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潮流的全面到来,信息与新闻传播在国家与社会中担当着日益重要的宣传作用,新闻传播事业关乎党、国家和人民的信息化生活水平,只有新闻传播事业紧随党的事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有效的发挥新闻传播事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正面影响。
关键词:信息与新闻传播;党和人民;社会发展
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与国际的信息交流开放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效的将中国的信息对外传播,是中华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向外传播的有效途径[1],通过正面有效的信息对外传播可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因此,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也受到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长期关注。
一、现代新闻信息传播的现状
首先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解放初期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度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但在文革的动乱之中,许多新闻传播工作者受到迫害,新闻事业也一度陷入低迷状态。自上世纪8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态势,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扶持,有了长足的发展[2]。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事业向多元化、多领域等方面高速前进。
1、宣传性质。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直担负着宣传性质的媒体产业。不管是新中国刚建立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政治、政策变革的一个指示,它是党和国家对社会和国际宣传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有人将新闻媒体的政府和国家宣传作用片面理解,让新闻媒体的宣传内容过于单一。如,当国家召开的会议今天举办完,第二天各大报纸、广播、电视内容都一样,使新闻传播的内容过于单一。
2、内容传播趋低质量。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了新闻传播发展的一大载体,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更偏于娱乐化和部分内容低俗化,因此新闻在网络媒体上受到的传播更快,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利因素[3]。当一篇新媒体文章在网络上发布后,会同时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但在传播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会对其做出错误解读,导致新闻信息出现偏差。使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质量普遍偏低,使新闻传播的水平大幅降低。
二、新闻信息传播的改革办法
1、法律规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事业也受到了社会经济利益的恶性影响,有些新闻工作者、监管人员和有关部门,为了利益会对新闻传播的过程利用职权做出利益交换,使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发展受到影响。有些领导甚至为了利益,会采用“地方保护主义”的办法,但目前宪法和司法部门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管理和法律办法不够明确[4]。因此,为了让新闻传播事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从司法管理角度出发,为新闻行业立法,制定统一执行标准。
2、传播互动性增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论坛式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新闻观众或读者,与新闻发布的互动性在不断的增强。例如,一些地方开通的“政府在线类”、“说法类”广播栏目都是全程与民众沟通的,对于民众的疑问会在线答疑;这种发布者与受众的互动,是受到当下网络媒体的影响而产生的,民众与新闻发布者交流意见。由于网络的发展,使领导电话、邮箱等也成了人民沟通互动的途径。
三、新闻传播主流发展方向
1、政府信息传播大众化。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前单一式的政府信息传播已经失势,在多种传播渠道并行的当下,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新闻的内容要面对许多新需求的网络民众,对于形式单一、趣味性和知识性不够的新闻,民众不愿意接受。民众对新闻内容要求的多样化,使政府的政策内容也要走向大众化和多样化,只有在不同的载体播报不同形式的政府信息,才能让民众更容易接受。
2、民生新闻应走向深度。关于人民群众的民生性新闻,一直都是以生动形象的情节和故事性以及趣味性取胜,内容也停留在人民生活的叙事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社会民生的信息需求已经不单单停留在表面,对于事情发生的道理和深意民众也开始需求。因此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民生新闻不仅要叙事,更要讲理,将一件有关民生的事情讲明白,将道理说清楚。
3、引导人民走向正确的价值观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使社会的财富和经济得到了长足的积累和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需求也在日益走向多元化和高层次。而在社会财富观和价值观的建设中,部分人会受到一些网络媒体的影响,使价值观走向不健康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新聞传播就必须担当起树立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引导人民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根据当下新闻传播发展事业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國新闻传播事业还处在初期的发展进程中。但新闻传播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经过经验总结已经确立,那就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坚持:新闻传播民众化、民生新闻走向深度,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周玮卓.论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58-58.
[2] 张栋.新兴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采写编,2016(2):65-66.
[3] 秦泽宇.中国当代广告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探析[J].科技传播,2015(3):8-9.
[4] 王灿,傅益东.中国当代文字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J].编辑之友,2016(8):72-75.
关键词:信息与新闻传播;党和人民;社会发展
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与国际的信息交流开放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效的将中国的信息对外传播,是中华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向外传播的有效途径[1],通过正面有效的信息对外传播可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因此,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也受到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长期关注。
一、现代新闻信息传播的现状
首先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解放初期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度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但在文革的动乱之中,许多新闻传播工作者受到迫害,新闻事业也一度陷入低迷状态。自上世纪8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态势,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扶持,有了长足的发展[2]。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事业向多元化、多领域等方面高速前进。
1、宣传性质。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直担负着宣传性质的媒体产业。不管是新中国刚建立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政治、政策变革的一个指示,它是党和国家对社会和国际宣传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有人将新闻媒体的政府和国家宣传作用片面理解,让新闻媒体的宣传内容过于单一。如,当国家召开的会议今天举办完,第二天各大报纸、广播、电视内容都一样,使新闻传播的内容过于单一。
2、内容传播趋低质量。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了新闻传播发展的一大载体,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更偏于娱乐化和部分内容低俗化,因此新闻在网络媒体上受到的传播更快,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利因素[3]。当一篇新媒体文章在网络上发布后,会同时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但在传播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会对其做出错误解读,导致新闻信息出现偏差。使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质量普遍偏低,使新闻传播的水平大幅降低。
二、新闻信息传播的改革办法
1、法律规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事业也受到了社会经济利益的恶性影响,有些新闻工作者、监管人员和有关部门,为了利益会对新闻传播的过程利用职权做出利益交换,使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发展受到影响。有些领导甚至为了利益,会采用“地方保护主义”的办法,但目前宪法和司法部门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管理和法律办法不够明确[4]。因此,为了让新闻传播事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从司法管理角度出发,为新闻行业立法,制定统一执行标准。
2、传播互动性增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论坛式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新闻观众或读者,与新闻发布的互动性在不断的增强。例如,一些地方开通的“政府在线类”、“说法类”广播栏目都是全程与民众沟通的,对于民众的疑问会在线答疑;这种发布者与受众的互动,是受到当下网络媒体的影响而产生的,民众与新闻发布者交流意见。由于网络的发展,使领导电话、邮箱等也成了人民沟通互动的途径。
三、新闻传播主流发展方向
1、政府信息传播大众化。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前单一式的政府信息传播已经失势,在多种传播渠道并行的当下,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新闻的内容要面对许多新需求的网络民众,对于形式单一、趣味性和知识性不够的新闻,民众不愿意接受。民众对新闻内容要求的多样化,使政府的政策内容也要走向大众化和多样化,只有在不同的载体播报不同形式的政府信息,才能让民众更容易接受。
2、民生新闻应走向深度。关于人民群众的民生性新闻,一直都是以生动形象的情节和故事性以及趣味性取胜,内容也停留在人民生活的叙事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社会民生的信息需求已经不单单停留在表面,对于事情发生的道理和深意民众也开始需求。因此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民生新闻不仅要叙事,更要讲理,将一件有关民生的事情讲明白,将道理说清楚。
3、引导人民走向正确的价值观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使社会的财富和经济得到了长足的积累和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需求也在日益走向多元化和高层次。而在社会财富观和价值观的建设中,部分人会受到一些网络媒体的影响,使价值观走向不健康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新聞传播就必须担当起树立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引导人民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根据当下新闻传播发展事业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國新闻传播事业还处在初期的发展进程中。但新闻传播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经过经验总结已经确立,那就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坚持:新闻传播民众化、民生新闻走向深度,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周玮卓.论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58-58.
[2] 张栋.新兴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采写编,2016(2):65-66.
[3] 秦泽宇.中国当代广告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探析[J].科技传播,2015(3):8-9.
[4] 王灿,傅益东.中国当代文字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J].编辑之友,2016(8):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