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再智慧一点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水环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环球)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水环球是专业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智慧水利”为立足点,开展多行业、多领域智慧城市的方案设计与项目的具体实施。它专注智慧水利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形成了水利信息化咨询与方案设计、软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运维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运营模式,解决了水利信息化数据不共享、不同部门的系统各自为政和无顶层设计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国家和相关单位的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在智慧水利这一理念深入到水利行业建设与管理中的同时,中水环球还积极地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教育、气象等领域开展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应用开发工作。
  多年来,中水环球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在现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3S、云计算、3G、RFID、视频监控、传感器等技术深入开发和高度整合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感知、传输、应用的网络化与智能化,有效地实现了水利信息的共享,提升了水利工程运用和管理的效率。中水环球自行开发的Gwater通用开发框架、云计算水利信息资源中心、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农村水利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先后服务于多个水利部门,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中水环球拥有包括国家认证的双软认证证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系统集成认证等在内的各项专业、专项资质和多项软件著作权。中水环球及其关联公司也开展工程咨询业务,拥有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甲级工程造价咨询证书、甲级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证书和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资质。中水环球还获得了水利部认定的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机构资格。
  多年来,中水环球秉承“科学创新、质量保障、客户至上、服务一流”的原则,为多个客户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未来五年,中水环球将继续立足于水利,以成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秉承“求实、拼搏、创新、共享”的精神,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
  中水环球的产品涉及防汛抗旱、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系统(包括水利综合办公平台、水利财务系统等)。
  1.云计算水利信息资源中心
  中水环球通过构建一张智能感知网络、一个统一开发平台(云计算水利信息资源中心、Gwater水利通用开发平台)、一系列应用服务来搭建智慧水利系统框架,并通过统一门户和移动微门户面向用户,通过分层建设,创建可扩展的、智慧的水利应用框架。
  云计算水利信息资源中心是智慧水利的统一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它通过信息资源体系可以对分散在各个专业业务系统中的原始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形成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统一信息服务,更好地支撑水利综合分析和业务处理,并辅助决策。
  通过构建云计算水利信息资源中心,可以解决水利信息化方面的数据不共享、不同部门的系统各自为阵和无顶层设计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国家和各相关部门的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采用云计算架构规划水利数字中心,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资源中心基础设施的自动化调度能力。
  2.Gwater通用开发平台
  中水环球通过对各类系统平台框架、业务应用模式、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抽象提炼,形成了Gwater通用开发平台。该平台作为与业务无关的基础支撑软件服务平台,提供了规则引擎、电子表单引擎、GIS引擎、消息引擎等,可为各类信息系统的快速构建和实现系统之间的灵活调用和信息交互提供基础架构支撑。
  Gwater通用开发平台的特点如下:通用模块封装,支持业务系统的快速开发;跨平台底层支撑,性能稳定;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的规范接口;支持跨平台GUI设计框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3.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平台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平台以实时水雨情、气象等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为基础,运用先进的水利技术和信息技术,以中小河流预警预报业务为核心,在中小河流发生洪水时可及时预警、预报。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平台建立了服务于洪水预报、水情查询、站网管理、综合业务管理、预警服务、空间服务的信息化作业平台和决策会商支撑环境,确保中小河流发生洪水时能及时预警,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提升水文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中小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洪减灾和中小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平台采用SOA体系架构设计思想和业界主流的J2EE技术路线,可以跨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平台的底层采用J2EE框架开发,将电子地图、通用报表、数据交换、移动客户端等组件与Gwater通用开发框架无缝衔接,以组件化的技术保证系统可扩展。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平台的特点如下:采用Gwater软件开发框架群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平台的可靠;采用Java技术分层次(MVC)开发,保证系统先进性;建立实时校正模型,提高预报精度;采用遗传基因算法、网络神经算法等新的算法;对复杂的操作采用向导式界面,保证系统的易用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9月18日,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发起了一项被称为“A计划”(Apusic Project)的活动,该活动面向金蝶所有合作伙伴和全国政企用户,免费提供金蝶中间件Apusic应用服务器(AAS)产品,用于替换国外品牌同类中间件产品。  客观地说,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中间件与国外知名品牌的中间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这些国外知名产品也几乎占据了金融、电信等重点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如今,金蝶中间件为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已经走过50多年历程的网络领域也不例外。OpenFlow和SDN打破了网络原有的将软硬件捆绑在一个盒子中的状态,试图将软硬件分离,旨在构建开放、灵活的下一代网络。SDN是生意,OpenFlow是技术。作为实现SDN的技术之一,OpenFlow的商业化前景是否明朗,能否满足用户的最终需求,如何推动SDN的产业化,杀手级应用是否出现?这些问题都决定着它对未来网络的影响有多大。  近
本期封面报道的照片中显示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alo Alto市的街景。Palo Alto市位于硅谷的中心,很多科技公司聚集于此。近年来,由它的名字命名的网络安全厂商Palo Alto Networks因为率先推出下一代防火墙(NGFW)并在市场上取得领先,让Palo Alto这个名字更被全世界的信息安全从业者熟知。  信息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成败,如果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讲,信
5月15日,AMD APU 14 BEIJING技术创新大会首次落户中国北京。来自美国总部、加拿大分部、中国本土AMD的技术团队负责大会整场的演示,那令人眩目的、精细动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将CPU与GPU融合的APU的优势。事实证明,AMD不仅要做革命性创新产品APU第一人,还要做x86与ARM融合的双计算架构第一人。在沉寂了几年之后,AMD凭借独树一帜的融合战略强势回归。  不放弃消费类产
2月24日,亚马逊中国宣布全新Kindle Fire平板电脑家族正式在中国上市。全系新品包括一款Kindle Fire HD平板电脑以及两款不同屏幕尺寸的Kindle Fire HDX平板电脑。Kindle Fire HDX系列平板电脑包括7英寸及8.9英寸两个尺寸版本——配备HDX高清显示屏、高通骁龙 800 2.2GHz处理器、2G内存、杜比音频搭配双立体声扬声器,性能强大,依然能够持续使用长
在消费领域,商户提供免费Wi-Fi却因上网体验不佳反遭消费者抱怨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如果这些免费Wi-Fi能帮商户变成电商并“赚到钱”,这个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近日,面向商场超市、服装百货、专营专卖、休闲娱乐等连锁经营商户,锐捷网络推出了一个由无线网络、商业云路由、WMC营销云平台和RBIS商业智能云系统共同组成的锐捷睿易商业O2O营销云平台方案。据称,这个方案可以在提供极速无线上网体验的
这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企业应用几乎不可能不涉及大数据。浪潮将聚焦大数据应用,升级GSP企业应用平台,旨在帮助企业用户以大数据重构企业应用。  “大数据重构企业智慧”是2014新财年浪潮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题。浪潮国际副总裁、CTO魏代森和浪潮通软平台与技术部总经理郑伟波在近日举办的一个媒体沟通会上,详细介绍了浪潮GSP 平台是如何支撑“大数据重构企业智慧”这一战略的。  从PQ35平台说起  在介
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为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于2009年12月成立的全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之初筚路蓝缕,历时五年,开创了以文物、测绘、水利为主体,石油、海关、地质、新闻、交通等行业为补充的市场格局。具备甲级测绘资质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证书,荣获过多项测绘、地理
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及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锐取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在会议、培训、教育、医疗等领域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锐取)作为业内领先的多媒体录播产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一直致力于全方位满足用户在会议、培训、教育、医疗等各种场景下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记录与分享的需求。  锐取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国家级科技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
“软件正在蚕食世界。”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曾这样说。  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爆炸式涌现的2012年,软件对世界的“蚕食”越来越严重,它随着网络的普及将触角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通过电脑、手机与人类打着交道。软件,深刻地改变着每个人,改变着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与人沟通的方式、甚至企业管理、协作的方式。  从海外的Facebook、T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