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三味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j6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客来敬茶,既是我们生活的习惯,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茶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仍然离不开茶,尽管经常与茶相伴,但其味是不尽相同的。茶有三味。
  喝 茶
  喝茶,注重在一个喝字。这是最原始的饮用形式。
  喝茶的特点,是大口大口的饮用,能看见喉结上下滑动,能听见茶水滑进喉咙进入胃部时发出的咕嘟咕嘟的声响。最具有代表性的情景,应该是六月盛夏的田间,家人送一壶凉茶到耕作的田间地头,炎日下的汉子,走到树荫下,操起毛巾抹一把脸上的汗水,然后从家人手中接过斟满汤色腊黄的茶水瓷碗,凑到嘴边,一仰脖子,除了嘴角洒滴几粒外,余下的茶水便在轻轻的喘气中下了肚。痛快之劲,犹如大块朵颐般的食肉。
  在乡下喝茶,最让人欣赏的,就是有这股子乡味野劲。除此而外,口渴而饮茶,来客而敬茶,虽然都是喝茶,但那种喝味却大打折扣,就像吃肉,一盘红烧肉端上桌,伸着筷子挑来拣去,去肥取精,名曰食肉,其本味也不在肉上了。
  至于在中国大多数人中,渴了喝茶,不仅只是习惯,主要还缘于茶味。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茶的传说。看来神农是最早知道茶味的,他大胆地尝试食用百草,难免中毒,却用荼即茶来解毒。在人类的素食时代,茶是难得的好东西。喝茶解毒,应该是最早也是最实用的饮茶方式。这是一种喝法。
  到了汉代,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名医华佗也在《食论》中说:“苦荼久食,益意思。”在他们的味觉中,茶是苦的,有着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的作用。人是不喜欢吃苦的,而明知茶苦却还要饮用,可知有为了提神益思的实用目的。这也是一种喝法。
  至于梁代名医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中说:“久喝茶可轻身换骨。”这时喝茶已经摆脱了解毒提神的实用层次,从而进入一种精神层面的境界。要喝,还得久喝,为能有轻身换骨的效果而长久地喝。这种喝茶已经脱实向虚,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嬗变。不过,这还是一种喝法,因为我们似乎还能听得见喝茶时刻那咕嘟咕嘟的声音。
  据记载西周时期:“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话见之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它表明在周朝时,茶已成为纳贡的珍贵物品了,不仅民间喝,朝廷也喝茶了。
  皇上有了贡茶,我想,他不会是独自一个人喝的,这样的好东西,他一定会找机会与皇亲国戚以及近臣们分享。宋徽宗赵佶,曾画有一幅《文会图》:在一个豪华的庭院中,摆设了一张巨榻,榻上有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情各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端盘捧杯,往来其间,或在炭火桌边温酒、备茶。这便是典型的权贵饮茶图。
  假如你能与权贵一起分享名茶,是不是受宠若惊,得恩显贵?你会用全部心思来喝茶吗?你不敢也不可能让在场的人听到那咕嘟咕嘟的吞咽声。此刻,这喝的就不是茶了,喝的应该是一种环境,有茶香茶气的人文环境。此处的茶,只是一种特别的媒介,传递一些不可言传的信息。这样的饮用茶,已经进入交际交流的精神互动境界,不再是纯粹的喝茶了。
  苏东坡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诗句。不仅如此,他在《东坡杂记》中还记述了用茶水漱口及饮茶健齿的做法:“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辙以浓茶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挑刺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齿,蠢病自已,然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自不常有,间数日一啜,亦不为害也,此大是有理,而人罕知音。”文人常常会得风见雨,夸张自己的癖好。这与茶有关,但与喝茶无关了。
  吃 茶
  吃茶,不重在吃。吃饭吃菜吃任何食品,是要将物品送到胃里的。吃茶不全是,它只是将茶的汁水送下去,而真正的茶叶却是不吃的。即使有人将茶叶放进嘴里,慢慢咀嚼,一般情况下也不食用,即便吞进肚子,那也是偶尔为之,或是好玩,或是有某种特殊的需要。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写过一首小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这是当代难得的关于吃茶的诗歌作品。“受至味”,而“得真趣”,从味到趣,当然非喝茶之实,而是吃茶之妙了。
  屠隆《茶说》中说:“茶事之兴,始于唐而盛于宋。”他又说:“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桐阴,饮于秋也。暖阁红垆,梅开雪积,饮于冬也。僧房道院,饮何清也。山林泉石,饮何幽也。焚香鼓琴,饮何雅也。试水斗茗,饮何雄也。梦回卷把,饮何美也。古鼎金瓯,饮之富贵者也。瓷瓶窑盏,饮之清高者也。”
  茶事始于唐,是说喝茶吗?将茶当事来做,自然不是为渴而喝茶了。从唐代留下来的茶事图来看,吃茶的意境为多。
  唐代有一幅《宮乐图》,又名《会茗图》。画中描绘宫廷仕女们围于长案娱乐茗饮,十二个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长案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其余有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箫者。这聚茶显然与聚餐不同,不是为了解饥消渴。
  唐代阎立本曾画了一幅《斗茶图》。图中六个平民,三人一组,各自带有茶具、茶炉及茶叶。图左三人中一人在炉上煎茶,一人持盏提壶注茶汤于盏,另一人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家茶叶。图右三人中两人正在品饮,一赤脚者手持茶罐作研茶状,三人又似乎都在注意听着手提茶壶者的夸耀,并准备发表斗茶高论。整个画面再现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斗茶,也俨然不是为渴而饮。他的另一幅《萧翼赚兰亭图》中有五人,中间坐着和尚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一老者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老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茶碗、茶罐等。这幅画记载了僧人以茶待客情景。唐代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则描绘了五个女性:一女子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一女子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调琴者,并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子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侧。调琴啜茗,给人的感觉重琴而轻茗,也非喝茶也。   唐代兴起的茶事,到了宋明,大多与文人的琴棋书画相伴,生故事,得风雅,著风流,与先前的喝茶大相径庭了。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他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的茅亭中,茶灶支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堪称为诗画相应,人茶风流。
  茶事流传到今天,我们仍然能感知其中的美妙。高考落榜,或者金榜题名,吃茶去;就业不顺,或者另谋高就,吃茶去;工作委屈受伤,或者旗开得胜,吃茶去;情人弃你而去,或者投怀入抱,吃茶去;生意受挫,或者有了转机,吃茶去;有朋自远方来或有朋友将远行,吃茶去;写作受阻,思虑不通,或者文章发表,得了稿酬,吃茶去;总之,逆境也罢,遂意也罢,都可以吃茶去!
  吃茶去,吃茶去。你真的吃了茶吗?不是,甚至连茶是什么茶不清楚,茶是什么味也不知道。只是体验了一番茶气氤氲的环境,淡泊了一下或者懊伤或者愉悦的心境。
  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只可惜,我们现在吃茶,已经没有徐渭所说的那种环境与氛围了。“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青石旁,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林飘烟”。
  至于唐代从谂禅师赵州老和尚的“吃茶去”,更与茶味关联不大,而是禅味十足。参禅与吃茶一样,滋味都要自己体会,别人说出的滋味终究不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万语与千言,不如“吃茶去”。这便是世人所说的“禅茶一味”的真谛。
  明末戏剧家李渔的小说《夺锦楼》第一出有这么个情节,鱼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极为标致的女儿,可是夫妻两人背对背,如仇人一般。钱小江要把女儿许给人家,边氏则想招婿入赘,两人互不通气,各自为之。结果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从明代开始,娶妻多用茶为聘礼,女子吃了“茶”,相当于时下的定亲。这里的吃茶,演变成一种社会习俗,与吃茶的茶味茶趣无关了。
  品 茶
  品茶,书面的解释是品评茶味。相对喝茶吃茶来说,品茶是一种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活动。明杨慎《和章水部沙坪茶歌》:“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
  品茶,核心是品。品者,三张嘴也,也可以说是多张嘴也。现代旅游,凡是产茶的地方,大都会有参观茶艺、品评茶味的旅游项目。
  品茶有程序。有人归纳为审茶、观茶、品茶三部曲。
  审,就是看,在泡茶前要能分辨出茶的种类,中国的茶种类很多,从颜色上来分就有绿、红、青、黄、白、黑茶等。仅此还不够,更讲究的还可以分辨出此茶采摘的时间,是“明前”,还是“雨前”,甚至它的产地。余秋雨在他的《极端之美》“品鉴普洱茶”一文中说,他的妻子马兰对普洱茶有很深的体味,“她对那些茶山,留下了很特别的感受,因此在品茶时常常刚一入口就说出了来自何山,而且总是说对,让老茶客们佩服不已。”品茶不仅辨出宏观上的产地,还能品出微观上的产区,直到一座山,其功夫真是何等了得。品茶还得看茶用水,用多高温度的水,是沏,是冲,是泡,还是煮,茶不同,方法也不相同。好茶要好水。水之好,自然不是一个清字那么简单。
  观茶,虽然也是看,但此看非彼看,这里看的是茶叶的形与色。茶形常见的形容词有婀娜多姿、亭亭玉立,上下沉浮、旗枪林立,以及茶色,绿茶的绿、黄茶的黄、红茶的红……观茶形,赏茶色,赏心悦目。
  品茶,在品,在口、在舌、在鼻,品出汤味,嗅出茶香,是清香,是甜香,还是焦香。同样是皖南的绿茶,是兰香,还是栗香,如此等等。
  品茶,不是喝茶,也不是吃茶,品字的复杂性,还得靠茶具来体现。品茶的茶具很多,有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有过滤网、养壶笔,还有品茗杯、闻香杯等二十余种。闻香杯,顾名思义,是专供聞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口将茶水细细品啜,其一试茶温,其二品茶香,其三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便是“品”了。甚至有人概括出了“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字要诀来。品茶,像欣赏京剧那样,一招一式,既有规范化的程式,又有唱、念、做、打的表演基本功,甚至还具有形象的美学要求。
  所以品茶的过程,是一种“艺”的表现与表演。它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艺,还要有一定的闲适工夫。粗枝大叶的人不适宜品茶,行色匆匆的人也不适宜品茶。
  可见,品茶,全身心在茶,比吃茶专心致志,比喝茶专业专职。
  喝茶是一种心意,吃茶是一种心情,品茶是一种心境。茶之三味,归纳其实就是喝的是茶,吃的不是茶,品的还是茶。其中的个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说了,说多了,茶就凉了。凉茶不是茶。
  责任编辑 何冰凌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军委总部和军区党委首长的正确领导下,军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说来奇怪,虽然我那么喜欢火车,但是稍微回忆一下,我从来没有梦到过火车。  也许,对我来说,只要看到火车,那场景本身就是美丽的,像一个融入现实的梦吧?  第一次坐火车,留给我的其实是一种歉疚感。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父亲和同事出差,顺便带上了我。路途不算遥远,也就是我所在的县城宽甸至丹东市的距离,大约一百公里——事实就是从宽甸去丹东——但就是这一百公里,火车走走停停,要用去半天。  火车在一个小站
自打墙角那树泡桐开花起,雨天便统治了这一带。潮湿的雾水终日在河面萦绕。也许更远的陌生之地没有雨。她能想到最远的地方就是二十里地远的尖庄镇。那里有汽车通往更远的地方:县城或者省城。但这些超出她想象之外。眼下,她只能将想象定格在尖庄。那里有唯一的一条柏油马路贯穿整个集镇,两旁的房屋大多装上了蓝色的铝合金玻璃窗。晴天的时候,蓝色玻璃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她猜不出是些什么人住在里头。  雨季通往尖庄的路是泥
一、引进技术国产化主体能力构成要素 企业实施国产化总是在一定的能力支撑和约束下进行的,国产化的最 目的就是要摆脱对转让方的依赖,缩小与转让方的差距。引进技术国产化的
当前,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强,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骨干队伍的能力素质有欠缺。笔者认为加强民兵预
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是党在民兵预备役部队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生命线。改革开放30年来,军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积极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
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凉山州会理县交界地区发生里氏6.1级地震后,四川省军区、云南省军区紧急启动抗震救灾预案,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第一时间奋力救灾。在四
凡涉足经济、金融或股币的人士,都熟悉一个权威信息来源《华尔街日报》,尤其知道该报每天发布的道琼斯指数。很多读者可能不了解,《华尔街日报》还发布各国的“经济自由指数
一天气渐暖,多风少雨的春季来了,正是土木工程的时节,家里盘算着翻盖居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屋顶的石板松动了,有些漏雨;屋里,长年的烟熏火燎,约有二尺粗的房柁和半尺多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