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叙事:国际人物报道研究新思路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介叙事》以《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的国际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广泛联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背景,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内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为改进对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媒介叙事;环球人物;时代周刊;国际人物报道
  【作者单位】杜友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在新闻传播中,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都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外传播也不例外。就当前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状况来看,传播方式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曾经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怎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媒介叙事:〈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新闻话语研究》(以下简称为《媒介叙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以国际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新闻话语这个理论工具,从新闻叙事建构视角出发,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叙事特征进行了深入阐释与详尽分析,给改进对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选题巧妙、资料翔实
  《媒介叙事》以国际人物报道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透析人物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探索叙事架构的不同特征。为了使这些特征更加明晰,作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选择两本有较高权威性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杂志作为考察对象:一份是人民日报社的《环球人物》杂志,另一份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样本选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而且选取的资料较为翔实。
  一方面,从资料的占有数量来看,《媒介叙事》从《环球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中选取了丰富的人物报道进行量化统计和深入分析,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媒介叙事》对2006年3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环球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的国际人物报道进行了科学统计,分别搜集了1662篇和748篇国际人物报道。面对如此多的资料,应该从何着手进行分析?作者认真研读了荷兰著名学者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范·戴克的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著述,从中归结出具体详细的文本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系统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将文本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逐层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人物报道特点;在微观层面上,从人物称谓、叙事模式、表达方式等进行客观分析与量化统计。如此一来,有助于读者全面立体地了解国际人物报道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采取分总归纳的方式,对不同领域新闻人物的报道特色进行归纳,并且运用框架分析进行探究,总结出国际人物报道的报道规律。
  另一方面,从资料的归总方式来看,全书的结构较为科学合理。《媒介叙事》全书共分为七章。首先是全景式的概括,使得读者对《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这两本杂志的国际人物报道能够有整体的了解。其次是分层式展示,运用叙事学相关知识,对这两本杂志国际人物报道的叙事视角、叙事模式、修辞手法等进行了梳理,让人一目了然。最后是进一步做深层次的动因分析,将这两本杂志放在新闻传播学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展现了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专门对两本杂志中的国际人物报道规律进行总结,并且得出20个显著特征,体现了作者对研究对象的理性、深入思考;从文化学视角对我国的国际人物报道进行反思,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要对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陈述,还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媒介叙事》很好地将二者统一起来。纵观全书,既有对研究对象的文本分析和详细描述,体现了描述性研究的特征,又有对国际人物报道发展规律的深入学理分析,解释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突出了客观的论述和阐释。因而,该书很好地将研究对象的外部表现和深层特征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辨力度。
  二、方法科学、引证规范
  首先,《媒介叙事》研究方法较为科学,研究引证也比较到位。
  一方面,该书主要采用文本抽样的方法,注重样本内容的可比较性。《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在我国和美国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两本杂志都较为注重国际人物的报道。《环球人物》创刊于2006年3月1日,在抽样的时间周期内报道了近两千位国际人物,《时代》周刊在该段时间内也报道了近千位国际人物,为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内容。在抽取的样本中,该书对所报道的国际人物进行类型统计,以报道区域、报道类型、报道内容、人物特征等为标准对国际人物报道进行分类汇总,并且从新闻理念、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新闻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国际人物报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该书还选取了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三个较为典型的国际人物报道个案作为分析对象。这些个案既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各自报道的典型特点,又具有共性,便于对两本杂志的报道特点进行比较。譬如对同一个国际人物的相关报道,通过分析《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各自的观察视角、报道手法、价值观念等来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得出一些具体的结论。
  另一方面,《媒介叙事》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国际人物报道的样本分析。透过报道内容,我们能够看到媒介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互动,以及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反过来,国际人物报道也能够使国际受众对中国新闻媒介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其次,从研究引证来看,该书比较规范到位。该书作者参阅了大量中英文参考资料,并将这些内容和观点融入写作中,很好地扩展了研究视野。而且,出于研究的需要和便于读者阅读考虑,作者翻译了大量《时代》周刊的报道,翻译精准规范,得到了人民出版社英文评审编辑的认可,有助于读者更为准确地把握《时代》周刊的报道特点。
  最后,从研究的扩展工作来看,该书作者也投入了较多精力,做了大量的采访和访谈,如采访了人民日报社时任副社长何崇元先生、《环球人物》杂志社的第一任总编辑刘爱成先生及现任总编辑谢湘女士等。通过这些深度访谈,作者较好地掌握了《环球人物》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内部运作特征,为该书的撰写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背景资料和实践认识,也使该书更为贴近新闻业务实际。   三、分析理性、深入全面
  《媒介叙事》的整体分析架构比较理性,对国际人物报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首先,该书从叙事架构出发,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动因进行总体阐释,分析较为理性、深入。该书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现况进行了深度思考,分析了影响人物报道传播方式的主要动因,展现了国际人物报道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的深层联系。对国际人物报道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大众传媒较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并且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具体来说,《媒介叙事》立足于国际人物报道,把《环球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两本杂志进行比较,从人物选择、办刊理念、编辑手法、表达方式、叙事建构、主题设置、措辞风格、语义结构、言语再现等方面比较异同,并且联系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中美主流媒体对世界的关注点以及价值导向,从而总结它们各自的报道特征。与此同时,该书通过中美国际人物报道的对比研究,发现并归纳了中美人物报道的差异,进而探讨中美的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念差异,提出在政治权力、经济力量、民间话语等方面的新闻报道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
  其次,《媒介叙事》从话语分析视角,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让读者对国际人物报道的整体特征和规律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透过国际人物报道,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媒介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互动,以及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国际人物报道能够使国际受众对我国新闻媒介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关注重心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媒介叙事》通过中美国际人物报道的对比,总结出两者在报道方式、写作风格、叙事模式等方面的不同,能够帮助读者认识中美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价值观念的取向。譬如中美在国际人物报道中,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评判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就我国媒体而言,在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群体进行传播时候也需要考虑这些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增强媒介报道效果,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综上所述,《媒介叙事》广泛联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背景,结合学界和业界对国际人物报道的众多著述,对《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的国际人物报道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该书还进一步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动因进行探索,并就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加强中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减缓我国生态危机,修复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非虚构小说在中国的出版,阐述生态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并探讨非虚构小说《汤姆斯河》对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构的启示。  【关 键 词】生态文化;非虚构小说;出版;《汤姆斯河》  【作者单位】王蕾,辽宁工业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4年就曾提出“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的重要理念,中共十八大报告又将“把生态文
期刊
【摘 要】 文学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是因为受到文字、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其巧妙地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普及人性与人情,进而跨越地域限制,于人们之间传播。文章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的成功传播为例,详细地阐述及分析了成功的文学作品被传播与接受的原因。  【关 键 词】传播;艺术手法;《海边的卡夫卡》
期刊
2017年5月6日,《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文版首发式暨“神奇的你在哪里”争霸赛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神奇动物在哪里》是英国作家J.K.罗琳撰写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她在电影编剧领域的初次尝试为全世界读者带来了一个魔力无穷的新故事。该书中文简体字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表示,《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文简体字版新书发布会活动注重线下体验,意在强调与读者的互动。人民文学出版社特意通
期刊
【摘 要】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巨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首先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出版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意识, 提升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媒介素养和选题策划能力。重庆出版集团把编辑推向市场,推向出版前沿,努力提升其新媒介素养,目的是在实战中建设好编辑队伍。  【关 键 词】数字时代;编辑素养;重庆出版集团  【作者单位】林郁,重庆出版集团。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北鸢》出版至今,引发了媒体和学界的诸多关注,是葛亮继《朱雀》之后耗时七年写就的又一部长篇巨著。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其出版的价值意义:人物群相的民国寄怀、古典意象的文化喻义和儒商风范的当下启迪。  【关 键 词】《北鸢》;民国情怀;古典意蕴;儒商风范;出版;价值  【作者单位】张琴,南京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  《北鸢》自2016年10月出版至今,引发了媒体和学界的诸多关注,其在各大
期刊
【摘 要】 王悦欣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一书,从书法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汉字的美学旨趣,让人耳目一新。該书把汉字的审美与对外汉语传播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视域;肯定了汉字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和凝聚中华民族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提出汉语走向世界的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  【关 键 词】汉字;审美;文化传播  【作者单位】罗大
期刊
【摘要】当前,出版传媒行业进一步向综合化、多元化和跨行业化的方向发展,受“互联网+”与媒介融合的影响,出版传媒行业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大出版传媒公司的招聘信息则更能直接反映他们对人才需求的状况。研究这些招聘信息,能帮助我们了解人才要具备哪些素养,同时对高校培养人才以及人才自身努力提供方向。  【关键词】出版营销岗位;出版人才;素质  【作者单位】姚永春,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曹汐,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传统都市报面临巨大的挑战。《华西都市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打造华西传媒集群、实施“i战略”、寻求跨界合作的转型方式,为都市报转型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华西都市报》的转型为例,梳理其转型战略,为都市报未来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媒体转型;互联网媒体  【作者单位】邵羽西,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新媒体繁荣发展带来的传播革命,其意义可与机
期刊
【摘 要】 纵观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文化质感将成为文学作品展现传播魅力的主要因素,思想内涵、文化传承、艺术欣赏等元素都会在文学作品中更为突显。弗吉尼亚·伍尔夫耗时九年所出版的《远航》,展现了独特的传播魅力和文化质感,小说主要描写了24岁女孩雷切尔·温雷克的成长之旅,其美学笔触、思想内涵、人物建构都使得这部小说独具魅力,让读者融入小说来体验“成长之旅”。  【关 键 词】弗吉尼亚·伍尔夫;《远航》;
期刊
【摘要】大众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主要有网络工具、时尚阅读、网络垃圾、网络艺术等五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通俗化、写作自由化、作品畅销化等特点。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指出要推动设立“网络文学精品工程”。网络文学未来要沿着精品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自身文学性,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和健全的文学评价标准。  【关键词】网络文学;精品化;评价标准;新空间  【作者单位】罗敏超,广西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