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谈一下如何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导下,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笔者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自主性学习三个角度,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进行论证。
【关键词】课改 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小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也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同时认真研习新课改精神,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构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的促进带动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小组的划分问题,小组的划分要遵循“均分”原则,所谓的“均分”指的是,每组既要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起到带动的作用,又要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这样才能共同提高成绩。其次是小组的建设问题,小组学习过程中往往学生会经过一个新鲜——倦怠的过程,开始兴趣高涨。后来可能兴趣就逐渐的降低。因此在小组划分好以后,要侧重小组的建设,比如给小组起一个好的名字,确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第三是小组的评价问题,小组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的一个加深和强化。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数学而言,既喜欢,又有些畏惧,他们怕学不好。通过小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成绩一般的同学,这样成绩都获得提高。在学习之后,对小组优秀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哪怕只是一朵小红花,都能让小学学段的学生充满了喜悦,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是非常的强烈的,这个小小的奖励就可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评价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策略和艺术性,才让奖励显得不是那么的老套和空洞。
二、构建探究学习场景,激发学生认知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发展和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探究学习是以锻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设置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评析》这以内容时,通过教师的设计,让学生围绕三角形的内角这一内容进行猜想与验证,在学习中,教师只是充分发挥课堂主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收集资料,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多得出结论起到了形象直观的作用。在验证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各种类型的三角形,通过测量、修剪、折叠等一些列的活动,对得出结论起到了形象直观的作用,每种活动,都是验证的需要,因此围绕结论这一目标,学生进行探究、反思,最终使得一个枯燥的结论变得有血有肉。对于探究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程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可能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教师不要因为学生使用时间过长就比较焦急,应该让这些学生在能力达到的范围内,把探究的任务完成,这样既能起到锻炼学生能力,增长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性得到很好的调动,更有意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对于一些不能正确验证的学生,教师也不要着急,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即使结论与猜想不一致,也帮助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起到了探究学习的目的性和意义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课堂主体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这一角色在逐渐转变,教师由对课堂的绝对主宰,变为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学生逐步变为课堂的主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创设情境。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这是小学生普遍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在教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内容时,就以自主学习的思想为指导,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准备好长方体纸盒的模型,也让学生准备好正方体纸盒的模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结合预习课文的体会,再观察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纸盒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长方体的棱、面以及顶点,让学生数数他们各自的数量。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教师再引出长、宽、高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他们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充分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认知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明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明确正方体棱、顶点、面之间的联系。
实现小学高效课堂的途径,除了本文提到的这些,还有其他的途径,在这里笔者就不一一叙述,正所谓“殊途同归”,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通过课堂探索,必然可以寻找许多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方法,也希望能有机会与数学同行交流商榷。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课改 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小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也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同时认真研习新课改精神,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构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的促进带动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小组的划分问题,小组的划分要遵循“均分”原则,所谓的“均分”指的是,每组既要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起到带动的作用,又要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这样才能共同提高成绩。其次是小组的建设问题,小组学习过程中往往学生会经过一个新鲜——倦怠的过程,开始兴趣高涨。后来可能兴趣就逐渐的降低。因此在小组划分好以后,要侧重小组的建设,比如给小组起一个好的名字,确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第三是小组的评价问题,小组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的一个加深和强化。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数学而言,既喜欢,又有些畏惧,他们怕学不好。通过小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成绩一般的同学,这样成绩都获得提高。在学习之后,对小组优秀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哪怕只是一朵小红花,都能让小学学段的学生充满了喜悦,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是非常的强烈的,这个小小的奖励就可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评价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策略和艺术性,才让奖励显得不是那么的老套和空洞。
二、构建探究学习场景,激发学生认知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发展和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探究学习是以锻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设置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评析》这以内容时,通过教师的设计,让学生围绕三角形的内角这一内容进行猜想与验证,在学习中,教师只是充分发挥课堂主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收集资料,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多得出结论起到了形象直观的作用。在验证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各种类型的三角形,通过测量、修剪、折叠等一些列的活动,对得出结论起到了形象直观的作用,每种活动,都是验证的需要,因此围绕结论这一目标,学生进行探究、反思,最终使得一个枯燥的结论变得有血有肉。对于探究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程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可能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教师不要因为学生使用时间过长就比较焦急,应该让这些学生在能力达到的范围内,把探究的任务完成,这样既能起到锻炼学生能力,增长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性得到很好的调动,更有意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对于一些不能正确验证的学生,教师也不要着急,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即使结论与猜想不一致,也帮助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起到了探究学习的目的性和意义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课堂主体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这一角色在逐渐转变,教师由对课堂的绝对主宰,变为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学生逐步变为课堂的主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创设情境。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这是小学生普遍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在教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内容时,就以自主学习的思想为指导,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准备好长方体纸盒的模型,也让学生准备好正方体纸盒的模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结合预习课文的体会,再观察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纸盒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长方体的棱、面以及顶点,让学生数数他们各自的数量。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教师再引出长、宽、高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他们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充分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认知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明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明确正方体棱、顶点、面之间的联系。
实现小学高效课堂的途径,除了本文提到的这些,还有其他的途径,在这里笔者就不一一叙述,正所谓“殊途同归”,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通过课堂探索,必然可以寻找许多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方法,也希望能有机会与数学同行交流商榷。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