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66号渡口伏击

来源 :红领巾(3-6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k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年轻的大漫和年轻的拉拉都很快恢复了健康。不久,他们就接受了一个伏击任务。
  上午七时,大漫带着拉拉悄悄进入了埋伏地点。这是奶牛场的一个堆放杂物的小阁楼。在这里,通过屋顶上的老虎天窗,可以远远看到那个人迹罕至的“揉揉渡”。这里河道成网,一些偏僻的渡口是只备渡船而没有艄公的。渡船上系两根长长的绳子,分别拴在河的两岸,人在船上拉动绳子,就可以过河了。这种渡船俗称“揉揉船”,渡口就叫“揉揉渡”。
  姓刘的报案人接到歹徒的恐吓信,要他在今天十点钟把五万元钱装在一只布包里,送到这个渡口的揉揉船上,否则刘家必有“血光之灾”。选择这样的地点和时间反映出歹徒的狡猾。渡口一带是一大片平坦的、插秧不久的水田,光天化日之下无遮无拦,无法藏得住人。这是伏击点之所以选得非常远的原因。
  按照规范,警犬拉拉坐在训导员大漫的左侧。拉拉黑背黄腹,高大健壮,耳廓挺括,目光炯炯,有一种虎虎的气势。训练有素的拉拉明白这是一次伏击,而且很快就明白大漫的注意点是远处那条漂在河心的船。
  野渡无人舟自横。
  等待,等待……等待中,时间似乎会放慢脚步。
  奶牛在这里一声那里一声地哼叫。奶牛的哼叫总是漫不经心的,哼叫只是为了哼叫,没有什么意义。空气里弥漫着、流动着许多种牛和奶的气味,许多种草和其他饲料的气味。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气味搅和成一种使人和狗昏昏欲睡的氛围,使等待更加枯燥难耐。
  在训练中,拉拉最不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伏击。这样长时间的枯坐真是没劲!拉拉一会儿动动尾尖,一会儿转转耳廓,一会儿感觉一下屁股下的那枚小石子。它尽量循着大漫的目光去注视远方的渡口,不时打一个呵欠。动物打呵欠多半不是因为困倦,而是为了集中注意力。
  大漫对自己的爱犬了解极深,知道身旁这家伙不喜欢这种静止的项目。伏击看似宁静,其实在精神上是非常紧张的——你得时时绷紧神经,静候预料中的或者预料之外的情况出现。这一点,拉拉显然还是理解不深的。大漫想,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当想一些办法来使拉拉加深这一认识。
  等待,等待,难耐的等待。
  几点了?大漫不经意地瞟一眼手表。他尽量避免抬腕看表这类动作,那会加剧拉拉的焦躁情绪。快到十点了。
  按照与警方的约定,报案人老刘出现了。他从河的对面向渡口走来,腋下挟着一个砖块形状的布包。这一带连自行车也不能骑,只能沿着田埂迤逦而行。
  拉拉看到了老刘,兴奋起来,立起耳朵,后爪紧抓地面,鼻腔里咻咻作响。
  大漫轻抚拉拉的背毛,说:“静,拉拉,不是,明白吗?”
  拉拉听不懂全部的词意,但通过大漫的语调、动作和眼神能基本理解意思。
  老刘走到渡口,拉动绳子,将漂在河心的船拉到岸边,把钱包放到船里,然后掉头便走。按照歹徒的要求,放下钱包后他得赶紧离开,不能回头。
  大漫用望远镜仔细搜索——按理说,歹徒在这时候会在什么地方监视着老刘。歹徒最有可能在河的这一岸出现——把船拉过来,将钱取走。当然,歹徒也有可能在河的那一岸出现。那也不要紧,河的那一边也有警方的埋伏——小张和他的警犬沙沙。
  拉拉的编号是“66”,当作简谱读就是“拉拉”。沙沙的编号当然是“55”了。
  歹徒意图利用大白天和旷野来避免警方的设伏是自作聪明,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有警犬参与。只要歹徒抓起船上的钱包,大漫和小张就会纵犬追捕,当场逮住歹徒。还有什么比干净利落地当场抓获歹徒更痛快的呢?
  时间像蜗牛一样爬行。歹徒还是不见踪影。从进入伏击点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多小时了。拉拉有点沉不住气,身上如有无数蚂蚁在爬。拉拉倒没有更多的外在表现,但大漫能感觉到这家伙的浮躁情绪,过一会儿就用手掌捋着拉拉的背毛安慰:“拉拉,别急,静,静……”
  渡口周围方圆几里不见人影。渡口虽然偏僻,但保不准长时间没有过客,歹徒按理是不会长时间让钱包留在船上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大漫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再一次进行仔细搜索。
  河不算窄,估计有四十米的样子,在渡口这里被一块楔形荒地一分为二。楔形荒地地势低洼,在河水充沛的季节肯定会被淹没。荒地上长着些芦苇丛,只一尺来高,而且疏疏的,根本藏不住人,再说,如果歹徒真的潜伏在那里,要取船上钱包必得泅水,相当麻烦。
  狡猾的歹徒却正是潜伏在这块荒地上!芦苇丛确实藏不下人,但警方忽略了芦苇丛中有一些洼地可以利用。歹徒挺舒服地在洼地里躺着,不抬头观察,只用耳朵聆听着动静。十点钟过去二十多分钟了,情况似乎正常,是行动的时候了吧?歹徒稍稍抬起头,通过芦苇的间隙观测了一下四周的情况——情况正常,很好!他开始拉动一根麻线——这根麻线是他在拂晓时分偷偷系在船上的。
  渡船向楔形荒地缓缓滑动……
  当大漫发现蹊跷时,渡船已经泊上了荒地,歹徒一跃而起,抓起钱包装进背包,撒腿就跑。
  监视点离那儿太远,只有纵犬追捕了!
  大漫解开牵引索,手指歹徒,向拉拉发出追捕令:“拉拉,袭!”
  拉拉一跃而起,箭一般向渡口方向冲去。
  2
  战斗的激情熊熊燃烧,拉拉在田埂上一路狂奔。它一方面不让目标滑出视野,一方面随机选择最佳的路线。这时候不能吠叫,不能贪图直捷下水田涉水。离这么远,吠叫起不到震慑作用,反而会打草惊蛇。水田泥泞缠足,深浅莫测,下去反而会降低速度。
  一条又一条田埂在拉拉的爪下瑟瑟作响,弹性十足。冲啊,冲啊!
  一条宽阔的河拦在面前!犬的狗爬式泳技并不高明,但泅过这种风平浪静的河还是绰绰有余的。问题是河中拥挤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水花生。这种疯长的水面植物枝叶交错,根须盘缠,会给泅渡者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拉拉没有贸然下水,而是沿着河岸奔跑着,紧张地寻找着横渡的机会。   歹徒跑远了,翻过一道土坎,一晃,不见了身影。
  瞄准水花生间一道曲折的裂缝,拉拉一跃入水,以最快的速度泅水过河,登上了彼岸,向歹徒逃去的方向冲去。在狂奔中,拉拉的嗅觉己经逮住了歹徒的嗅迹——等着吧,鬼东西,你是逃不掉了!
  冲上土坎,拉拉一眼就看见了歹徒。那家伙在向几座破房子奔去。拉拉在下土坎前回头看了一眼——大漫离渡口还有不少路,而从另一个伏击点出发的另一条警犬沙沙已经到了渡口,正在那里奔来奔去地寻找泅渡的机会。
  大漫见拉拉在回望,便高高地举起了左手。这个信号的含义是——继续前进!
  拉拉下了土坎,向歹徒冲去。
  这道土坎本来是原来的湖岸线。由于多年前的围湖造田运动,湖面已经大大萎缩。现在退田还湖的工程已经启动,老湖线之外的住房设施正在拆迁中。歹徒这时候投奔的破房子就是无人居住的待拆房屋。在这些破房子的另一边,有一辆俗称“小飞虎”的小卡车在接应这个亡命的家伙。
  歹徒在这时候发觉了拉拉——啊,狼狗!警犬!
  拉拉开始大声吠叫,向歹徒发出严厉警告。警告极具震撼力,惊得歹徒腿一软,跌了一个狗吃屎。他之所以还能爬起来是仗着有“小飞虎”等着他。他爬了起来,却发现已经没有时间绕过房子逃上卡车了。拉拉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估计。这可怎么好?
  也算是情急生智,歹徒没有绕着房子跑,而是闪身进了屋。这座朝南的屋子没有了门扇,但北窗还在,歹徒深感万幸。
  按理说,勇敢的拉拉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屋去。然而,它没有,出于某种本能,拉拉在门口“闪”了几下才冲进了屋子。与狗不同,狼对“人类的房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疑忌与戒心。是的,与一般的狼狗相比,在拉拉的血脉里,有着较多的狼的品性。
  正是这出于本能的犹豫,给了歹徒一个机会——他跳出了北窗,而且还来得及关上窗子,在外面用石块将窗子顶住。
  拉拉后退几步,助跑起跳,用肩头撞击窗扇。窗扇怪叫了一声,但没有被撞开。拉拉借用随后着力的后爪,在空中作了一个难度极大的转身动作,轻轻落地,随即纵身跃上了洞开的西窗。西窗外是个小天井,是另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拉拉原地起跳,飞身上了屋面。
  在长满瓦楞草的屋面上,拉拉看到了屋后的小卡车。歹徒钻进车头厢,手忙脚乱地关上车门。拉拉在这一刻看清了歹徒的脸——这是一张长着连鬓胡子的肮脏的脸。驾驶员位置上坐着一个光头的汉子。这汉子身坯粗壮,眼睛里透出凶狠的目光……拉拉又回望了一下来路——大漫、小张和沙沙都还没有跟上来。
  卡车已经启动。只要几分钟时间,这辆小卡车便会消失在那片杂树林之后。怎么办?怎么办?
  拉拉的脑子里闪过好多大漫训练它的场面。这些飞快闪烁的场面常常能帮助拉拉回答“怎么办”。拉拉的尾巴猛地一拍——这是拉拉下决心的习惯动作。
  “小飞虎”驶近时,拉拉悄声跳进了卡车的后车厢。
  因为注意力全在那扇北窗上,车上的两个家伙没有发觉从天而降的搭车者。
  3
  “小飞虎”在废墟和残存的篱笆之间颠簸,最后绕过杂树林,在扬起的黄尘中冲上一条简易的煤屑路。
  歹徒阿胡子摇下车窗,探头向后张望——土坎上还是没有情况,那条可怕的狗还没有突破那个窗子。他松了一口气:行了,看来是大功告成了,哈!
  货厢里杂乱地放着一些竹篓子。有些竹篓子是空的,有些则装着些青菜。车厢里到处抛着烂菜帮、黄菜叶。拉拉藏身在竹篓子之间,一会儿通过玻璃窗看看车头厢里的歹徒,一会儿回头张望来路。土坎那儿还是没有动静。这是怎么了?
  事实上,大漫他们都被可恨的水花生拦在河那边了。
  在没有特别指令时,警犬不可以向对手发动致命的攻击,而这就导致拉拉很难同时对付两个对手。在这种孤军深入而又情况不明的时刻,拉拉知道它应当设法跟踪,等待时机。可怎样给后援人员留下卡车的踪迹呢?
  又是记忆中的一些训练场面提醒了拉拉,它不断地叼起菜叶抛下车去。这些菜叶上已经留下了它的气味,随后赶到的沙沙是一定能逮住这条嗅迹的。
  独立作战时能随机应变又能关照全局的警犬是了不起的警犬!
  平时,在警犬训练教程之外,大漫总是能设想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并设计出对应的方法来训练拉拉。在关键的时刻,大漫创造的训练方法起效了。
  老湖岸之内的人家都已迁走,“小飞虎”一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当前方远远地出现一个村庄时,卡车突然停住了。右车门打开,阿胡子背着背包跳下车来,张望一下,便向路边的一个杂树林子奔去。卡车并未熄火,立即又开动,向前驶去。
  拉拉一跃下了车,伏下身子,稍稍停顿了一下——它要让卡车走远一点,然后来一对一地收拾逃进树林的阿胡子。
  阿胡子在接近杂树林子时回头发现了直奔他而来的拉拉。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向“小飞虎”呼救,想到这已经来不及,赶紧放弃,转身逃进了杂树林。林子不大,和湖只隔着一片三十来米的滩涂。
  当拉拉进入树林时,阿胡子已经跑到了湖边。那儿泊着一条小网船——这是阿胡子预先备着的,最终驾小船逃进芦苇荡是他的如意算盘。
  狂吠着冲来的狼狗使阿胡子张皇失措,竟怎么也解不开拴在木桩上的船缆。看看狼狗已经逼近,阿胡子放弃解缆,跳上船头,顺手操起一张渔网,兜头向拉拉撒开。
  伴着一阵腥风,黑色的渔网在空中展开……在拉拉眼中,这黑色的网是一个铺天盖地、变幻莫测的怪物。
  都说狼最怕火,其实,最使它们彻骨惊恐的还是陷阱和罗网。狼最信赖的是大地和天空,而陷阱与罗网却正是来自于大地和天空。最信赖的东西的背叛才是最可怕的!
  拉拉惊叫一声,在急转方向时跌落尘埃,大失风度地连滚几个“冬瓜”。
  见渔网没能罩住狼狗,阿胡子吓得快尿裤子了,胡乱地往回拉渔网。
  如果拉拉在这时出击,阿胡子是只能弃网就擒的,因为,没有整理好的网是撒不开来的。但是,出于对“新武器”的恐惧,拉拉未能抓住这个机会,反而后退几步,准备应对这黑网的再次逞威。   狼是勇敢凶狠的动物,同时又是谨慎多疑的动物。特别是对人类掌握着的那些陌生玩意儿,它们从不敢小瞧。
  乘这个机会,阿胡子狠命地把缆绳从木桩上扯了下来。阿胡子怪叫着,比划着佯作撒网,以遏止狼狗的攻击锋芒。
  涌浪从岸头反弹过来,将小船悄悄推离湖岸。船与岸之间的距离一点一点地在拉开,终于退到了拉拉一跃而不能及的地方。阿胡子放下渔网,操起竹篙,连续几篙,船掉过头来,就要向湖中逃去。
  光头驾驶员偏在这时赶到了。他在停车撒尿时听到了这边的狗吠声,遥望来路并无人影,便拿了一把扳手助阵来了。光头是个职业屠夫,自恃出手凌厉,没把一条狗放在心上。再说,如果阿胡子出事,他光头也是难脱干系的。
  拉拉见阿胡子的同伙来到,知道机会来了,掉头来对付光头。
  拉拉岂是光头想象中的狗!只一个回合,光头就被拉拉扑倒在地。光头想捡脱手的扳手时,发觉手腕已经在狼狗的利牙之间,再不敢动弹,直着嗓子向阿胡子呼救。
  阿胡子急得直跺脚——光头一旦落网,自己还有好果子吃吗?想起这狗是怕渔网的,便长了几分胆气,把船撑回岸,理好渔网,跳上岸来助战。
  见阿胡子上岸,拉拉放开光头的手腕,嘶一声扯碎光头的衣裳。光头一动弹,它就撕掉一块衣裳,吓得光头再不敢动作。
  阿胡子拭探着慢慢接近。拉拉却守着光头不为所动,只翻起上嘴唇,用滚动的喉音警告阿胡子。阿胡子别无它法,撒出了腥臭的渔网。拉拉早有防备,渔网罩住的只是躺在地上的光头。拉拉正要向阿胡子冲击时,凶蛮的光头出乎意料地从地上一跃而起,张开两手,连人带网向拉拉扑来。
  拉拉急忙跳开。
  阿胡子先是避在光头身后,随后又和光头协力张开渔网,怪叫着向拉拉反扑。
  拉拉忌惮渔网,不愿纠缠,掉头跳上了渔船,在船头上狂吠着,切断了阿胡子的退路。
  两歹徒见水路这边没戏,带着网向杂树林退去,打算乘“小飞虎”逃跑。
  拉拉哪容得这个,追上来一口咬住了渔网,往一旁拉扯,使对手没法兜住它,形成了三方拉网的形势。歹徒谁也不敢放开渔网,因为,一旦弃网就会遭到狗的攻击。
  两个人、一条狗,还有一张渔网,就这样构成了一个僵局。这倒是拉拉希望见到的局面。
  终于,杂树林那边传来了另一条狗的狂吠——这不是沙沙的声音吗?
  不错,拉拉的强大的援军赶到了。
其他文献
学前儿童文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基础课程。长久以来,该课程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内容与岗位需要相脱节、课程教学重理论轻能力、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可对该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施效果和教学的反思改进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进而有效解决该门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紧缺;课程设置失衡,重理论轻实践;重视学历管理,忽视对学生的考证引导;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在“1+X”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应针对以上问题,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教法改革;加强证书管理,鼓励跨专业考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如今已然成为一个对外贸易大国,想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了解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一直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找寻符合我国国情的贸易政策。根据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合理提出有效政策,打破发展受限的局面,这是新时代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新要求,也是文化市场中各企业需要追求的新目标。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更多地影响着大众信息接收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来接触世界,教育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而美术教育的网络化也被更多的人所接纳。在此背景下,研究大众网络美术教育特点和接受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维能力作为中职数学教学中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素养之一,在塑造学生学以致用意识与行为习惯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虽然部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引导与训练,但这种方式多是偶然性、孤立性地出现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转化为一种教学思维和行为习惯,导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并不好。鉴于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中职数学教师要在强化学生主体性认知的同时,结合实践逐步明确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持续更新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促进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针对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可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培养混合式英语教学师资力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新型教学考评,以构建出科学、有效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夜间经济是以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在特定时段(晚6时到次日早6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的总和。夜间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规划、商务、交通、卫生、市场监管和城管等部门的配合,离不开政府对夜间经济的监管管理以及政策支持。另外,更加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的夜晚注入了活力,夜间旅游应该走出传统的静态景区游,用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等丰富的内容,点亮多彩的城市,带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带来巨大变革,同时也对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财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面临着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课程信息化水平较低、教师缺乏智能财税实践经验等问题。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应树立智能财税理念,兼顾理论与实践;逐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队伍。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网红经济迅速崛起,网红通过电商直播实现流量变现,一时间该经济模式风头无限。但是,当前的“电商+直播”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打造和提升直播的内容力和产品力;加大对普通网红的培养,提升主播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对平台商品和主播行为的监管。
案例指导制度是为了落实同案同判、保证司法公信力的一种法律适用活动,但指导性案例公布以来,出现了适用难、援引率低等情形,根本原因在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不清、制度设计层面存在不足。指导案例使用规则中“应当参照”的含义模糊不清,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有事实拘束力、法律拘束力、行政拘束力等多种学说的争论。因此,需要通过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完善指导性案例运行的保障机制等路径,将指导性案例认定为非正式法律渊源,认可其事实上的拘束力,将其效力定位界于司法解释和公报案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