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情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激发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新课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悬疑法或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兴趣。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如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问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用一个五分的硬币测出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喜欢他所教的课,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的目的。定期收集同学们对数学课的意见、看法。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不破坏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的微调。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师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三、适当引入故事、史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史不愧是出色的教育指南。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黄金分割到优选法······,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境之中,它将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例如,相传古时一贤臣被一奸臣所害,判了死罪,皇帝念其立过大功,采用了运气来最后判决的方法:用两张小纸片,一张写上“死”字,另一张写上“活”字,以自已抽签定生死。歹毒的奸臣把两张纸片都写上了“死”字,巧被贤臣的朋友得知,便告诉他,贤臣略加思索,便高兴地说“我有救了。”当抽纸片时,只见他抽出一张,谁也不让看,便吞下肚去,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无疑是“死”字,反面说明他抽到的是“活”字,于是他被赫免了。这是应用反证法的数学思想的一个历史典故。与一些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很多,引人深思,可教育学生珍惜时光,胜过古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斗志。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胆的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感兴趣,也唯有此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同时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反过来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东西。这样既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也激发了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架长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8米,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价值。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讲解分析,而是让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猜测与探索,大胆发表见解。各组同学各执己见,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此时我适时地给同学们以点拨,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时候,才会对它真正地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
  五、分层次教学,积极评价,在体验成功中保持兴趣。
  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原有的基础有极大的依赖性,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学某一内容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同样的要求,布置相同的作业,势必造成部分同学“吃不了”,同时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就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分层次教学不仅指学生分层,还包括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试和评价分层,即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发现与创造的快乐,“正是这种有所发现的欢乐,正是这种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的欢乐,乃是人的自尊的源泉”。学生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因而,分层次教学既是教育艺术的体现,更是达成教育的情感目标的重要手段。
  六、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可采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创设自主参与的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要始終把质疑探究、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贯穿于课堂的全课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认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實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严重,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新编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期刊
一、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怕写作文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总觉得无材料可写。由于对生活缺乏深入、持久的有意观察和思考,许多新颖有趣、真切感人的事物从身边白白流逝;二是有话写不出来。课外阅读少,语言积累少,语言贫乏。总之,是缺少对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的积累。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进行“小学生自主习作”课题研究的时候,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意识和观察习惯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欣赏基本要素       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除了欣赏者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以及文学修养等外,主要有赖于个人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目前,一般的音乐院校都安排有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和声学
期刊
一、背景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谓“语文素养”,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是學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期刊
作为一名农村的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我深刻的体会到农村数学的教学现状让人担忧,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放弃了督促管教责任。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仍将教学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一条,家长们认准的往往也是分数,班级学生成绩好,老师就是个会教书的好老师,否则就不是。受这一导向影响,数学教师们是尽其所有本领,尽其所有时间,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小学生提出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且,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提出了阶段性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低年级的学生运用有限的文字,来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
期刊
摘要: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 、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 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 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兴趣思想品德情景教学       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所有智
期刊
时隔六年之后从高中回到初三,面对新课改课改后陌生的初中课本,已有很大变化的初中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入手来实施初中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那么在新课改精神下如何上好历史课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上好历史课要贯彻八字方针,即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一、调整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的一大缺陷
期刊
在现在的中考中,文言文阅读也是分值比较重的题型,如何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如何把握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的教学成为我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学生看见大篇大篇的文言文,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厌恶,要识记,要理解的内容很多,逐渐使文言教学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学生的文言学习观,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
期刊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声色的冲击使许多学生出现了自私、任性、叛逆、脆弱、盲目自大与自卑无限扩展之势,这一问题在普通高中的学生身上似乎更加明显,这也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原因之一。所以,新时期的教育,要想取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而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寓教育于无形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