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089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路的牧羊人
  草木穿溪,落花无度。
  林麝经过的地方,秋日渐落。雁声哀哀,徒增寂寥。山间云影绰绰,牧羊之人无法找到归途,羊呢?有一只撞开庙门,啃食贡品。神仙不在,殿宇空空,唯余香烟袅袅,上香人没有走远,踏歌之声回荡山林。日光葳蕤,斑驳间泛起紫光,平铺于台阶,渗入青苔,倏忽间被冰凉的石阶吞噬。
  余温已不多,山路需与万千落叶拥抱取暖,山中有火,名为香火,却仅供神仙享用。供桌上的羊头还散发着浓烈的柴火味道,神仙定是嫌人间油腻太重,竞一口未动。啃食贡品的羊,拱得水果满地皆是,而当它看见那颗被剥了皮煮熟的羊头时,却默然地跪了下去。
  跌跌撞撞的牧羊人,循着上香人的歌声穿行于林间,忽觉风声鹤唳,山间万物皆吟短歌,如怨如诉,忽又似群羊哀叫,惊起于灌木丛中。林中无路,却又处处幻化成路,群鸟迷失方向,在树杈上战栗着,全然忘记从巢中掉落在地上的孩子。
  场景定格,唯有流云不止,庙宇很空,装满了蓝天之蓝。
  山雨欲来
  钟声从庙院墙角的一片残瓦中响起,又重新落回另一片瓦上。
  一定是预示着什么事情的开端吧——比如灰色的石头开始泛潮,蝼蚁的脚步逐渐匆忙,爱的辞藻被蒙上阴霾的气流。《诗经》在一条闲河中流淌,没有人把它们捡人筐箩中背回家,也没有人试着去遗忘,那种野性太难以驯服。
  难以驯服的还有阳光和风雨不生不灭的样子,它们从来都不会说出自己身体里的秘密,只等着熬尽世间所有被压在石头下的灵魂的精血,等着它们变成黄金白银,或者一粒永不发芽的种子。你,或者我,都将以种子的名义被阳光和风雨埋葬,暗暗的天空是一把大伞,湿漉漉的腥味让人想起炊烟和食物。你会在下一个春天和另一个自己相逢,他的头顶举着你的名字,你看着那熟悉的字体,却怎么也叫不出声音,像触物即散的气流,像渐次落下的雨滴,你开始收拾自己,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容器。
  山雨欲来,万物遇风即散。
  色彩
  在山林里,绿色是苦的,红色是甜的,苦苦的树叶上长出甜甜的果实,那是熬了一年的苦痛所爆发出的甜蜜力量,或者是蓄积的因由终于有了结果。
  最大的色彩莫过于黑白。白到透明,是白天;黑到浑浊,是黑夜。晚归的燕子,像灯台间流动的一缕黑烟,破庙里的烛光,借着黑暗练习呼吸,屋檐一片挨着一片,山腰间松动的牙齿,把月光析得很瘦,虫鸣如微光,在晦明中追赶星空,世间的命运各自独立成一座山,又借着飒飒的泥沙血脉相连。夜晚是神明的溫床,神醒了,就到了白天,他弹落颓废的烟火,好多人的宿命便再次栖息在枝头,期待生根,或依然保持孤独的权利。
  这世间最孤独的莫过于白天和黑夜,在世人的眼中,它们那么大,却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它们的边缘靠得那么近,几乎没有缝隙,却从来都不相见。
  野兔虫蛇走过的地方不叫路,那分明是白天与黑夜的裂缝——它们瞬间分裂,又迅速弥合。
  该回家了
  在这里,所有的故事都在重复上演,可供回忆的细节越来越少,尝试沿着一片落叶的脉络出发。归家的路程依然遥远,每个节点都有坚不可破的堡垒,比如蛇,千万条恶毒的蛇,索性趁着又一次日落欣赏这晚景。
  生命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循环,比如从春天到秋天再到春天,比如晴雨霜雪的变换,比如一只鸟死了,另一只鸟又重新飞上树梢。只有时光永远保持新鲜,没有味道,永不发霉。我早已站成一棵树,无法从大地的深处挪出脚步。
  风变得粗砺起来,可我还需要顶着最后一抹秋色,准备将那稀稀落落的坚守弃之于荒野。一朵狼毒花在山冈上昂起头颅,用声嘶力竭的样子吞咽着泪水,它的细小的脖颈即将干瘪,即将在某个夜晚的劲风中,伴随着清脆的声响瞬间折断,那声响一定会划破安静的夜幕。
  岁月何其艰险,还是沿着一条老路走走,庸俗的尘埃依然在光影里闪烁其词,野菊花用清冷的颜色装点一地哀歌。寂然的草木,需要最廉价的温暖;迷乱的零碎的黄昏,需要装进一个透明的杯子。
  这秋色,需要一饮而尽。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舒丹丹发来她翻译的丹麦诗人尼尔斯·哈夫的一组诗作,还附上了他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正以调皮的目光望向我们,嘴角挂着调皮的微笑。在生活中他一定是这样:乐观豁达,风趣幽默,还有一双善于观察的锐眼,作为诗人他也保留了这种特性,于庸碌的日常中总能捕捉到有趣的诗意。“这一回我又一次爱上了/五个不同的女人”,“孩子们叫我爸爸/至于爸爸是什么,/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我尽量与他们保持一致”等等,读来令人会心
春日所见  桃花在清晨,粉嫩得像女孩  几缕阳光依着鸟鸣  不断抚触枝丫  淡淡的甜,被一片瓦蓝  融在心间  她要收藏好,倘若有风来时  她想让光线中细微的尘  更加明亮闪耀  愛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喜极而拥,又生离死别  只需明白  孤高,清白,有时升向天空  有时落入地下  如果发觉不一样  不要悲伤不已,我们只需知道  爱就爱了,忘不了就不忘  雨,终究汇流成河  对于错爱。注定迷惑  周
一些隐匿的事物在天晓之前浮出  此刻,对于半面凹下去的枕头  我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起身朝外望望,南方以南  除了机器的嘈杂,再者,就是小孩的哭闹  天很蓝,没有一只小鸟飞过  突然想起,满树的玉兰花  在北方以北,我的故乡,开得正盛  一对洁白的翅膀,挨着另一对  就像南方挨着北方,尘世上的你  挨着我  雄 鹰  它把大海当作蔚蓝的天空  这是何其英勇  一只鹰,一身肝胆  用铁爪牢牢地抓住 
这个时间,还是早上三點多醒来  并在这个时间里读了《飞鸟和鱼》  故事不长,仿佛自己成了飞鸟  又仿佛成了鱼,正好伴着一条长长的信息  让我思考我的爱情观  只顾爱,结局便也成了《飞鸟和鱼》  我若是飞鸟,便寻不到海里的那条鱼  我若是鱼儿,便寻不到天空里的那只鸟  所以这个故事,理应存在于想象  只有让飞鸟吃掉鱼,才能是鱼儿的归宿  但那样,鱼儿便会死去  鱼儿死去了,飞鸟也会死去  故事不长,
它们有时奔跑,以小轿车的速度;  它們有时慢走,以一对老年夫妻步行的速度。  有时像我一样,立在原地沉默。有时,显得从容,似谦谦君子,庇护稚嫩的鸟鸣;有时,显得不安,在喧嚣中找不到归宿。  它们是由栾树、香樟、广玉兰,或者其他树种组成的朗诵团,以不同的方式在城市的风霜雨雪里抒情。风一吹,浑身长满了诗。叮叮当当的诗句,惊醒了城市的黎明。  环卫工人,是第一个阅读者。  我喜欢行走在这样的语境里,感受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
“刺啦”一声,玻璃板上出现了一条白线,“吧嗒”一响,一块玻璃被爸爸掰了下来。  “爸爸太棒了!”我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偷偷瞅那把玻璃刀,希望爸爸快点离去。爸爸一出门,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玻璃刀翻过来掉过去地看,除了发现铁块上有一粒亮晶晶的小东西外,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难道这个“小米粒”有这么大的威力?我何不用放大镜看个仔细呢?当放大镜照到“小米粒”时,它变得更亮了。突然,“小米粒”变成了一缕青烟飞
如今,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或者更多的“电话”,但是我们却很少用它们来打电话。2010年,美国人在用手机通话上花费了2.24万亿分钟,每个手机号码年均通话的时间是7813分钟。到2017年,这一时间下降到了5539分钟;如果对应到每个美国人的话,年均手机通话时间为6686分钟。  这意味着每人每天只会打18分钟的电话,但会花费5个小时在移动设备上看电影、短视频,浏览社交媒体和发信息等。与之相比,打电话的
【技法指导】   作文叙事最忌平铺直叙,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山峰奇险迭起,才能引人入胜。那如何才能让作文一波三折,摆脱平淡?   要使自己的文章所叙故事一波三折、曲折有致,我们在选材时,要尽量选择本身就比较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当然,还需要掌握一些叙事曲折生动的写作技巧。   要使文章故事曲折回旋,可以运用“欲扬先抑”兴波澜:为了肯定某人或物,可以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贬低、否定他。可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科斯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人类的祖先在走出非洲丛林时,并不是手拿长矛与飞镖的猎人,而是诚惶诚恐的猎物。  人是野兽垂涎的猎物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型食肉动物除非上了年纪或行动不便,否则不会轻易攻击人类。但科斯却认为,灵长类动物由于体格弱小、行动迟缓,一直是野兽垂涎的猎物。  科斯还引用非洲地区的考古发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利学家在南非发现了许多距今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