开果坠,拓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新天地。
  自2007年新课程考纲在原来五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添了探究能力层级考查后,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就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题中,各编制了一道探究题,并在2008年全国五省区的高考语文课标卷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福建省2009年的高考命题也将加入课标卷的行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与此相呼应,探究题关注考生思维的品质,精神的品位和创新的品格,旨在启迪智慧,激发想象,引导思辨,鼓励创新。探究题没有设置统一的标准答案,只给出了关涉答案的基本要点和答题方向,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根据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分析、判断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或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或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鼓励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将考生的视界拓展到人生、社会与时代,为考生发挥个性思维和展示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既是新课程中“与文本展开对话”的体现,也是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尊重和鼓励。
  探究题考察的探究能力是“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课程标准实验区考试大纲》)。这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须在一般阅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探究题的关键还是读解。“读”是接受作者观点,汲取、滋养自己;“解”是发挥读者主体的能动性,把自己的观点置入文本,读出新意。它要求以文本理解为起点,侧重文字与结构,尽量读出文本意义,然后对此进行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有创造性的发挥,能从文本中挖掘到更丰富的宝藏。对文本探究的过程就是积极主动地对文本作重写、重解的过程,是在揭示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对意义进行创造性解读的过程。
  探究题直指考生的阅读感受和文本的现实价值。如2007年山东卷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2008年22题:“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纵观2007年和2008年课标卷,探究题共有16题,其中8题的设问是这样的:“谈谈你的认识”,“你是如何理解的,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表明探究题的价值取向在于文本读解的现实意义。任何阅读都是为了现代并指向未来,不能适应现代需要的文本,不能浸染、滋养、发展、提升现代人心灵的文本,必定缺乏生命力。古人云:“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者随所见之浅深,已窥测古人而已,奚所谓尽者。”近代解释学理论也认为,读解当以现实的需求为价值取向,追求意义的发现,确认意义是发展、变动的,不应固守一解。文本虽然有其确定的意义,但每一代读者都应该读出新意,有所发展。正所谓“涉水浅者见虾,其颇深者察其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那么,复习应考中,该怎样规范解答探究题呢?我认为:
  第一,态度鲜明,观点明确。2008年课标卷探究题题干的设置较2007年有了明显的变化。或者是二元对立的评价,如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或者同时提供几种答题方向,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18题:“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李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为了避免考生将几个答题方向综合起来回答,从而削弱答题的深度,将探究题与简述题混淆起来。鉴于此,回答探究题首先要选中题干中的一种说法,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我的看法是……”或“我认为……”,不能模棱两可。
  第二,论述合理,言之有据。这是规范答题的关键。探究题的评分标准是“不但要求观点明确,而且要求论述合理”,“允许有不同表述,但必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实际上从三方面界定了探究题答案的合理性。一是内容合理,考生所用支撑观点的论据能在所给文段中找到对应的信息点;或者考生在已有知识的关照下,用常情常理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去阐释人物的言行举止。二是思想合理,守住文本的价值底线,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三是语言表达形式的合理,论中有述,或述中有论。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14题,要求考生依据小说内容,探究林冲的身份和性格心理。答案示例:“林冲曾是禁军教头,自然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差拨,所以,虽‘一般罪人’介绍牢营内情,并不急于作出回应,而是让差拨发作过了、看其表演完后,方才取出银两,陪着笑脸送上,足见其沉着冷静的个性。”答案中,“林冲曾是禁军教头”“沉着冷静的个性”明确回答了题目“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听‘一般罪人’介绍牢营内情”“让差拨发作过了、看其表演”“取出银两,陪着笑脸送上”等论述性文字分别概括自文选的第一、第二、第三段,有力的表现了林冲的性格和心理;关键词“不急于作出回应”“方才”则是对“沉着冷静”内涵的揭示。由此可见,探究题的答案要做到“论述合理,言之有据”,必须包括这几个内容:明确的观点,有力的论据,紧扣观点关键词的分析和最后的小结。论据、分析、小结都要指向观点,和观点保持一致。
  第三,多元解读,文本为界。肖川先生说:“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互相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自主构建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新课程把西方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读,自主构建文本意义。但真理向前一步就变成谬误,语文试卷中的阅读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欣赏,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它不可能放任自流或毫无价值倾向,它是一种在命题者命意牵引下的有目的的阅读行为。当然要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种尊重决不意味着放弃必要的规范。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既使考生通过品味语言,筛选信息,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又能对文本做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探究题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也不是毫无根据、信马由缰的胡乱探究,总不能把林冲探究成李逵,把哈姆雷特探究成哈里波特。所以,探究题的题干一般来说都会有“请结合全文”“依据小说内容”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就是命题者的命意和价值引导的体现。当然,如果题干中没有这样的要求,考生也必须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或考生的已有的、与所给文段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探究。
  第四,抓住一点,深入剖析。探究题意在启发考生运用发散式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论述,不求面面俱到,所以有切入点小而具体,考察内容丰富而有一定深度的特点。如2008年全国课标卷14题,题干提供对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的二元对立的评价,要求考生就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探究题的出现开启了另一扇窗,让考生在更高、更深广的背景上解构文本,并以此为起点,向现在和未来延伸,以期有所发展和创造。
  [作者通联:福建永安一中]
其他文献
Eight types of spongy sheet were prepared by freeze-drying aqueous solutions of hyaluronic acid (HA) and poly(γ-glutamic acid) (PGA) with or without bioactive
患者女,70岁,因大便带脓血1月余,于2003年8月16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大便带脓血,为暗红色血液,伴大便次数增多,每天达5次左右,大便能成形,伴肛门下坠感,无腹痛、腹胀,无
目的:探讨用榄香烯乳术前PTAC对直肠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榄香烯乳灌注,测定术前及术后7 d其T细胞亚群和血浆sIL-2R水平.结果:治疗组介入治疗后
Cancer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health problem in the world. During 2018, there were 9.6 million deaths and 18.1 million new cases registered across the globe. I
Background: The precise histopathologic diagnosis of a breast lesion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the most appropriate inclusive patient’s management. The aim of
Osteoporosi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bone diseas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the world’s population ages, this complex skeletal disorder is predi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痔本质及发生机理认识的不断完善,提出了肛垫下移学说[1].使痔在治疗理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指出其治疗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主要症状而非根治,最大限度的保护
目的:比较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诊断盆底失驰缓综合征的价值。研究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对盆底失驰缓综合征的分类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113例慢性便秘患者同期
目的:探讨管型吻合器在乙状结肠造口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采用直管型吻合器行乙状结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结果:Miles手术37例,Hartmann手术11例;无手术死亡
As a part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biomaterials are largely used in this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We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