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分析
“城市幼儿园太昂贵,农村幼儿园太匮乏。”在全国“两会”上,有不少政协委员呼吁:教育公平应该考虑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生源流失、师资匮乏、办园质量缺乏有力保障等问题,影响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怎样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是幼儿园管理者当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内部出发,以教师为着力点,逐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希望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幼儿园和教师共同发展,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帮助教师具备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促进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途径。
A、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
B、有利于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C、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D、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是研究的直接目的。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试图达成以下目标:
1、改进和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建立适应新课程和教师发展需要的有效教研机制。
2、构建学习型、研究性体系,使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的研究组织,提高广大教师、教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3、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师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带动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升。
四、有效的策略实施
一是,培训推选合适的教研组长,保证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通过以点带面,帮助其他教师成长。规划好每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明确教研目标、内容和方法,实现教研活动的较为理性的效果、效益与效率。
二是,加强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研究小组,制定指导计划,培育先进典型。督促教师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使活动的过程与经验能够留下一些细节与痕迹,作为教研组的业务档案,进行教研组资源的积累。另外还要督促他们做好每学期的教研总结,对照教研工作计划与目标,对所经历的活动、取得的成果、总结的经验、存在的不足等都作系统回顾,使下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有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三是,强调合作反思,建立奠定行动研究和教师互助团体坚实的基础。一个有生命的教研组必须在教学反思环节有制度的保障与文化的指引。舍恩在关于反思型实践的文章中提到,教师处理困难情境时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教师必须学会重新思考问题,思考发生过的事情,然后在新的情境中测试自己的新方法。
四是,通过典型教案、活动示范推广,提高教研的有效性。在幼儿园内部树立典型,提高典型教师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促动他不断学习,并帮助其他教师成长。
另外,通过开展定期定时的幼儿园优秀教研组现场活动展示,组织各类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丰富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促进和提高全园教师的教研质量,切实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农村幼儿园与教师的实际和需要,促进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地转换角度,主动的开展教学改革,不断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主动性原则——教师本身是实验研究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通过双向互动,使研究过程富有生机活力,要通过主体的实践把接收的观念、知识、技能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3、实践性原则——从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实践反思已成为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实践反思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与此同时还应借助于他人的帮助才能从反思中学习,同伴的支持与挑战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差异性原则——教师之间客观的存在着差异,因此,本实验研究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适当分层次,因材施训,使各层次教师都能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
5、行动研究原则——以行动研究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制度体系,使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组织,探讨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原本教研操作模式,形成常规教研、网络教研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形成园内互动、区域交流的多重教研模式。
六、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实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确定人员分工。对原有的教研活动作出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研活动的观念滞后。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个体差异,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教研的认识参差不齐,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还处于不理解或认识模糊的状态。目前,幼儿园中不少教师对于教研的内涵、做法以及实施教研的意义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她们长期缠身与繁重的工作之中,对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无暇更无能力去进行主动的反思和调整,他们很少从教研活动中体味到解决困惑的快乐,对教研活动的作用缺少理性认识。
2、教师缺乏创造性。农村幼儿园现有的教研体制是向优秀的教学单位和个人学习,没有考虑到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和乡情。《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3、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对现行教育的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幼儿园的办园质量的提高。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要发展幼儿园,这就要做到让社会、家长看到的幼儿园的发展,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起到这种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力军,因此教师与教师的有效合作是构建园本教研共同体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与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隔离”、“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的状态。 4、小学化倾向严重。
因此,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关键。
实验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加强教师培训。在农村过去的办园体制中,每班只有一名教师,教育内容小学化,更谈不上保育与教育相结合。要想改变就要有突破、有创新。我园在用人体制上打破以往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这样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也提高了保教质量。在教师上岗之前,幼儿园认真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保育员岗位职责,教师的角色定位,班级环境布置等。我们知道: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可塑性很强的幼儿心智的影响很重要。为此,我们强调教职员工的学习,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爱心、耐心、细心、关心、尽心”切实提高办园质量。每月开展两次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电化教学研究,将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
2、家长参与,亲情教研。为了更深入地搞好教研活动,幼儿园延展教研内涵,将教研开展到村镇、家庭。请一些家长参与意见,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教研的时候,不仅要备问题、备孩子、而且要备家长,带着不同水平的家长一起教研,让广大家长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形势,听取他们对幼教工作的意见,采纳他们对开展各项活动的好建议,进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最佳效果。有的家长起初总是提出“老师总不叫我们孩子写作业,来一天,就是玩,孩子不写作业干什么来了,我在自己家看着就可以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但通过和我们一起教研,他明白了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五大领域不同目标,从而解除了家长心理上的困惑。我们又同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改变了那些教育子女的错误方法。
3、开展农村特色教研。农村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差,但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利用好这些环境资源开展教研工作是我们的方向。例如:我园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由“我爱家乡”所延伸出来的教研内容有:家乡名胜(怪坡、棋盘山、七星山、马刚烈士陵园等);家乡特产(榛子、蘑菇等);家乡工厂(辉山牛奶、百事可乐、蒲兴禽业等)。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利用集体学习、集体收集资料、集体商讨主题等形式来丰富我们的课题,然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调整,最后大家确定了“思考——设计——商讨——实践——反思——完善”的研究思路,为专题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
4、形成教研活动纪实、优秀教案、论文等资料。反思教学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在认识。活动前反思具有前瞻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预测力;活动中反思具有监控性,有助于教师调整、应变能力的提高;活动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教师下次如何改进工作。教师们应通过这样的反思,调整与教育相关的因素,构想出更加完美、贴近幼儿的教育策略,然后实践、再反思,不断循环往复,使教师理解、内化《纲要》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所以,我园的教研学科领导人积极鼓励教师要做到“三反思”。
5、健全园内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我们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奖励。考核是对履行职责和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定,也可以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查。我们可以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进行,并形成制度。奖惩是在考核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近年来,我园结合实际情况,在奖惩制度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使考核和奖惩切实起到奖优劣罚,奖勤罚懒,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实验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幼儿园的发展进行前后对比。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上网学习查阅资料,利用网络拓展视野,深化研究内容。我们还为教师订阅各类报刊,并配备专用电脑,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得到了锻炼,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研究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把科研看成高不可攀的领域,在日常的教研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城市幼儿园太昂贵,农村幼儿园太匮乏。”在全国“两会”上,有不少政协委员呼吁:教育公平应该考虑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生源流失、师资匮乏、办园质量缺乏有力保障等问题,影响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怎样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是幼儿园管理者当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内部出发,以教师为着力点,逐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希望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幼儿园和教师共同发展,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帮助教师具备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促进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途径。
A、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
B、有利于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C、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D、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是研究的直接目的。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试图达成以下目标:
1、改进和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建立适应新课程和教师发展需要的有效教研机制。
2、构建学习型、研究性体系,使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的研究组织,提高广大教师、教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3、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师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带动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升。
四、有效的策略实施
一是,培训推选合适的教研组长,保证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通过以点带面,帮助其他教师成长。规划好每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明确教研目标、内容和方法,实现教研活动的较为理性的效果、效益与效率。
二是,加强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研究小组,制定指导计划,培育先进典型。督促教师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使活动的过程与经验能够留下一些细节与痕迹,作为教研组的业务档案,进行教研组资源的积累。另外还要督促他们做好每学期的教研总结,对照教研工作计划与目标,对所经历的活动、取得的成果、总结的经验、存在的不足等都作系统回顾,使下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有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三是,强调合作反思,建立奠定行动研究和教师互助团体坚实的基础。一个有生命的教研组必须在教学反思环节有制度的保障与文化的指引。舍恩在关于反思型实践的文章中提到,教师处理困难情境时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教师必须学会重新思考问题,思考发生过的事情,然后在新的情境中测试自己的新方法。
四是,通过典型教案、活动示范推广,提高教研的有效性。在幼儿园内部树立典型,提高典型教师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促动他不断学习,并帮助其他教师成长。
另外,通过开展定期定时的幼儿园优秀教研组现场活动展示,组织各类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丰富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促进和提高全园教师的教研质量,切实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农村幼儿园与教师的实际和需要,促进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地转换角度,主动的开展教学改革,不断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主动性原则——教师本身是实验研究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通过双向互动,使研究过程富有生机活力,要通过主体的实践把接收的观念、知识、技能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3、实践性原则——从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实践反思已成为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实践反思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与此同时还应借助于他人的帮助才能从反思中学习,同伴的支持与挑战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差异性原则——教师之间客观的存在着差异,因此,本实验研究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适当分层次,因材施训,使各层次教师都能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
5、行动研究原则——以行动研究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制度体系,使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组织,探讨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原本教研操作模式,形成常规教研、网络教研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形成园内互动、区域交流的多重教研模式。
六、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实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确定人员分工。对原有的教研活动作出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研活动的观念滞后。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个体差异,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教研的认识参差不齐,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还处于不理解或认识模糊的状态。目前,幼儿园中不少教师对于教研的内涵、做法以及实施教研的意义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她们长期缠身与繁重的工作之中,对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无暇更无能力去进行主动的反思和调整,他们很少从教研活动中体味到解决困惑的快乐,对教研活动的作用缺少理性认识。
2、教师缺乏创造性。农村幼儿园现有的教研体制是向优秀的教学单位和个人学习,没有考虑到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和乡情。《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3、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对现行教育的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幼儿园的办园质量的提高。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要发展幼儿园,这就要做到让社会、家长看到的幼儿园的发展,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起到这种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力军,因此教师与教师的有效合作是构建园本教研共同体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与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隔离”、“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的状态。 4、小学化倾向严重。
因此,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关键。
实验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加强教师培训。在农村过去的办园体制中,每班只有一名教师,教育内容小学化,更谈不上保育与教育相结合。要想改变就要有突破、有创新。我园在用人体制上打破以往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这样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也提高了保教质量。在教师上岗之前,幼儿园认真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保育员岗位职责,教师的角色定位,班级环境布置等。我们知道: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可塑性很强的幼儿心智的影响很重要。为此,我们强调教职员工的学习,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爱心、耐心、细心、关心、尽心”切实提高办园质量。每月开展两次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电化教学研究,将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
2、家长参与,亲情教研。为了更深入地搞好教研活动,幼儿园延展教研内涵,将教研开展到村镇、家庭。请一些家长参与意见,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教研的时候,不仅要备问题、备孩子、而且要备家长,带着不同水平的家长一起教研,让广大家长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形势,听取他们对幼教工作的意见,采纳他们对开展各项活动的好建议,进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最佳效果。有的家长起初总是提出“老师总不叫我们孩子写作业,来一天,就是玩,孩子不写作业干什么来了,我在自己家看着就可以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但通过和我们一起教研,他明白了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五大领域不同目标,从而解除了家长心理上的困惑。我们又同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改变了那些教育子女的错误方法。
3、开展农村特色教研。农村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差,但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利用好这些环境资源开展教研工作是我们的方向。例如:我园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由“我爱家乡”所延伸出来的教研内容有:家乡名胜(怪坡、棋盘山、七星山、马刚烈士陵园等);家乡特产(榛子、蘑菇等);家乡工厂(辉山牛奶、百事可乐、蒲兴禽业等)。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利用集体学习、集体收集资料、集体商讨主题等形式来丰富我们的课题,然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调整,最后大家确定了“思考——设计——商讨——实践——反思——完善”的研究思路,为专题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
4、形成教研活动纪实、优秀教案、论文等资料。反思教学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在认识。活动前反思具有前瞻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预测力;活动中反思具有监控性,有助于教师调整、应变能力的提高;活动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教师下次如何改进工作。教师们应通过这样的反思,调整与教育相关的因素,构想出更加完美、贴近幼儿的教育策略,然后实践、再反思,不断循环往复,使教师理解、内化《纲要》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所以,我园的教研学科领导人积极鼓励教师要做到“三反思”。
5、健全园内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我们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奖励。考核是对履行职责和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定,也可以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查。我们可以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进行,并形成制度。奖惩是在考核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近年来,我园结合实际情况,在奖惩制度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使考核和奖惩切实起到奖优劣罚,奖勤罚懒,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实验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幼儿园的发展进行前后对比。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上网学习查阅资料,利用网络拓展视野,深化研究内容。我们还为教师订阅各类报刊,并配备专用电脑,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得到了锻炼,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研究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把科研看成高不可攀的领域,在日常的教研中也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