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海洋更深处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身边的环境也慢慢起了變化。虽说偶尔还是有鱼群游过,但已经不像刚开始那般热闹了。—切都显得如此安详,只有持续不断增加在我身上的压力,时刻提醒我保持警觉。
  保持37米/分钟的匀速运动,我已经下潜2000多米了,1个小时前的蔚蓝海域现在像被倒进了墨汁,漆黑一片。“吱吱、吱吱”身体内的绝缘电池又开始响了起来,这是负荷太大的表现,但对它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所以没有过多考虑,我依旧选择——继续下潜。
  终于,当深度显示器上出现“3759”时,我扔掉了身上的压载铁,稳稳地降落在海底。扬起的一层细沙,轻轻地亲吻着我的脚踝,好像也在为我庆祝。是的,我成功了。
  ……
  我叫“蛟龙”号,是一艘由中国自主设计的潜水器。刚刚回忆的那一幕发生在去年,2010年8月26日,平凡却不平静的一天——不仅因为我创下了我国潜水器下潜新纪录,更是因为准备了几个月的工作,终于熬到了尽头。那样令人窒息的日子让我紧张,似乎浑身的螺丝钉都像鸡皮疙瘩一样冒了出来。不过这一次,我又开始准备了,为5000米,甚至是将来的7000米……开始热身。
  
  例行体检
  
  例行体检是每次下潜前都要做的工作,枯燥无聊但绝对有用。在3700米的深海,我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每平方米370万千克。要不是铝合金制的耐压壳既能防海水腐蚀,又有很强的抗压能力,我根本无法承受。在压力如此大的深海,耐压壳上有一个小砂眼,海水进来就是一把刀,见什么切什么,非常可怕。因此,下潜之前的检查必须极其仔细。
  生命池也开始工作了,它能吸收二氧化碳,然后放出氧气。对我来说氧气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于那3名潜航员来说,却生死攸关。在正常情况下,生命池能确保他们3人在水下待12小时,应急状态下,甚至能多撑72小时。
  各项检查一一进行着,我和工作人员都集中了200%的注意力,不放过任何细节,好确保万无一失。
  
  下海
  
  母船“向阳红9号”带着我抵达了目的地海域,钟表上的指针滴答滴答一秒不停地赶往预定的下潜时间。
  当母船上的工作人员操纵着起吊机,将我慢慢移到海面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清凉的海水慢慢淹没我的脚踝、肚子,直至全身。原本绷紧的弦,反倒放松了些。4块压载铁死死地卡在我的脚踝上,它们给了我下沉时必不可少的重量支援。刚下到200米,周围已经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当然如果真的有人伸出手指的话。潜航员们打开了我的照明系统,然而这样复杂的环境仅靠微弱的灯光是没法辨认清楚的,因此他们又帮我打开了声呐系统,好让我知道什么地方有障碍物需要躲避。
  通过无线通信,我的一举一动全都被母船上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我尽量不让自己失误,不过玩“躲避球”的游戏可不是我下海的初衷。海洋里的丰富资源,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有陌生的物体出现,我快速地伸出机械手臂,三下五除二的工夫就将其抓住了。别以为是机械就小瞧这双手臂,因为加入了很多无人智能技术,它的灵活程度完全可以媲美人类的手臂。
  “猎物”被放进采样篮,下潜还在继续。
  
  开始上浮
  
  海底近在咫尺,为了不着陆太猛,我扔掉了一块压载铁,减慢速度,像上次一样稳稳地着陆了。通过无线通信,我依稀听到了母船上大家的欢呼声。但现在对我来说,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刻,因为很难预料在上浮的过程中,还会有多少危险在等着我。
  扔掉剩下的压载铁,上浮慢慢开始,照明系统、摄像装备、声呐都是我的得力助手,必须依靠它们时刻监控周围的环境,好确定是否有渔网、电缆、沉船等在周围晃悠。除了本身的技术故障外,这些在海中漂流不定的物体是我最大的天敌,一旦碰上,麻烦可就大了。不过还好,我已做好了应对准备,机械手臂、采样篮等一旦被缠住,直接抛弃就行。即使出现最坏的事情——撞上沉船或陷入泥潭,我的报警系统也会发射浮标到海面,通知母船前来营救。
  
  任务完成
  
  “哗!”当我破水而出的那一刻,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母船上的工作人员们已经开始欢呼,我也有点儿小得意。只是得意,还没忘形,我清楚地知道这次的成功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以后的7000米做准备。到那时,全球99.8%的海底我都可以达到,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获取丰富资源的世界任务中,也会有我的一份功劳。
  不过,在下次挑战到来之前,先让我松一松螺丝,好好休息休息吧。
  

其他文献
           
期刊
他们是一群疯狂的冒险家,喜欢纵情四海。  他们像海上幽灵,来无影去无踪。  他们一身的潮流范儿,盛是打扮得另类又有型,甚至独眼龙都“独”得那么酷!  当然,他们身边夏有一只会说话的鹦鹉相伴。  ——猜出未了吧,“他们”是一群海盗!至少影视剧里的海盗大车儿都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奉劝各位,即便能穿越到盛产海盗的那个时代,你也别像个狂热粉丝儿似的跑去找海盗签名合影,那时候,第一次乘船出海的年轻人都会被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一天,美国柯尔特公司和德国HK公司收到了同样一封秘信,内容是邀请他们带着新型手枪参加一年后的“进攻型手枪评比大赛”,赢家会收到美国特种部队对此枪的巨额订单。  这封发自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文件可不是恶作剧。一直以来,个头小、方便携带的手枪大多都是“自卫型”,这在主打进攻的特种作战中,用处并不是很大。那么,是否能设计出一把手枪,在不延长枪管的情况下,又具备足够大的杀伤力呢?这便
期刊
           
期刊
在空中盘旋几圈后,我轻轻拉动操纵杆,座椅咯噔颠簸了几下,水花茬身边飞溅……最终,滑翔几百米后,我的宝贝坐骑稳稳地停了下来。像往常执行完任务一样,我并不急着带它回家,而是打开透气窗,让海风一阵阵地吹进来。那感觉,美极了!  瞧见没,虽说连水上飞机的面儿都没见过,但我的飞行梦想,早已驾着它从海上起航了。得知小哥白尼这次要去水上飞机部队,这中头彩的好事怎能错过,快快跟上,咱们一起出发!    飞机翅膀船
期刊
法国人上当了    法国国防部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哈里奥灰头土脸地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严禁卖给以色列吗?为什么导弹艇还是到他们手里了!”国防部长像头愤怒的狮子,将一叠报纸扔到哈里奥脚边。报纸头版绯红的大字清晰地写着:5艘导弹艇在以色列海法港登陆。下面大大的黑白相片里,利蒙穿着海军上将的衣服,笑颜如花。  “长官,一定有人搞鬼。我可是亲眼看着导弹艇挂着挪威的国旗出航的,而且当时提交申请
期刊
全副武装,看着别提多帅了!
期刊
     
期刊
★凯夫拉防弹衣  材质:31层凯夫拉纤维  重量:4.5千克左右
期刊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武器界却有个老当益壮的“爷爷辈”,至今仍战斗在海底战场的最前沿,人送外号“海底先锋”。这位先锋平时行為非常低调,一旦出击却必定威震四海——它就是我国海军长城200号潜艇。    “老大哥”不下岗    长城200号第一次下水已经是1966年的事儿,和它同一时期建造的许多潜艇都已经退役,只有长城200号一直服役到今天。超长的“军龄”让长城200号保持着咱们中国潜艇界的多项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