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创造性和复杂性。面对日复一日相似的教学内容,而每年的学生都是鲜活的、与众不同的个体,此时就要突破职业倦怠,在课堂教学中反思,找到教育的初心,让教学充实丰盈起来。
关键词:信心;慧心;爱心
作为非主科的老师,所带的班级多,与每班学生接触的机会也少,所接触交流的时间一般仅仅限于每周的三节课,而在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传授“知识”,与学生情感交流很少。记得《我是歌手》中陈洁仪说过:“作为一位歌手,我始终提醒不让自己麻木。每次唱歌,都是在跟观众谈恋爱。”我很佩服。唱一首歌短短四五分钟的时间就能够投入以致爱上听众,那是唱得有多投入、对听众是多么有爱。她是投入享受在歌曲中,带领听众也享受在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她自己和听众都陶醉在音乐中,忘掉人,只享受音乐,这和她自身的超强传达能力是分不开的。那么,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是否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投入,让师生共同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中呢?很难,说到底,自己还是差得很远。人家几分钟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四十五分钟也难做到,跟台下的功夫花以及积累的时间不够吧。
上公开课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自认为课件制作“无可挑剔”,图片、视频、动画,生动形象,以被砸车主李某为例,一个问题贯穿始终,具有连贯性。检察人员在交流的时候,也大肆表扬了一番。只是别人看到的都是表面的,只有自己知道存在问题,心里不满足。
一、鼓励学生,有耐心
在四班上课结束后,我觉得在学生中间有种“压抑”的情绪在里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听课紧张,小组之间我强调了好几遍,让相互交流,却几乎没人有动静。现在想来,学生平时的“讨论”是放松式的,或者说压根在闲聊。所以,真正让讨论的时候,却不敢了。或者说,每节课时间间隔久,学生上课的一些规矩忘记了,至今没有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意识。对于这种情况,仍然是时间的问题,教师需要运用语言多多鼓励,要有耐心。
二、关注学生,有爱心
检察人员说道:“这节课有很多的优点,内容很丰富,但是好像很多的东西都是“走马观花”,课堂要有重点、张弛有度。在需要学生回答的时候,应当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思考时间。考虑课堂时间,可以适当删减内容,突出重点。”他说的这番话和之前给我提建议的老教师说的类似,也是我觉得自己存在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发现的。是的,每节课虽说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准备得很丰富,但是好像有时间在限制着,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一直在往前赶,只是想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不顾学生的反应、当然变得“冷冰冰”,更别提有时间“循循善诱”、“善于引导”了。
教学第四年,眼睛里好像越来越没有学生、课堂越来越没有商量的余地,自己仿佛越来越认为自己是权威了呢。一方面原因,是课堂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没信心、不愿意引导学生,觉得浪费时间,或者说,也不知道怎样引导。其实教学的高境界是引领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徜徉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流程。这需要教师的激情、投入还有智慧,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去引导学生,有爱心的教学、相信学生。
三、教师自身,有信心
这种自信不是强撑的,而是不断充实、扎实自己专业知识的结果。敢于在课堂中与学生眼神交流、培养感情,不仅仅是冷冰冰地传授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财产所有权的四大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讲解部分,给学生口头讲解了书本的例子,之后观看了视频,接着又是材料展示,还有选择题检测。检察人员提出,这个环节,教师补充讲解的内容有些“画蛇添足”,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选择性暂停,让学生自己思考、说出答案,而不是没有思考的直接灌输式讲解与观看视频。讲得确实很对,不设计学生思考、反应的课堂不是好的。学生有思考最好,但是如果思考不出,教师也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而不必灌输。之后上课的过程中,这一环节改进了,果然效率提高,事半功倍。
四、课堂提问,有慧心
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说,或者点名后进生说;对于中等问题,可以自愿回答;对于稍难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自己心中有数,知道问题的难中易,有的放矢。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1】那上课时一定是带着期待、带着问题、带着头脑去的。“得过且过、反思不深刻”是症结,在课堂教学中自己仍要用心。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值得花时间的。上次开会某中学宣校長问道:“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做一个传道、爱读书、有爱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信心;慧心;爱心
作为非主科的老师,所带的班级多,与每班学生接触的机会也少,所接触交流的时间一般仅仅限于每周的三节课,而在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传授“知识”,与学生情感交流很少。记得《我是歌手》中陈洁仪说过:“作为一位歌手,我始终提醒不让自己麻木。每次唱歌,都是在跟观众谈恋爱。”我很佩服。唱一首歌短短四五分钟的时间就能够投入以致爱上听众,那是唱得有多投入、对听众是多么有爱。她是投入享受在歌曲中,带领听众也享受在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她自己和听众都陶醉在音乐中,忘掉人,只享受音乐,这和她自身的超强传达能力是分不开的。那么,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是否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投入,让师生共同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中呢?很难,说到底,自己还是差得很远。人家几分钟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四十五分钟也难做到,跟台下的功夫花以及积累的时间不够吧。
上公开课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自认为课件制作“无可挑剔”,图片、视频、动画,生动形象,以被砸车主李某为例,一个问题贯穿始终,具有连贯性。检察人员在交流的时候,也大肆表扬了一番。只是别人看到的都是表面的,只有自己知道存在问题,心里不满足。
一、鼓励学生,有耐心
在四班上课结束后,我觉得在学生中间有种“压抑”的情绪在里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听课紧张,小组之间我强调了好几遍,让相互交流,却几乎没人有动静。现在想来,学生平时的“讨论”是放松式的,或者说压根在闲聊。所以,真正让讨论的时候,却不敢了。或者说,每节课时间间隔久,学生上课的一些规矩忘记了,至今没有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意识。对于这种情况,仍然是时间的问题,教师需要运用语言多多鼓励,要有耐心。
二、关注学生,有爱心
检察人员说道:“这节课有很多的优点,内容很丰富,但是好像很多的东西都是“走马观花”,课堂要有重点、张弛有度。在需要学生回答的时候,应当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思考时间。考虑课堂时间,可以适当删减内容,突出重点。”他说的这番话和之前给我提建议的老教师说的类似,也是我觉得自己存在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发现的。是的,每节课虽说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准备得很丰富,但是好像有时间在限制着,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一直在往前赶,只是想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不顾学生的反应、当然变得“冷冰冰”,更别提有时间“循循善诱”、“善于引导”了。
教学第四年,眼睛里好像越来越没有学生、课堂越来越没有商量的余地,自己仿佛越来越认为自己是权威了呢。一方面原因,是课堂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没信心、不愿意引导学生,觉得浪费时间,或者说,也不知道怎样引导。其实教学的高境界是引领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徜徉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流程。这需要教师的激情、投入还有智慧,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去引导学生,有爱心的教学、相信学生。
三、教师自身,有信心
这种自信不是强撑的,而是不断充实、扎实自己专业知识的结果。敢于在课堂中与学生眼神交流、培养感情,不仅仅是冷冰冰地传授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财产所有权的四大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讲解部分,给学生口头讲解了书本的例子,之后观看了视频,接着又是材料展示,还有选择题检测。检察人员提出,这个环节,教师补充讲解的内容有些“画蛇添足”,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选择性暂停,让学生自己思考、说出答案,而不是没有思考的直接灌输式讲解与观看视频。讲得确实很对,不设计学生思考、反应的课堂不是好的。学生有思考最好,但是如果思考不出,教师也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而不必灌输。之后上课的过程中,这一环节改进了,果然效率提高,事半功倍。
四、课堂提问,有慧心
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说,或者点名后进生说;对于中等问题,可以自愿回答;对于稍难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自己心中有数,知道问题的难中易,有的放矢。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1】那上课时一定是带着期待、带着问题、带着头脑去的。“得过且过、反思不深刻”是症结,在课堂教学中自己仍要用心。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值得花时间的。上次开会某中学宣校長问道:“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做一个传道、爱读书、有爱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