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等六个方面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基金项目:2011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016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培养的应然性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10155)
  作者簡介:邵政,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3-0025-05
  作为一名以“食品”命名的高职院校的老师,经常会有人质疑我们一些关于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现在还有能吃的吗?”“如何辨别?”这些问题实在不知怎么回答。仔细思考,关键还是生产者的职业素养。举个例子:即使原材料、生产技术及加工程序一样,但是由于生产者所受教育、身份及职业素养不同,最后的产品质量一定不同,如我们吃的月饼有的是陈馅,有的是新馅,我们吃的饺子,有的是加工者一边抽着香烟一边包出来的,有的是按照食品卫生生产规范要求生产的,哪一种卫生,哪一种安全?毋庸置疑,究其原因就是生产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养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高技能,还要有高素养。当今就业环境日益激烈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找到所需要的人才。究其原因是现在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不再是一纸文凭,而是对毕业生职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精神、合作意识等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说明职业素养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职业素养内涵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在职业活动中所展示的综合素质,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通常包括职业信念、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而人的职业素养越高,获得职业发展成功的机会就越多。[1]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个人,能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与别人沟通与合作,能够对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从而在职业发展中获得优秀的业绩。[2]
  (一)职业信念
  职业信念指一个人成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包含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更是对职业所持的一种坚信态度,这种态度是持久而稳定的,甚至是终身坚持的。良好的职业信念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等因素组成,这是从职人员必备的素养。[3]
  (二)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从业人员完成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获得主要途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由此可见,教师知识的传授是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
  (三)职业习惯
  职业习惯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改变到形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养。实践证明,让优秀的职业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是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定力,这种职业定力需要在工作中有一种清醒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执行力和很强的自控力。因此,职业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保持良好职业行为的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更需要职业定力的支撑。[4]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明显增强,不仅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整体而言,职业素养缺失的状况较为常见。调查发现,多数高职学生由于职业素养不高,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定位,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关注不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更多关注职业待遇和地位,缺少一定的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在基层呆不住,合作意识差,不讲究团队精神以及忠诚度不高,跳槽频繁,不守信用,更不要谈奉献精神,尤其是部分高职学生心理素质较弱,自卑心较强,心理承受力差。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很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方面也不尽合理,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多年不变,与社会实际脱轨,对学生职业指导不够,更多关注专业成绩,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对思想品德教育也不重视,部分学校校园只关注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了学校软文化的建设,职业素养培养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熏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加强。这些导致了学生整体职业素养不高,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5]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1.职业意识淡薄。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很茫然,不能准确定位,对一线的岗位缺少相应的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发展方向比较困惑,很多学生对职业规划不以为然,职业规划学习意识淡薄,缺乏求职技巧,不了解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责任感淡薄。
  2.职业道德缺乏。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工作时更多考虑的是薪资待遇、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个人利益方面,较少考虑用人单位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空间,缺乏敬业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职业忠诚度较低,尤其是刚工作时跳槽频繁,甚至跟单位不辞而别,从自我为中心,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3.职业心理堪忧。许多学生因为没有进入理想的高校而心理失衡,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自卑心理较强,对人生和前途产生悲观消极的看法。这些学生挫折承受力明显不足,难以承受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对将来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缺乏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二)学校教育培养不到位
  高职教育容易受到传统高等教育学术型人才培养理念、模式的冲击和影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市场调研不够,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严重脱节,未能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地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内容。[6]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方面。
  1.校企合作不深入。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顶岗实践、厂中校和校中厂等多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培养,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而企业则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校企合作、双方共赢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企业只是实践的场所,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去,去深入感受企業文化和精神。因此,由于缺乏企业文化和精神的熏陶,学生职业素养很难得到提升。
  2.人文素质教育薄弱。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只考虑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此,缩减了部分人文素养相关的课程,没有真正把大学精神和人文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进而导致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虽然这些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让学生接受一些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对学生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益。
  3.校园文化建设滞后。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 ,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硬件设施上,而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却跟不上。有的学校虽有一定的校园文化,但是建设不足,校园文化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文化理念不能深入人心,教职工也无法形成自豪感和归属感,况且有的校园文化缺乏特色,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及新的要求,仍然沿用旧的文化内容,不能体现学校独特的方面,也就形成不了凝聚力和感染力,不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就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高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高职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具有高尚的情操、完善的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把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劳动光荣、艰苦奋斗、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团结合作、开拓进取、坚强意志等观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加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7]
  (二)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途径就是就是强化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好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教学中,要把职业素养的教育贯穿其中,尤其是实践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企业里边学习边工作,同学也是同事,学习也是工作,课堂也是车间,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岗位实际情况,亲身体验企业文化,学习岗位技能,在掌握熟练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无形中形成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就是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专业教育资源、思想教育资源、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渗透,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的学习。比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初次就职基本上是酒店行业服务部门的岗位,除了其具备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外,学生还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艺术修养等来保障其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畅通交流。为此,我们针对该专业学生开设了普通话技能与训练、中华礼仪等课程强化其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和教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高职院校应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8]
  (四)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从大一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分年级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定位、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清楚地明确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清楚认识自己,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然后按照计划,分步骤、分目标地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尤其是通过学院每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学生以比赛为契机,全面地分析自己,准确地自我定位,坚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的实现在于实现自我,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它更是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9]
  (五)加强职业精神培养需要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应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予以深化和有效实现。职业院校应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构建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课程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人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实践,在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之余,更要深入了解、吸收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将书本上的职业精神变成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深入领会企业文化、价值观、团队合作、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等企业思想文化的精髓,逐步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把职业素养内化为自身的自主意识和行动。   (六)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企业利益角度来讲,所有企业都希望毕业生能快速入职,独当一面,即能直接投入“使用”,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企業界也意识到,要想获得“理想型”的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校企合作联手共同培养大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二是企业主管或者高级工程师走进高校,零距离向学生提供实践知识,宣讲企业文化;三是完善社会培训机制,鼓励相关的培训机构走进高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10]
  在当前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也越来越严格。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和工作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并且在工作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任务的高效有序进行,需要学生、高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吕国荣.一流员工的十大职业素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49-52.
  [2] 封智勇.职业素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4-15.
  [3] 王元华.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30.
  [4] 伍大勇.大学生职业素养[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29-32.
  [5] 欧阳建友,李星星.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分析[J]. 当代职业教育,2012(12):60-62,68.
  [6] 董雷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现代企育,2013(4):28-31.
  [7] 高坊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3):91-92.
  [8] 欧阳冬梅,张玉荣,焦江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分析[J].职教通讯,2013(11):25-26.
  [9] 肖珊,易燕萍,余露.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山东纺织经济,2012(10):80-82.
  [10] 杨燕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3):176-177.
其他文献
早期研究发现,急诊病人普遍存在血液维生素C和维生素D水平偏低问题。但是大多数医生都忽略了这一问题,病人很少得到维生素C补充。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结合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分析了高职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和现实意义。提出了高职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固始县地处豫东南,是个传统农业大县、畜牧业大县,是全省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连续九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近年来,固始县委、县政府集聚传统资源优势,围绕农民增收致
在“互联网+德育”的大背景下,新颖的德育方法层出不穷。利用QQ、微信群发“软文”或让学生交流“软文”的德育启迪方法可以提升高职校的德育效率和效果。从分析德育过程中应
新<会计法>重新修订后,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由此引发了某些人认为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只需对单
摘 要:创业教育与学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基于学业生涯规划理念的“三段式”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以文化熏陶式为主的种子期、以课程融合式和专业实践式为主的培育期、以产学研合作式为主的孵化期三个阶段的传承和衔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三段式;学业生涯规划
近年来,地方财经活动中的违法违规现象相当普遍,并逐步呈现出长期性、隐蔽性、普遍性、复杂性的特点.究其原因,市场机制不健全,改革措施不配套,基层人员法制意识淡薄、素质低
本文首先就股票期权的相关概念做了一个简单介绍,然后就股票期权的入账时间及其计量的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概括表述了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造成新媒体编辑人才需求剧增。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新媒体编辑"课程比较庞杂,由于学科培养目标的限制,多数高职院校偏重于网络技术研发和维护
依据调查和数据,从宏观上对黑龙江省下岗职工的总体规模进行推算和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下岗职工具有数量多、行业分布集中、实现再就业难度大和出现"逆向"流动等特点,即而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