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
【关键词】高中历史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教材提供的大量历史知识,深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知识、观点的束缚,敢于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班级辩论
开放性思维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论。高中现行历史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现象、杰出历史人物一般采用的是比较大众化的观点。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观点、新的结论不断涌现。将学术界的新观点、新结论及时地引入到教学中,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大为有益。为此我采用班级辩论的办法来处理这一问题。一般是先把要辩论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如:辛亥革命是否成功、戊戌变法是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等,然后以班为单位,分头准备材料。先在班内进行辩论,选拨出优秀的辩手,然后利用晚自习组织辩论会,邀请本组教师和语文、政治等科教师担任评委,根据辩论情况评选优胜班的优秀辩手。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见解,这些见解虽然还显幼稚,但是学生积极探索、富于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大力培养学生创造动机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在于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未知情景,而不应去寻求统一的,惟一的固定答案。如在介绍“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的认识”时,教材中叙述的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形式的矛盾;废奴运动;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一些蓄奴州建立南部同盟,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些原因,但如到此为止,培养的只是学生对事件起因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形成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独特性的认识,我补充如下材料,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对战争原因进行分析。南北战争前,美国著名女作家斯陀夫人创作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主要叙述了南部地区奴隶制的罪恶和黑人奴隶为争取自由的斗争。小说发表后引起美国人民对奴隶制更强烈的痛恨。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斯陀夫人时说:“你是一位挑起一场战争的妇人。”也有人说:“美国内战是一部小说引起的”。在这段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我提出“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后,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美国南北战争起因的观点,同学们有何看法?”这一问题使已有微澜的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
三、鼓励挑战权威
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呆板化,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陈旧,强调师生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一种“唯师唯书”的心态,不敢质疑课本,不敢挑战权威,失去自我,成为他人思想的附庸,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又何谈创新又怎能创新?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权威观点。“尽信书等于无书”,“尽信人等于失去自我”,敢于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这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散思维。如: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就只有破坏性吗?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吗?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和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文化的看法,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博大的胸襟贯彻新课改中的创新精神,不拘泥一格,大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品质。
四、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校开展教研的有利契机,配合教学内容提出《七七事变研究》这一课题,根据大家的兴趣,学生自行组建五个研究小组,组成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组,分别是《七七事变发生的背景》,《七七事变后日本对我国地区的统治及暴行》,《七七事变后我国人民对侵华日军进行的反抗斗争》,《勿忘国耻反思组》。通过同学们的自己确定研究方向,亲自查找资料,撰写论文,不仅使学生学会以探究的方式认识重大的历史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且通过评价可以达到互相激励、启发、产生更多的新想法为目的。
总之,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
【关键词】高中历史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教材提供的大量历史知识,深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知识、观点的束缚,敢于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班级辩论
开放性思维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论。高中现行历史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现象、杰出历史人物一般采用的是比较大众化的观点。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观点、新的结论不断涌现。将学术界的新观点、新结论及时地引入到教学中,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大为有益。为此我采用班级辩论的办法来处理这一问题。一般是先把要辩论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如:辛亥革命是否成功、戊戌变法是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等,然后以班为单位,分头准备材料。先在班内进行辩论,选拨出优秀的辩手,然后利用晚自习组织辩论会,邀请本组教师和语文、政治等科教师担任评委,根据辩论情况评选优胜班的优秀辩手。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见解,这些见解虽然还显幼稚,但是学生积极探索、富于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大力培养学生创造动机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在于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未知情景,而不应去寻求统一的,惟一的固定答案。如在介绍“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的认识”时,教材中叙述的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形式的矛盾;废奴运动;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一些蓄奴州建立南部同盟,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些原因,但如到此为止,培养的只是学生对事件起因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形成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独特性的认识,我补充如下材料,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对战争原因进行分析。南北战争前,美国著名女作家斯陀夫人创作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主要叙述了南部地区奴隶制的罪恶和黑人奴隶为争取自由的斗争。小说发表后引起美国人民对奴隶制更强烈的痛恨。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斯陀夫人时说:“你是一位挑起一场战争的妇人。”也有人说:“美国内战是一部小说引起的”。在这段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我提出“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后,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美国南北战争起因的观点,同学们有何看法?”这一问题使已有微澜的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
三、鼓励挑战权威
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呆板化,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陈旧,强调师生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一种“唯师唯书”的心态,不敢质疑课本,不敢挑战权威,失去自我,成为他人思想的附庸,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又何谈创新又怎能创新?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权威观点。“尽信书等于无书”,“尽信人等于失去自我”,敢于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这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散思维。如: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就只有破坏性吗?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吗?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和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文化的看法,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博大的胸襟贯彻新课改中的创新精神,不拘泥一格,大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品质。
四、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校开展教研的有利契机,配合教学内容提出《七七事变研究》这一课题,根据大家的兴趣,学生自行组建五个研究小组,组成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组,分别是《七七事变发生的背景》,《七七事变后日本对我国地区的统治及暴行》,《七七事变后我国人民对侵华日军进行的反抗斗争》,《勿忘国耻反思组》。通过同学们的自己确定研究方向,亲自查找资料,撰写论文,不仅使学生学会以探究的方式认识重大的历史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且通过评价可以达到互相激励、启发、产生更多的新想法为目的。
总之,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