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高校实践,指出了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创新创业学院机构设置不全等问题,最后提出创新创业学院在构建学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双创学院
本文索引:吴建材.<标题>[J].商展经济,2021(16):-090.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6.2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不同于传统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系统性、整体性、经验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这支力量,更需要将与之相关的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贯通,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高校实践,指出了高职院校在推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
1 国外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Katharine Dunn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十几年来,国外学者从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支援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1]。目前,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实践应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均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例,MIT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1916年的“技术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学校科研技术成果的市場转化和应用,现在已发展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许涛、严骊(2019)研究指出,MIT的创新创业生态模型,已成为全球其他高校发展并衡量其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标准[2];张昊民、张艳等(2012)研究认为,MIT创业教育是全球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其最核心的特点是成功实现了整个创业教育的“系统化” [3]。
郑刚、郭艳婷(2014)基于斯坦福大学2011年校友创新创业调查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其创业教育的特色与经验,即创业教育生态系统[4],并认为这正是斯坦福大学领先创业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
何郁冰、周子琰(2015)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构建思路,指出其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有效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了理想的支持环境[5]。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以总结和介绍国外先进高校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主,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原创性和本地化的研究和实践不多,专注于高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尤其是高职院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少之又少。截止至2021年5月18日,在知网上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出相关的研究成果252篇,以“高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检索出研究成果4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以“高职院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是“暂无数据”。可见,国内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大规模展开,研究前景非常广阔。
对这些文献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学生成功创业案例剖析和各高校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经验做法介绍为主。张金兴(2015)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五个学生创业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他们创业成功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化特点,提出学校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从创业学院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校园文化营造、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支持和创业资讯服务六个方面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6]。郑涵(2016)对北京师范大学两名优秀毕业生的创业经历进行分析,提出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企业孵化体系和师资体系等[7]。
行业办学和地方特色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特色,这些学校在培养行业创新创业人才和构建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刘艳、周毓麟等(2016)对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校团委共建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其已形成了一套适合生命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教育生态体系,该教育生态体系特点是:构建了“广谱式、反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了“政产学研用”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组建了跨学科跨领域“专管并举、专兼并用”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创建了自评、综评和导评相结合的全方位多级创新创业评价体系[8]。
3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就是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的教育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了以高职院校为主,整合了地方政府、校企合作企业、投资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耦合作用,共同推动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发展。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非常快,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再到学生实践以及创业条件的改善都在不断提升。但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的把握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表现为功利性倾向比较强,把双创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指导或企业家速成培训。具体来说,认识误区一,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教育)只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就业教育,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误区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小老板速成培训,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为主的素质教育;认识误区三,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高校的事,实际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等的参与和配合。 3.2 创新创业学院机构设置不全、运作效率不高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组成要素不可缺失,尤其是关键要素,要素缺失将造成系统功能不全,运行不顺;同时,各要素之间并非简单的作用叠加,而是要素之间通过功能耦合实现自组织发展。目前,各个高校已基本设置了负责创新创业的机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校领导牵头,跨部门组建双创工作机构;另一种是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学校双创教育和实践工作。前一种有利于校内资源要素的整合,但多部门协调难度比较大;后一种有利于提升双创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但其资源掌握有限。无论哪一种模式,目前来看,在协调校内外、政企、风投等创业资源方面存在很明显的短板,统筹学校创新创业也存在不足。这些都与创新创业学院机构设置不全、运作效率不高有关。
3.3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到教育部8个月,一个突出感受是,教师太重要了!”创新创业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创新创业指导老师不仅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还要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和知识。但实际上,许多双创教师都是辅导员或非双创领域的老师兼职,只有少部分能参加KAB或SYB培训,能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就更少了。因此,大部分的双创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只能是填鸭式地“照书讲”,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4 创新创业实践不足、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时,多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讲座报告等形式为主,学校难于提供学生实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各种软硬件条件,为学生创业提供基金支持以及学生进驻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器)更是凤毛麟角。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校内创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或孵化器,但其在运行中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是运行模式的挑战,创业孵化基地由学校或政府主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双创基地管理和培育创新企业经验;其次是政策资源支持极为有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市场联系弱,难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最后是竞争力薄弱,大学生容易陷入“热情高、经验少”的困境,加之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能力弱,创业失败率比较高。
4 结语
根据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系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高职院校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同样的问题。研究认为,创新创业学院是推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和维护该系统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
(1)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学院的职能和定位,顶层设计学校双创学院的运作机制,完善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决策机制,提高执行力,做好跟进监督检查;构建双创学院与教务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公室、科研处、校友办等部门和单位的沟通机制;构建学校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机制;搭建创业者和投资人沟通平台。
(2)健全创新创业学院组织结构和组织职能,加强“双创”教研室管理和社团建设,成立或完善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政策咨询指导中心等,搭建创业网络,提升创业学生社团作用,探索组建创业基金,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双创”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圍,多方渠道解决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不足、创业资金缺乏等问题,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3)完善创新创业基地高效的运作机制,提升创业孵化质量。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高获奖水平;健全多校区、校院两级多个创新创业基地管理的制度体系,改善基地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基地管理服务水平和项目孵化质量,完善多级政策扶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陈静.高校主导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39.
许涛,严骊.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4):15-29.
张昊民.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功要素及其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56-60.
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和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9):25-31.
何郁冰.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0):41-50.
张金兴.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创业典型案例为视角[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
郑涵.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创业典型案例为视角[J].人才资源开发,2016(2):104..
刘艳,周毓麟,闫国栋,等.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初探[J].生命的化学,2016,36(4):574-577.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acti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and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Inaccurate target positio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complet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s, and other issue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key rol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s in building a school-l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ecosystem;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llege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双创学院
本文索引:吴建材.<标题>[J].商展经济,2021(16):-090.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6.2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不同于传统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系统性、整体性、经验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这支力量,更需要将与之相关的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贯通,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高校实践,指出了高职院校在推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
1 国外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Katharine Dunn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十几年来,国外学者从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支援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1]。目前,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实践应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均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例,MIT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1916年的“技术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学校科研技术成果的市場转化和应用,现在已发展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许涛、严骊(2019)研究指出,MIT的创新创业生态模型,已成为全球其他高校发展并衡量其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标准[2];张昊民、张艳等(2012)研究认为,MIT创业教育是全球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其最核心的特点是成功实现了整个创业教育的“系统化” [3]。
郑刚、郭艳婷(2014)基于斯坦福大学2011年校友创新创业调查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其创业教育的特色与经验,即创业教育生态系统[4],并认为这正是斯坦福大学领先创业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
何郁冰、周子琰(2015)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构建思路,指出其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有效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了理想的支持环境[5]。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以总结和介绍国外先进高校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主,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原创性和本地化的研究和实践不多,专注于高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尤其是高职院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少之又少。截止至2021年5月18日,在知网上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出相关的研究成果252篇,以“高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检索出研究成果4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以“高职院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是“暂无数据”。可见,国内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大规模展开,研究前景非常广阔。
对这些文献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学生成功创业案例剖析和各高校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经验做法介绍为主。张金兴(2015)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五个学生创业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他们创业成功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化特点,提出学校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从创业学院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校园文化营造、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支持和创业资讯服务六个方面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6]。郑涵(2016)对北京师范大学两名优秀毕业生的创业经历进行分析,提出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企业孵化体系和师资体系等[7]。
行业办学和地方特色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特色,这些学校在培养行业创新创业人才和构建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刘艳、周毓麟等(2016)对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校团委共建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其已形成了一套适合生命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教育生态体系,该教育生态体系特点是:构建了“广谱式、反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了“政产学研用”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组建了跨学科跨领域“专管并举、专兼并用”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创建了自评、综评和导评相结合的全方位多级创新创业评价体系[8]。
3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就是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的教育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了以高职院校为主,整合了地方政府、校企合作企业、投资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耦合作用,共同推动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发展。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非常快,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再到学生实践以及创业条件的改善都在不断提升。但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的把握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表现为功利性倾向比较强,把双创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指导或企业家速成培训。具体来说,认识误区一,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教育)只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就业教育,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误区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小老板速成培训,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为主的素质教育;认识误区三,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高校的事,实际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等的参与和配合。 3.2 创新创业学院机构设置不全、运作效率不高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组成要素不可缺失,尤其是关键要素,要素缺失将造成系统功能不全,运行不顺;同时,各要素之间并非简单的作用叠加,而是要素之间通过功能耦合实现自组织发展。目前,各个高校已基本设置了负责创新创业的机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校领导牵头,跨部门组建双创工作机构;另一种是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学校双创教育和实践工作。前一种有利于校内资源要素的整合,但多部门协调难度比较大;后一种有利于提升双创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但其资源掌握有限。无论哪一种模式,目前来看,在协调校内外、政企、风投等创业资源方面存在很明显的短板,统筹学校创新创业也存在不足。这些都与创新创业学院机构设置不全、运作效率不高有关。
3.3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到教育部8个月,一个突出感受是,教师太重要了!”创新创业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创新创业指导老师不仅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还要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和知识。但实际上,许多双创教师都是辅导员或非双创领域的老师兼职,只有少部分能参加KAB或SYB培训,能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就更少了。因此,大部分的双创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只能是填鸭式地“照书讲”,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4 创新创业实践不足、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时,多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讲座报告等形式为主,学校难于提供学生实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各种软硬件条件,为学生创业提供基金支持以及学生进驻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器)更是凤毛麟角。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校内创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或孵化器,但其在运行中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是运行模式的挑战,创业孵化基地由学校或政府主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双创基地管理和培育创新企业经验;其次是政策资源支持极为有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市场联系弱,难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最后是竞争力薄弱,大学生容易陷入“热情高、经验少”的困境,加之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能力弱,创业失败率比较高。
4 结语
根据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系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高职院校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同样的问题。研究认为,创新创业学院是推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和维护该系统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
(1)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学院的职能和定位,顶层设计学校双创学院的运作机制,完善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决策机制,提高执行力,做好跟进监督检查;构建双创学院与教务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公室、科研处、校友办等部门和单位的沟通机制;构建学校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机制;搭建创业者和投资人沟通平台。
(2)健全创新创业学院组织结构和组织职能,加强“双创”教研室管理和社团建设,成立或完善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政策咨询指导中心等,搭建创业网络,提升创业学生社团作用,探索组建创业基金,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双创”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圍,多方渠道解决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不足、创业资金缺乏等问题,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3)完善创新创业基地高效的运作机制,提升创业孵化质量。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高获奖水平;健全多校区、校院两级多个创新创业基地管理的制度体系,改善基地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基地管理服务水平和项目孵化质量,完善多级政策扶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陈静.高校主导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39.
许涛,严骊.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4):15-29.
张昊民.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功要素及其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56-60.
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和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9):25-31.
何郁冰.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0):41-50.
张金兴.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创业典型案例为视角[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
郑涵.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创业典型案例为视角[J].人才资源开发,2016(2):104..
刘艳,周毓麟,闫国栋,等.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初探[J].生命的化学,2016,36(4):574-577.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acti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and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Inaccurate target positio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complet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s, and other issue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key rol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s in building a school-l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ecosystem;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