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如何适度又有效地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和现有认知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支架策略设置问题作为桥梁,增加思维的阶梯,降低思维的难度,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和成就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
  以问题支架的方式承载学生思维发展的任务,符合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理念,也尊重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问题支架助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有效策略,也应是思维发展的必然路径,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一、分析与概括:引起思维关注与深入的支架
  小学生读课文,喜欢浏览,容易受情节的吸引,忽视对语言的品味和内在情感的关注。而事实上文本中的许多词句并非可有可无的,编者几经修改编辑,旨在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读中发展思维,提升语感,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作为引起思维关注与深入的支架,引导学生去关注、品味和分析,再将所得概括成结论,形成一个从分析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学生则在这样的经历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素养。
  课例1:苏教版语文第7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文章里有这么一个细节:“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有教师有意将课件上“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加注红色,提问:“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读出了庙很破败,条件很不好。”有的说:“我读出了李时珍有吃苦精神,对生活环境要求不高。”
  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略加思考便能理解,但倘若没有仔细关注和体会,李时珍不畏艰辛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就难以水到渠成地得出。教师通过设置这么一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再从列举的现象里归纳出共性的特点,从特殊到一般,这其实是一种归纳能力的训练。阅读课上经常预设这样的问题支架进行训练,形成一个思维的阶梯,学生便能实现归纳能力的发展。倘若仅仅浮光掠影地读一下这一段,教师没有设置问题支架加以辅助或是引导,也不作什么提示,四年级的学生往往不会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更难以体会人物不畏艰难一心为民寻访药草的内在精神。 类似于这样通过问题支架进行归纳练习的素材很多,几乎每篇文章里都能挖掘出来。若教师用心关注,积极开发利用,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演绎与推理:促进思维清晰与缜密的支架
  选入课本的课文适合小学生阅读,但学生并非阅读了就得到发展了。文本的挖掘和利用,主导权在教师。因此,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教材的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方法技巧,渐而喜欢上语文,这才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和努力做到的。如何实现?将文本重构,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有效的问题作为支架,开展基于问题的主题学习活动,来展开教学,这样的语文课才不至于枯燥,却又能在求索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课例2:苏教版语文第11册21课《鞋匠的儿子》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大笑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有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提出“参议员为何而笑?”“林肯的三个‘永远’分别表达什么意思?”“在正义面前,林肯和参议员谁更应该被嘲笑?”三个连续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架起促进思维缜密的支架,把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课文片段引向深入思考,进而使学生了解林肯的襟怀坦荡和智慧应对。
  学生是天生的求索者,好奇心重,好胜心强,喜欢老师设置问题迷宫,并乐于在其中寻求答案。倘若教师善于发问,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他们是愿意在研读文本中不断思考的。高明的教师将文本作为教学的素材,而将育人包括发展思维作为教学的目标,以此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支架,实现课堂的重新建构。这样的课堂将语言学习、思维发展、情感熏陶、价值引领等目标隐藏其中,学生在问题导引的主题活动中不知不觉进行着真正而深入的学习。
  三、评价与质疑:引导思维思辨与追问的支架
  教学中,我们常常组织学生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这判断“对”与“不对”的背后,其实是对答案的比较权衡与质疑。经常保有质疑的意识和习惯,则能保持冷静理性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思辨性思维。教师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素材,不管是学生的回答,还是自己精心设计出的问题,都要抓住契机,巧妙追问,为我所用,激发和引导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
  课例3:苏教版语文第9册15课《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有这样一个片段:“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有位教师教学时,抓住了数字精心设计:文中“近200名”“四分之一”“第二个”这些数字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一问题使得学生思维聚焦于数字上,仔细思考后会认为用上数字更准确描述事实。这样的思维练习显然归属于归纳思维训练。教师紧接着进行第二问“近200名”“四分之一”这样的表达是否准确?为什么?这个问题带有明显的逆向思维的特征。教师针对小学生常规思维中的数字越精确越好的习惯而提出这个问题。冲动的学生当即认为不准确,冷静的孩子则没有莽撞发言,教师顺势留足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后。学生逐步发现这两个数字看起来表述不是最准确,但是最能客观反映当时的现实情况。倘若一味追求精确,而又不可能有准确的数字呈现,胡乱得出的数字反而违背了事实,那样反而不准确。
  因为问题而出现立体的空间,引导着学生深入钻研和求索。教师的设问出乎常识和习惯,引起学生的关注,在经过逆向的思考中,摆脱思维的惯性,逐渐找到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形成独立的思考和结论。而如果没有教师合适的问题支架来引导,学生也就失去思考追索的学习机会。课堂中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质疑的,更善于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生成的素材组织辩论,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延展与创造:拓展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支架
  教师的精心设计问题,演绎拓展出丰富的内容,紧紧贴近目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经常设置一些能发散思维的问题支架,让学生经历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过程,他们思维的广度则能有效拓宽。
  问题支架的形式是多样的,依据课文设计开放性的话题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或者延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这看似拔高了要求,但倘若与文本内容结合得好,既能多角度思考问题也便于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发现文章的语言深处隐伏着的内涵,又能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好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的思维能力有先天的遗传基因,却也是后天习得的结果。经常利用课堂上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延展性的思维训练,学生便能在更广阔的思域范围内灵活思考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PLC是专门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控制装置,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 能力、运行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可靠性,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特殊的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外部干扰与系统结构无关,是随机的,且干扰源是无法消除的,只能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限制;内部干扰与系统结构有关,主要通过内交流主电路,模拟量输入信号等引起,可合理设计系统线路来消弱和抑制内部干扰和防止外部干扰。  【关键词】plc;工业控
文档一体化管理是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这两个管理环节衔接起来,纳入一个管理系统中,在文件办理完毕随时随地进行文件整理归档。文章对文档一体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总平面图的布局对总体设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总图质量取决于总平面图的好坏。本文在建筑总体设计中对总平面图布局设计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阐述了设计的方法及原则,目的在为从事设计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总体设计;总平面布局;设计方法;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建筑功能布局因外在因素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总平面设
随着我国房地产项目由数量多慢慢转向质量高,其成本的提高也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一项特征。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作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利用好有限
住宅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住宅工程质量既包括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也包括设计质量、环境质量。随着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住宅的采光、保温、隔热、隔声、自然通风等因素也成为衡量住宅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大对住宅工程的监管力度,有效克服住宅质量通病,开展创建优质精的住宅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1.住宅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壮族的鸡卜信仰,起源于其古代先民的日鸟崇拜,鸡卜体系的初步形成则是在汉代以前。至汉武帝时,鸡卜曾一度被西汉王朝推崇为“国卜”。唐宋时代,随着壮汉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住宅这一第一消费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在目前我国基本住宅的建设中轻钢机构的应用随着“绿色环保”口号的推出而逐渐广泛,轻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建筑,并且具有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势,因此,钢结构住宅建筑成为重点发展项目,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未来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根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了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现代化发展,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混凝土工程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0.引言  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多年的工程质量监督经验,现就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持续的发展。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注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而随着商品混凝土的诞生,由于其施工方便快捷,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同时又可减少噪音,保护环境等综合优点,更是把混凝土推向了一个顶峰。本文针对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