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掌握英语课堂知识。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合作流于形式、参与参差不齐、评价观念陈旧等的困惑,对此,提出了合理设计问题,规范合作要求、培养合作意识、探索评价机制等一些应对的策略,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困惑
《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发现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强调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在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当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已由单一的“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转变成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導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把合作学习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在具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
在英语课堂上,有时老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就盲目设计小组活动——讨论。
曾观摩一堂关于颜色的七年级预备模块的课,老师先为学生作了一个示范:用透明的塑料杯分别倒入同等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水,然后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一边说:“Red and yellow. What colour is it ? Guess!”当学生们看到两种颜色结合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的那一刻,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美的声音,并立刻用英语说出配出的颜色“It’s orange.”接着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做实验了。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开始汇报实验结果。授课老师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操作试验,获得在真实情景中用所学语言功能进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是就语言学习而已,似乎过于形式化。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颜色的奥秘,让观摩课堂的人更多的以为这是一节科学课。这样一堂课,学生并未凸显英语课堂的合作功能,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了课堂氛围的“调味品”。
2.参与参差不齐
小组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处理不当却为那些学习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懒散偷闲的机会,有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必要的协作能力,没有参与讨论,埋头自顾自地思考;或是课堂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缺少争议而觉得没有讨论的价值;或是讨论问题太难,学生觉得不知所云,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另外,有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或脱离内容探讨、天马行空、侃侃而谈。以上种种,造成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没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3.评价观念陈旧
在“合作学习”展示成果后,老师往往侧重对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优生偏爱,有意无意的冷落了学困生。久而久之,那些学困生就无法激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让他们越来越偏离合作学习的轨道。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1.合理设计问题,规范合作要求
(1)合理设计,使学生有交流的方向
《英语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事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或预计需要学生探讨的部分,尽量把要求具体化,使学生明确需要探讨的问题。
(2)明确任务,使学生有交流的内容
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转变成了人人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防止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随意性和形式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2、课堂上,学生开始就各自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报告。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不会表达时先向身边同学求助。十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优秀代表进行发言。
这样的设计让每位学生都真正明确自己在参与合作学习中的任务,以便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特别是针对学困生来说,设计的问题让他们时常有“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成功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合作。
3.培养合作意识,保证合作效果
(1)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敢于参与
英语教学中,课堂合作学习重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却不能抹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课堂是无序的。教师要放下架子,由原来的传授者、训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
合作学习要让学生敢于参与,任务设计要从最简单的入手,教师是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指导者,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做出分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交流。当学生讨论的难度增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其现有的学习能力,及时帮助学生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敢于参与并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2)把握合作时机,让学生乐于交流
① 当学生充满疑惑,“愤”“悱”不已时合作
古人曾经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教育家历来强调学习者必须注意学与思的统一。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仔细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而独立思考,最终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亲身感受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初三(上)Module 2被动语态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上句子: (1)They love these songs.
(2)I wrote a letter yesterday.
(3)Jim will keep the books for two days.
(4)Lucy can look after the baby carefully.
(5)Tom often smiles.
并向学生讲解:例1这个句子的动作执行者是They,love是动作,these songs是动作接受者,变成被动语态应该是动作接受者these songs加are(these songs是复数用be动词的are)动作love 的过去分词loved后跟by加動作的执行者them,为什么是them而不是 they?如果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能联系已学的旧知识,顺利完成任务。然后教师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完成2-6题的被动语态的句子的改写.在接下来的小组练习中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这个句子没有动作的接受者,怎么做啊?问题的提出得到了另外组的响应,这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让学生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动语态的句子如果没有宾语是不能改为被动语态的。在感受质疑中教师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利用学生之间的信息互补来达到教学目的。
② 当学生思潮泉涌,不吐不快时合作
现代课堂英语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同伴间的探讨,共同寻求规律,达到预设的效果。
比如NSE初一(上)中Module 4谈到food的可数与不可数时,在ppt上出现了许多食品图片并在下面写上相应的单词,如:
tomatoes、milk、water、orange juice、pork、apples、bananas、chicken、carrots、mutton、pears、noodles、Coke、fish、beef、onion、melon、duck、ice cream
等词汇,在朗读这些词汇的后,教师就安排了5分钟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找出food中单复数的规律,另外再尽可能的列出你所知道的食物,时间一到,在小组汇报中每个组都能找到food中单复数的规律:fruit和vegetable都是可数的,drink和meat都是不可数的,在列举的food词汇时,各小组热烈发言,对食品的词汇如数家珍。不仅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增强自信而且不断加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古人云: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老师及时引导合作,抛砖引玉,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探究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
③ 当设计问题开放,思维多维时合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更加开放地看待世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伴间通过讨论 、争辩 、探究,使问题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例如:在学习NSE初三(上)Module4《Great inventions》中谈论到 inventions 时,学生们自然而然的谈到了电脑,课后,要求学生就课堂讨论的关于电脑对我们学生的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写一篇观点阐述型作文,既收到了很好效果。设置开放性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思维。
4.探索评价机制,让学生喜欢参与
《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建立科学地、合理地和多样性地评价方法,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科学的评价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策略,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我们还应该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就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说,教师要精心设计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讨论题过于简单,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也就会收不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小组学习的效果如何,还应该要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对学生及时反馈性评价,或小组内学生互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才能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7月;
[2]包育彬 陈素燕《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4]陈琳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新标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困惑
《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发现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强调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在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当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已由单一的“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转变成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導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把合作学习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在具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
在英语课堂上,有时老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就盲目设计小组活动——讨论。
曾观摩一堂关于颜色的七年级预备模块的课,老师先为学生作了一个示范:用透明的塑料杯分别倒入同等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水,然后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一边说:“Red and yellow. What colour is it ? Guess!”当学生们看到两种颜色结合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的那一刻,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美的声音,并立刻用英语说出配出的颜色“It’s orange.”接着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做实验了。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开始汇报实验结果。授课老师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操作试验,获得在真实情景中用所学语言功能进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是就语言学习而已,似乎过于形式化。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颜色的奥秘,让观摩课堂的人更多的以为这是一节科学课。这样一堂课,学生并未凸显英语课堂的合作功能,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了课堂氛围的“调味品”。
2.参与参差不齐
小组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处理不当却为那些学习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懒散偷闲的机会,有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必要的协作能力,没有参与讨论,埋头自顾自地思考;或是课堂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缺少争议而觉得没有讨论的价值;或是讨论问题太难,学生觉得不知所云,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另外,有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或脱离内容探讨、天马行空、侃侃而谈。以上种种,造成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没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3.评价观念陈旧
在“合作学习”展示成果后,老师往往侧重对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优生偏爱,有意无意的冷落了学困生。久而久之,那些学困生就无法激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让他们越来越偏离合作学习的轨道。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1.合理设计问题,规范合作要求
(1)合理设计,使学生有交流的方向
《英语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事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或预计需要学生探讨的部分,尽量把要求具体化,使学生明确需要探讨的问题。
(2)明确任务,使学生有交流的内容
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转变成了人人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防止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随意性和形式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2、课堂上,学生开始就各自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报告。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不会表达时先向身边同学求助。十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优秀代表进行发言。
这样的设计让每位学生都真正明确自己在参与合作学习中的任务,以便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特别是针对学困生来说,设计的问题让他们时常有“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成功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合作。
3.培养合作意识,保证合作效果
(1)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敢于参与
英语教学中,课堂合作学习重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却不能抹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课堂是无序的。教师要放下架子,由原来的传授者、训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
合作学习要让学生敢于参与,任务设计要从最简单的入手,教师是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指导者,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做出分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交流。当学生讨论的难度增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其现有的学习能力,及时帮助学生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敢于参与并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2)把握合作时机,让学生乐于交流
① 当学生充满疑惑,“愤”“悱”不已时合作
古人曾经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教育家历来强调学习者必须注意学与思的统一。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仔细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而独立思考,最终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亲身感受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初三(上)Module 2被动语态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上句子: (1)They love these songs.
(2)I wrote a letter yesterday.
(3)Jim will keep the books for two days.
(4)Lucy can look after the baby carefully.
(5)Tom often smiles.
并向学生讲解:例1这个句子的动作执行者是They,love是动作,these songs是动作接受者,变成被动语态应该是动作接受者these songs加are(these songs是复数用be动词的are)动作love 的过去分词loved后跟by加動作的执行者them,为什么是them而不是 they?如果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能联系已学的旧知识,顺利完成任务。然后教师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完成2-6题的被动语态的句子的改写.在接下来的小组练习中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这个句子没有动作的接受者,怎么做啊?问题的提出得到了另外组的响应,这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让学生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动语态的句子如果没有宾语是不能改为被动语态的。在感受质疑中教师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利用学生之间的信息互补来达到教学目的。
② 当学生思潮泉涌,不吐不快时合作
现代课堂英语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同伴间的探讨,共同寻求规律,达到预设的效果。
比如NSE初一(上)中Module 4谈到food的可数与不可数时,在ppt上出现了许多食品图片并在下面写上相应的单词,如:
tomatoes、milk、water、orange juice、pork、apples、bananas、chicken、carrots、mutton、pears、noodles、Coke、fish、beef、onion、melon、duck、ice cream
等词汇,在朗读这些词汇的后,教师就安排了5分钟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找出food中单复数的规律,另外再尽可能的列出你所知道的食物,时间一到,在小组汇报中每个组都能找到food中单复数的规律:fruit和vegetable都是可数的,drink和meat都是不可数的,在列举的food词汇时,各小组热烈发言,对食品的词汇如数家珍。不仅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增强自信而且不断加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古人云: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老师及时引导合作,抛砖引玉,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探究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
③ 当设计问题开放,思维多维时合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更加开放地看待世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伴间通过讨论 、争辩 、探究,使问题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例如:在学习NSE初三(上)Module4《Great inventions》中谈论到 inventions 时,学生们自然而然的谈到了电脑,课后,要求学生就课堂讨论的关于电脑对我们学生的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写一篇观点阐述型作文,既收到了很好效果。设置开放性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思维。
4.探索评价机制,让学生喜欢参与
《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建立科学地、合理地和多样性地评价方法,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科学的评价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策略,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我们还应该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就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说,教师要精心设计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讨论题过于简单,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也就会收不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小组学习的效果如何,还应该要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对学生及时反馈性评价,或小组内学生互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才能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7月;
[2]包育彬 陈素燕《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4]陈琳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新标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