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自身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如果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即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选用教材,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钻研教材。
  1.吃透教材,欣赏教材内容的自然美。作者在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点,如郦道元的《三峡》、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朱自清的《春》等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生动地再现了祖国的河山的壮丽,雄伟,三峡中那湍急的激流,海滨那迷人的星空,万物复苏、竞相争荣的春景,以及课文中展现的那飞金流彩的晚霞沙滩,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画面各以其优美奇特的丰姿,沁人心脾,读之令人心旷神怡,这类作品易于理解,学生也十分爱读。我们在教学时应努力将学生带进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深刻领悟,延伸教材内容的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最容易激发读者的美感和兴趣,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和鲁迅的《藤野先生》,虽然文章的体裁、内容、表达方式完全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同中有异,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以真挚的情感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
  3.提高境界,展现教材内容的艺术美。作者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采用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者审美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
  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会使课堂充满情趣。具体做法有四点:
  1.选准教材突破口,设计好导语,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时,可以抓住“飞渡”一词设计导语。斑羚为什么会”飞渡“,它们怎么进行”飞渡“,结果如何?你对这些问题充满期待与遐想吗?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故事吧!
  2.抓住课文精彩部分,讲深练透,反复玩味,发挥精趣。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一些迂腐可笑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而师生在反复玩味中,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便显山露水了。再如这篇小说最后一部分,老师在处理时可以突破传统,现场编排课本剧,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文本所表现的沉重主题。
  3.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贴近点,点燃思想火花,激发情趣。如人教版七年级上所选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泰戈尔主要是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去观察母亲“一天的工作”,表现对母亲的欣赏与依恋,寄托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如果平铺直叙地直接写,就不是诗了。所以,诗人张开幻想的神奇翅膀,一开始就让这个孩子纯粹是为了“好玩”,想象自己变成一朵美丽、快乐、自由的“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摆,又在新叶上跳舞”,然后,“悄悄地舒展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样一来,诗的意境就出来了,既符合孩子好奇、天真的天性,又为诗的主体部分的铺陈静悄悄地拉开了序幕。像这样的经历,或许课堂上的孩子们也曾有过,即便没有,他们也有过类似奇幻的想法,所以,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与母亲之间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片段,或者自己设计一些情境来诠释母子情深。
  4.突出教材的特色,稍加渲染,增加情趣。渲染的方法很多,比如配乐朗读,编排课本剧,扩写或者缩写等。比如《皇帝的新装》我们就可以采用编排课本剧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熟悉教材,对教材解读细致,才能将教材魅力充分挖掘,这样,才能发挥好教材的载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老子·六十三章》中有“报怨以德”的内容,这一记载体现了老子面对别人对己伤害时的态度,宽容隐忍,不理不睬,从而实现自己内心的逍遥。老子似乎活在道德修养的最高点,任何的外界纷扰忧愁都无法困扰它。无独有偶,《论语·宪问》中也记载了孔子关于怨的态度的内容:“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难看出,孔子在对待别人对自己伤害时,主张“以直报怨”。也就是说,别人伤害自己时
期刊
时光微凉,世事清浅,那一幕幕远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早已洗去铅华,清绝明净。梅雨过后的江南,已是乌衣老巷,烟水迷离。不知多少人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与莲开的夏天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人间世事阴晴飘忽不定,聚散无常更是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师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公益的拯救
期刊
大剧院的会场里,空调很凉爽,给人的感觉较亲民。  依旧空旷的舞台上,只有一架钢琴。而我的目光却落在了琴椅上。可以这么说,那是我所见过的最朴实无华的一张椅子。  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任何浮夸的造型,只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他好像一个邻家的老翁,一个鞠躬后,就坐到了台前。  莫扎特  琴声慢慢地流泻出来——清澈、优雅的韵律在耳畔回荡,仿佛现在一切的语言都苍白了。  第一首是VK.511,因为是莫扎特
期刊
对于农村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信心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学生习作是一种学习,而且是相对枯燥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情感氛围,引趣激情,清除心理障碍。  如在指导学生写游戏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的思想随笔,本文结构清晰,语言简洁,不需要对文本进行多少研习,但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所以,虽然它与《逍遥游》《报任安书》《陈情表》等经典篇章相比,似乎比较不起眼,但它有特殊的作用:其一,作为必修五教材的收官之作,它既是对必修五前面三个专题的总结与深化,更是全套教材内容的升华;其二,高二学生正处于思想未成熟期,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期刊
不知何时,天上已乌云密布,叶子在狂风里乱舞,窗外到处都是。一棵小树似乎已挺不住竖直的腰板,被吹得偏离了原本生长的方向。  就像是此刻的我,双手抵着下巴,半瘫在书桌上。我的脚下,躺着被风吹落的成绩单,上面醒目地写着:“后退X名”。这次阶段考,我在多门课目上失利,甚至将自己的长项硬生生地考成了倒数,眼睁睁失去了拉升分数的机会。  我想起自己的小学成绩,又回忆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并与多个同班同学进行了对比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每个行为后面皆有正向的目的;人在有选择余地时皆会为自己做最佳选择。唯有如此,在运用技巧时的态度、语调、措辞才能够一致并取信对方,得到正面的响应,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认识首先是要做
期刊
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看书作文的能力。语文课堂就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主阵地。古人说,“学贵有法”,所以,教学方法很重要。语文教师如何运用好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培养语文能力呢?  一、怎样说才会听——善教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必须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那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说学生才会听呢,才能做到“善教”呢?  (一)善于开启课
期刊
【内容介绍】  《秋天》和《我的画》是鲁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美丽的秋天”主题下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抓住秋天的事物特点展开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而又充满人文情感的“秋景图”,从而抒发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中,《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主要抓住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展开描写;《我的画》是以画画、送画为由,寥寥几笔,就把自己热爱生活、赞美秋天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出来。优美而富童真的
期刊
凯鲁亚克曾说:“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只有行驶在路上,永远保持着前进,我们才能跟上时代,才能不断发展。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一望无际的大漠之中,张骞一行人勇敢前进,“断匈奴右臂”,更是有“凿空”之功。日后,中华逐步建立起了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我们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彰显,我们向外界展示了丝绸“红袖织绫夸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