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就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调控者的多重身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展现,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成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地得到提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这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我们知道,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恰恰是创新的萌芽。斯帕拉捷没有对蝙蝠的夜间飞行产生好奇,就不会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不会发现造福于人类的“超声波”;如果爱迪生没有对光亮的好奇与不断探索,更不会发明让全世界的夜间变明亮的电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更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引发好奇、产生疑问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好奇真正成为创新的萌芽。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圆形物体的认识,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有的学生提出:我发现生活中所有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为什么?有的学生提出:我用同样长的三根细线分别围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它们的周长应该是相等的,可是谁的面积会最大呢?还有的学生提出: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平移大型建筑物,好像也用到了圆形物体,是这样吗?……虽然有些问题已超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但是说明学生的思维活了,思路开阔了。事实也充分证明,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课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起学生想探究、想实践、想创新的强烈欲望。
  二、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合作研讨,就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差异,以小组形式构建学习群体,搭建交流平台,突出学生的协作和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中充分听取他人的见解,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以小学青岛版数学第五册教材“数学广角”例1、例2为例,由于排列组合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具体操作比较容易,而探究规律则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独立探索对许多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按高、中、低三个层次搭配编组,亲自动手摆一摆、连一连,在活动中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合作,每操作完成一个轮次,就让每一个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补充中提高、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小组内基本形成统一的意见后,再进行小组汇报,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学生个体也在合作中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开辟第二课堂,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新一轮数学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适时增加了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创新学习的主要目的。
  比如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后,适时地组织室内的测量可以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和较好地应用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但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让学生学好、用好较大的长度单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室外实践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带领学生亲自走一走一千米的长度,估一估、测一测一棵树的高度(可以用竹竿替代)等,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较大长度单位的长度概念,为正确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学过圆的周长后,组织学生测算教学楼前支柱的直径;学过比例后,带领学生借助影子测量一棵树的实际高度等等。这样的活动,既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使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无大小之分,正如一个将牙膏口径增加一毫米的小点子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样,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同样也应该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激发自己和学生的创新欲望,持之以恒,开拓进取,这样就一定会使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成效。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目前尚无具体界定,究其根本,应该是提高国民整体基本素质。这个任务的完成应当从中小学教育入手。  下面,单从提高课外活动质量,就有关“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同行参考。  一、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课外活动的开展与办学的主要目标直接相关。“应试教育”把教育僵化成一张试卷对付所有学生,学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如果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最后应考作准备,课外活动
期刊
摘 要: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需要的是会学习、善发现、广博通识、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需要,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便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怎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念?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充分应用物理学科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要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并创造交流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  关键词:亲子 阅读 策略  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负有义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整体感知,深入挖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联想,创造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感同身受,自我阅读,提高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以阅读为基础的高中语文教学,通过阅读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素养 教学水平  正如英国著名文学家高尔斯华绥所说:“读书是治疗我们高度机械化时代所固有的标准化和简单化的良药。读书能扩大我们对别人的生活
期刊
古人云: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清代学者陈宪章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的确,有问题,大胆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题,大胆质疑已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重要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提问题的呢?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  (1)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美术教学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来体现的,评价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美术的过程。然而,在美术作业评价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其问题亟待解决。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教师,我站在学科的立场,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问题及策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学语文领域中激起了一片浪花。但这种浪花除了表层的变幻和喧哗之外,在教学实践中很少有实质性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的双轨现象使素质教育成为舆论中的热点、实际中的盲点。我们与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大话或言不及义的套话,还不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做起认真的探索,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语文教学课中,真正做一个从应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而且要从小学生抓起。所谓创新精神,是指在解决问题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如动机、态度、情感、兴趣等)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如何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深广的发掘呢?据我所知,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环境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重要的影响。我
期刊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的重心也由教师的教开始转向学生的学。但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重,那我们就需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一线的教师提出要精讲精练,通过选择典型习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成绩。但是学生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习题的呢?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学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老师来说,最难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难的也是习作。而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反馈其掌握知识状况最明显的标志,学生的习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成了许多老师探讨的话题。本人多年来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习作,不管是平时习作练习还是检测时的习作题,久久不能下笔,或者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