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余画谱》中的“汪君”身份考辨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诗余画谱》有较高的文学、美术价值,并有"以词入画"的画谱创新。针对该画谱残本的未署名现象,就其创作者身份进行专门讨论。通过对画谱的文本与木刻词意版画图像的分析,认为黄冕仲跋文中的"汪君"就是《诗余画谱》的刻书家,有"亦儒亦商"身份,郑振铎藏本版画页面的"玉钅官"和"佐山堂"印章不是"汪君"的名号,"汪君"没有专门的绘画技能,不是《诗余画谱》的画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晚明时期士商合流的社会特点,分析《诗余画谱》隐现的出版策略及受众,认为"汪君"是一位"弃儒就贾"的文人
其他文献
丁芷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她的父亲丁善德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家。1962年丁芷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参加了1960年柏
期刊
职业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在服务制度标准、员工服务技能及社会服务功能等层面给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维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胶澳商埠总督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包括设置农林事务所,编练森林警察,实施造林计划和造林奖惩规则,开展林业教
以贾达群教授提出的"时间轴上的合理结构"这一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时间""结构"等概念的溯源与延展,探讨了音乐存在的空间维度,"音乐时间"的量化手段,阐述了"物理时间"与"音
《乐出虚赋》是中唐文人吕温所撰的一篇乐赋,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中少有的从正面对音乐之"象"的特征进行描述的文章。吕温对于乐"象"的论述,涉及到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对于音
近年来(主要是2019-2020),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遇冷"、遭遇"寒冬"乃至疫情突袭的现实境况下,"新主流电影"稳步发展,且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态势和新趋势。不仅"新主流电影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第一代先锋艺术家不仅肯定了电影本身可以成为艺术媒介的可能,还将其作为主要或完全的创作样态,以及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经营,从而形成了实验影像艺
运河秧歌"伞棒舞"是一项极具地域特色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它融歌、舞、乐、滑稽表演为一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受地理文化、社会发展、生产方式等因素
郭文景是我国当代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一位重要作曲家。新世纪以来,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郭文景及其作品的关注较多,反映出中国作曲家在海外的影响日隆。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关注与评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以7部短片合集的形式,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以小人物的视角和平民情怀,反映历史大事和国族情感,策划以小见大,主旨沉潜深远。该片集合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