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有公子,住在明月楼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
  总觉得晏小山是宋朝最晶莹剔透的男子,如晋时的王谢子弟,芝兰玉树,气韵天成,有旁人学不来的風雅。
  柳永一生浪荡江湖,似狂似狷,没有小山的神秀;欧阳修总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不如小山俊俏年少;苏轼心胸旷达,若天外之人,却又少了几分至情至性;秦观一味自伤,凄厉幽怨,更比不得小山的风流疏狂。
  父亲晏殊做了三十年的太平宰相,小山自然沾了不少光华。他生于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十七年如丝如帛的绝好时光里,唿哨而来的都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琳琅岁月。
  青春易逝,繁华易凋。父亲忽然撒手人寰,晏府从此江河日下,小山的命运开始滑落。幸好滑落的只是命运,不是信念。命运多舛,依旧可以走出鲜活的人生。
  父亲虽亡,但他生前的人情还在,出自其门下的欧阳修、范仲淹、韩琦等在庙堂上皆举足轻重,小山若肯依附,宦途定是顺风顺水。可小山到底不是等闲男子,令天下寒士引颈的人脉,他却轻描淡写地一弃了之。父亲生前一次又一次地哀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他却没有心思理会那似曾相识的归燕。
  已是当朝文坛领袖的苏轼久仰小山之名,便随黄庭坚去见他。小山向黄庭坚说了一句不冷不热的话,“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当今政事堂中那些大臣有半数曾受我父亲的提拔,是我家旧客,我连他们都不愿相见,何况你们?洒脱磊落至此,令黄庭坚青眼有加,苏轼听后亦是感慨。
  这样的男子,如不惧刀枪的金蚕宝甲,质地精良,色泽光润,虽在现世风雨中濡湿了表层,却浸淫不到内里。
  小山前半生的记忆过于美好,以致余生一再追思悼念,久而久之,成了千古伤心人。他实在想不透,美好的事物怎会凋谢得如此之快!那些悲欢合离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让人掩卷怃然,恨光阴易逝,叹镜缘缥缈。
  这些失意只能借酒来浇,可再好的酒也止不住心的憔悴。酒不醉人人自醉的佳境,于他而言却是别样的伤心无奈。梦后的楼台高锁着寂寞的梧桐,难以记起是否有弯月如钩。浓睡渐消残酒,低垂的帘幕被风掀起,招摇着撩人的情思。披衣起身,来到“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梨花庭院,“去年春恨却来时”恰巧赶上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凄迷景致惹来新一重春恨。
  都怪那无赖的东风,将花唤醒之后又吹得落红满地。还有那可恶的楼台帘影,竟连些许闲愁都遮蔽不下,要之何用?
  无论“还似去年今日意”,还是“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因错管春残而洒泪登临,终究挡不住流年逝水。
  他一遍遍地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都说落花微雨是极美的景色,然而满树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繁花,为何压不住一场微雨?黯然销魂中,来了去年的春恨,他等的人却没来。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是更遥远的回忆,既是梦魂所系,也是春恨的根由。
  那时的你我还都年少。再孤高自负的人也会有一两个至交好友,可以在凄风苦雨中温暖苍凉的情怀。小山虽狂放却不吝交友,所以时常往来于沈廉叔、陈君龙的家舍,沉湎酒中,观舞听歌。宴席之间,听腻了陈旧的滥调,小山不由技痒,遂按曲填词,挥毫而就后交给歌女习唱。
  曾经的相国公子,而今的落拓词人,虽然失意于功利的现实,他忧郁而诗意的气质却更让女子心折,如同坠至凡尘的磁石。这些女子中,最令小山挂怀的是苹、鸿、云、莲四位绰约少女,于是他为她们作了一首又一首锦绣辞章。
  初见时,小苹的形象一直萦绕在小山心头,她轻盈如燕,薄衫上绣有双重“心”字。她羞涩地接过小山填好的词曲,抱着琵琶慢捻轻挑,“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弹者脉脉含情,听者如痴如醉,舞低了杨柳楼心的明月,歌尽了桃花扇底的轻风。
  初见倾心,这一刻好似地久天长。
  然而不久后,廉叔过世,君龙也卧病不起,小莲、小鸿、小苹、小云流落江湖,不知去向。此后的小山,在现实中再找不出一片可以栖心的乐土。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原来情思旖旎的背后,是“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的不安与惊怔。万事随流水,春梦秋云的聚散竟轻而易举,甚至无需被风吹雨打。如今之明月犹似当时之明月,可如今的人事情怀再难回到从前。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他在空寂之中仍旧苦恋不舍,执着入痴。
  小山词的意境可以用他自己的诗句来概括,“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心境悲凉,只得时刻惦念过往的美好,从回忆中找寻安慰,暖热处世的情意,然后拈花微笑,直面惨淡苍白的人生。
其他文献
本栏主持/婉逗菇凉  摄影/@俺是老螃蟹  Coser/荆天明:@完颜雨葵、项少羽:@rc海鮮鲜  —记《秦时明月》中的热血少年  一个是流离的英雄遗孤,一个是落魄的贵族后裔;一个形容邋遢,一个衣饰光鲜;一个顽皮跳脱放飞自我,一个沉稳坚毅秉持尊严……两个看似毫不搭调的少年,却成了死生可托的挚友。他们一路打打闹闹,为那段先秦悲歌添上了明亮的暖色,也许给我们一场永不终结的少年梦。  有没有被这两个热血
期刊
她是汉家公子与塞外胡姬的女儿,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缠足的女子,因出生時双眼深凹顾盼生波,从而得名窅娘,取深远之意。  彼时,年方十五的她还只是一名采莲女,却已出落得皎若秋月,可堪入画。那日傍晚,她满载一舟莲蓬而归。突然,一个素衣男子从莲池深处泛舟而来,携一壶酒,口中吟着:“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窅娘略识得几个字,虽不能道出这词妙在何处,却认定其意境极
期刊
冬夜凄寒,呼啸的北风似乎要冻彻骨血。  陈骏坤踏雪而行,忽然聽到远处传来尖厉的骂声,他加快脚步赶了过去。  “住手!”陈骏坤冷声喝道。只见一个小宫女蜷缩在墙角,发丝凌乱,额角淌血。原本围在她身旁的三个太监齐齐跪地,恭谨地垂着头。  陈骏坤询问后,方知是因为这宫女未做完当日活计。他何尝不明白宫人的伎俩,想必是这几个奴才在别处受了气,拿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姑娘撒气罢了。他沉声道:“宫里岂容许动用私刑?这回
期刊
很多风筝迷恋古装剧中的各色服饰,有人会问,古人真的可以染出这么多颜色吗?那你可以为古人献上膝盖了~我们一心只想着掰石榴吃,他們却染出了“妒杀石榴花”的红裙。“草木染”不仅是一个诗意玲珑的词汇,还是最主流的染色古法。  一点娇黄蕊  栀子果是染黄色的神助攻,还在江湖上留下了“栀黄”的名号。它的同伙还有槐黄、地黄、黄檗、姜黄、柘黄等,其中柘黄可是帝王面前的红人儿,自隋唐以后便逐渐成为龙袍专用色!  借
期刊
他们总是很崇拜我的伶牙俐齿,纷纷向我请教修行之道。哼哼,这秘而不宣的心法要诀当然只能透露给风筝们啦~请记住我的九字真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中自有莲花朵朵舌尖开~  有一次,唐玄宗怒斥安禄山不跪拜太子,安禄山说:“俺是没见过市面的蕃人,不知道太子是啥官?”唐玄宗便科普道:“太子就是光荣的大唐江山接班人!”安禄山眨了眨眼睛说:“俺真笨,只知陛下不知太子,处死俺算了!”唐玄宗一下子被戳到了笑点,
期刊
我的辦公桌上没有放盆栽绿萝,而是摞着风筝们的来信。我愿把你们有温度的言语想象成葱茏草木,会开花,会结果,会为我铺展开一片明媚的杏花天。哈哈,你们的心意比绿萝更能防电脑辐射~
期刊
我打江南走过,一抹苍绿惹了裙摆,看春水悠悠去往云烟深处。我落足的是一方寻常庭院,入眼是黛青的瓦顶。庭院春深,眼前掠过浮光片影,那是一段草木相伴的前尘,一段浓淡相宜的清浅时光。与草木相遇,似与故人在江南不知名的小巷里重逢,彼时天青欲雨。  我喜欢一草一木伴我诗酒年华,脚踩过春天的印记,罗袜生香。在日暮的归途中,繁花错落满衣襟,一步一莲开。岁月离离,携一朵红尘深处的落花,眉目低回,温婉情长,只一眼,便
期刊
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  书信作为古时人们传达情意的重要载体,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有见信如见其人之感,分外亲切。我也一直坚信书信有这般魅力,即使相隔两地,仍可见字如晤。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古人常在书信里流露着羁旅天涯的悲与愁。旅馆的戚戚寒夜,掌灯时分暮霭沉沉,客居他乡的游人终是怅然。而在纸上娓娓道来时,不知不觉间才发现这份倾诉竟用了一夜的笔墨。漂泊在外的游人怀揣着几许不与
期刊
正月十五猜灯谜,叶少所出的“十月十日”遭到了众编的群嘲,略有文化内涵的人都能猜到谜底是“萌”字嘛,更何况“萌”是我们百撕不掉的标签啊~品尝过元宵节汤圆后,我们可还盼着儿童节的棒棒糖呢!  婉逗菇凉:有次早高峰挤地铁,前面一大叔明明身后有空间却不肯挪动,说了好几声他都没听见,我快急哭了,脱口冲他喊道:“阿扎西,往里走走不行吗?那边是有结界吗?”  剪雪:这回你很棒哦,没喊出“吧啦吧啦能量”已经很不错
期刊
小恋说能帮风筝变身古风美少女,我深信不疑!因为自从挪用每月的零食款买恋恋书系,我的身形越来越接近“窈窕淑女”了~(By 丫丫)  剪雪:挪用零食款可以,如果随便挪用早餐款,我可要替你母上大人教训你了!  看了上期“如梦令”中的校服穿搭栏目,我默默把校服搓洗了两遍……我再也不嫌弃亲爱的校服了,顺便向叶少显摆一下:有本事你也穿校服呀,没机会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By 荆羽)  叶少:说这话时,你的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