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换角色,激发创造热情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以调动起来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有效施教的重要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也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应该从树立学生是主人翁的思想,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发扬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角色转换,激活主体,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气氛融洽、充满创造活力。
  二、营造空间,激活创造潜能
  平等互敬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氛围,是营造自由空间的前提。学生体验到的最大的快乐,就在于自己发现问题,又独立思考研究发现的问题。为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善待出现错误的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使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爱意与期望,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在语文课上,我时刻注意,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欢乐的机会,引导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多发现、多探索、多实践,通过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认识,发现其闪光点,表扬多于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无时不充满创造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投人学习,思维自由地驰骋。
  “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对此应给予保护、珍惜。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搭窝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地张扬。对此,尽管《大纲》未作重点内容讲解要求,但这毕竟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使我很欣慰。
  三、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情感
  1、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2、以表演再现情境想象力,让学生动情地想象,可以使人的智力活动突破个人的知识局限,透过“有限”,深入“无限”,而用表演创设情境可以把有鲜明色彩,意境深远,美感较强的文章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创造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语文课堂充满创造活力。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是理科学习的重要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感受:“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成绩平平,不尽人意”、“上课听得懂,课下做题却无从下手,没有思路”。于是,很多同学感觉物理太难了,不得已选择了“弃理从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许多同学的物理成绩上不去,并不是单纯的能力问题,而是由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那么高中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呢?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物理不是
期刊
摘 要:要改变学生作文中“言之无物,无言可写。”只有先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厚实积淀,从积累开始,积累要走向生活、走进书籍,同时积累表达的方法,才能做好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起步。  关键词:习作 积累 生活 书籍    一說到作文教学,老师们普遍感到头痛,总觉得方法用尽,可收效甚微。而学生们的作文常常是“言之无物,无言可写。”这个语文教学中的难题虽说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可不喜欢作文、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却仍
期刊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  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它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如下。  1、良好的口语能力  口头语言是借助语音及其变化来传情达意的,而汉语语音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区别又比较细微,要恰当、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就必须有较好的语音能力。  2、敏捷的思维能力  口语表达要经过内部言语→选词组句→外部语言三个环节,其过程几乎闪电般的快捷。因此说话时,嘴上说的是刚刚想过
期刊
摘 要:通过一年的探究实践活动,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用自制乐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成果展示的这一刻,让各小组同学拿着同类乐器上台,并介绍自己的做法,同时用自己的乐器演奏一段音乐,每种乐器进行评比,从中评出优胜者,老师送一枚创作奖章,以示鼓励。 小组内合作进行简单乐曲演奏,将学生的课堂演奏进行录像。本
期刊
文章的意蕴美,是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点,依照美学规律寄托的某种理想。它铸就了语文的博大精深。在语言、节奏、结构、形象、意境、人性、伦理等众多元素所构成的美学系统中,意蕴美是深层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态中,深裹在意象层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享受语文的意蕴美,成了提高学生品位、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文字是充满灵性的,而阅读是构成文字跳动音符的章节。一个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不完整、不完美的。阅读它不仅增长个人知识,它还促进个人的成长,提高其交际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点。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去吸取更广泛的知识、去自由地进行人与人间的交流。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复杂化,人们要知道和处理的知识也就多样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讓学生形成了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因此,学生会永远体会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将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并按照“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去游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育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實施创新教育,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心。实施创新教育,就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要体现。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
期刊
摘 要: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思维。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学校,培养创新思维的责任在教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讲究主次分明,发挥课堂作用,开展适当活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时代的发展呼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
期刊
去年6月25日下午6点,在新疆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一时刻,我快速查看班上学生的考分,当查到买力亚时,我一阵欢喜,她竟然考了“449分!”真是出乎意料。  449分,对于实验班的孩子来说,不足挂齿;但对于像买力亚这样的哈萨克族女生来说简直就是奇迹。平行班里汉族学生学习尚且不好,她一个哈萨克族姑娘学习能好吗?后来在与她的多次接触中,我逐渐发现了她的特点:还算懂事,重情谊,学习不好,大大咧咧、咋咋呼呼,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