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en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6岁,一次,我跟她闲聊时,她忽然问我:“妈妈,你知道我怎么对付老跟我开玩笑的男孩子?”我没反应过来,女儿得意地接着说:“我掀起裙子把他们都吓跑了!”我小小地吃了一惊:“真的?!”女儿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觉察到我的愕然和生气,就像小乌龟钻进壳里一样,怎么也不肯再开口了。我想,我失去了一次了解孩子真实想法、与她真诚交流的机会。
  我的想法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孩子能对自己无所不谈,以了解他的生活,并及时给他灌输正确的思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清楚他的成长轨迹十分重要,年幼的孩子为人处事需要父母的指引,而且多沟通,多了解,两代人才不会因思维的差异而产生代沟。经过与女儿的沟通事例,我总结出了几个建议,帮助父母改善与孩子的交流障碍,让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
  
  慎用批评
  无论孩子对你说什么,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边听边用“嗯”、“我明白”这样的话鼓励他把事情说完。听完故事,要冷静自己的情绪,客观地启发他,随着孩子不断成熟,父母慢慢退到幕后,给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当然,只要他愿意,也能够随时在父母这里获得帮助。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孩子不但能增强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会逐渐把父母当成可靠又有帮助的朋友,愿意跟父母交流。
  创造合适的机会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们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那结果往往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们一起打完球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却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的时候。多创造和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孩子才有平等的感觉,沟通才更有效。
  
  少提问
  太多的问题,会让孩子怀疑你聊天的目的与诚意,间接的做法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丈夫死后儿子很伤心,她总想安慰他,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每每提起此事,他总是闭口不谈。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儿子的感受,而是不时提起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儿子共同回忆丈夫在世时一家人的快乐时光。慢慢地,儿子终于开口倾诉了对爸爸的思念,还主动分担妈妈的痛苦,安慰妈妈。
  当你真的需要问问题时,应少用“为什么”这种生硬的句式,这往往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中断谈话。比如:女儿告诉你,放学要晚回来一会儿,这时不要马上反问“为什么”,你可以说:“我知道了,你们有什么活动吗?”
  
  控制自己的反应
  和孩子的谈话中,可能会有很多令你不高兴的事情,父母必须很好地控制情绪。比如,当孩子告诉你他没有被校足球队选中时,尽管你和他一样很失望,但要尽量避免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孩子都不希望自己令父母失望,如果父母表现出失望,容易养成他以后只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当然,控制情绪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我对女儿,尽管努力控制了语气,但脸上的表情还是出卖了我。做深呼吸是个好方法,至少它能给你思考和缓冲的时间。
  
  替孩子保密
  想像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把你最隐秘的事告诉了别人,感觉会怎样? 孩子也一样。替孩子保密,这可能是获取信任的最快途径。一位外国儿童心理医生说,有次,一位妈妈领着6岁的小女儿来咨询,医生发现,病因其实就在于妈妈将小女儿告诉她的“秘密”,在吃晚饭时不经意告诉了其他家庭成员,结果,使小女儿成了哥哥姐姐们取笑的对象,从此,小女儿再也不肯对妈妈袒露心扉了。可见,信任对孩子是多么重要。
  
  及时弥补
  不管父母怎样注意,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及时弥补极为重要,而且只要去做,就永远不晚。学会放下架子,向孩子认错。比如,上面说的那个妈妈,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启发下,及时向女儿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一定保守两个人的“秘密”,慢慢地,女儿终于再次接受了妈妈。
  
  责任编辑:麦 葳
其他文献
顺手牵羊的丹丹  丹丹今年3岁了,经常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每当看到别人漂亮的玩具时,总忍不住要占为己有,想方设法偷回家。妈妈意识到丹丹有这个“坏习惯”,三番四次进行教育却收效甚微。今天,妈妈又发现家里多了一只小熊玩具一定又是丹丹顺手牵羊拿回来的,于是脑子里轰地一响:这孩子太不像话了,小小年纪养成这等恶习,长大了可怎么得了!于是,怒气冲冲的妈妈决定严厉惩罚她,抓住丹丹便是一阵狠打。  像丹丹妈
案例:  最近接诊了一位小患者,孩子4岁半,最近几个晚上经常半夜惊醒,或者惊叫哭闹,或者突然跳起来,两眼直呆呆地看着爸爸妈妈。家长叫唤孩子时,孩子却并不应答,过会儿就又躺着睡着了。家长很担心,咨询这是属于什么情况,是一种病症吗?  从孩子的这些症状看来,我诊断为幼儿夜惊。夜惊是儿童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幼儿夜间睡着以后,有时会突然惊醒、哭叫、表情紧张、手脚乱动、大汗、呼吸急促等症状。发作时幼儿心跳
有些年轻的家长朋友总存在这样的疑问:如何教育年幼的孩子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做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的孩子刚满一岁半,语言表达以单字或叠词为主,但他已经具备了一些良好的习惯。    早晨按时起床  儿子从出生起就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间熟睡,很少哭闹,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晚上8:00左右睡觉,早晨7:00左右起床的习惯,很少赖床。偶尔起得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主要包括唱歌、音乐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这几年又兴起了打击乐。为了更好地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家长有必要仔细遴选幼儿音乐教材。下面推荐几套非常不错的经典教材:  ○奥而夫音乐教学(适合5岁以下幼儿)  奥尔夫认为,人都有一种本能欲望,即通过语言、歌唱(包括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流露出思想和情绪。而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启发和提升人的这种本能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实用技巧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学习和生活需要,力求做到有的放矢训练。如何用具体的方法步骤进行训练呢?不妨参考以下的实用技巧。    技巧1:同步传带式    一边是家长演示讲解,一边是孩子模仿操作。这一技巧方式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他们刚有动手和做事的意识,是动手能力学习的开端,所以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他;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件
在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生活着成群结队的大雁。大雁体态优美,羽毛漂亮,长长的脖颈上印着奇异的花纹,走路的姿势像少女在翩翩起舞。每年秋末,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方飞行,来年春天又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飞回。它们吸引了众多游客,风景区也因它们的存在而远近驰名。  有一年,公园解除了“禁止向动物投食”的禁令,将标示着禁令的木牌拆下了。于是,游客纷纷把香蕉、饼干、薯片等食物投向他们心爱的大雁,大雁摆弄着
在美国,暑假大约有10个星期左右,假期里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多,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基本都闲不着。    暑期学校  美国的公立学校,会安排几星期的暑期学校。暑期学校的课程丰富多彩,包括数学、语文、手工、科学自然、阅读、运动等等。家长们一般会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为他们选课。参加暑期学校,补习文化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学习一些生活技能等。暑期学校与平时学校的不同之处是,假期学校只开半天学,通常只是上午授课,家长
李光煜(点击看大图)
朱亚鹏等
儿子不但乐于写作,而且善于写作,个中的秘诀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积累就是秘诀。”下面就介绍一下几点经验。    语言的积累    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习作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为了帮儿子建立“语汇库”,我给儿子买了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方面的书籍,虽然儿子不一定都读、都懂,但广泛的阅读开阔了他的视野,增加了他的知识,也为习作积累了必要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