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建设恩体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课程理论也在输入、改良及借鉴中不断深化和丰富。课程的实践过程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然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却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影响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问题。“法无定法”,我们应依据国情、地情、园情的现实根基,借助理论种子,吸收多种营养,不拘模式,建构具有“适宜发展”性的幼儿园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理论 实践
  
  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根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连接教育哲学与教育行动的桥梁。关系着幼儿教育理论向幼儿教育实践转化的成效,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幼儿园课程直接关系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幼儿的发展。以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为代表的一派主张课程研究的“实践范式”,它关注的不是“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应该怎样进行课程研究”。这一范式强调: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决策和行动,而不是为认识而认识,为了出书而研究。
  然而,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常常觉得进幼儿园很难:幼儿园不配合,教师素养、幼儿园环境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而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则反映:自己是理论工作者的“小卒子”,理论界群旗飘扬,自己被指挥着冲锋陷阵,却往往无所适从,稍有不慎,便被指责为盲目乱动或者保守陈旧,没有自己的立场:而当有成果时,名利双收的又是理论工作者。这就不仅仅是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而涉及如何看待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数十年里,理论界对幼儿园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已有明确的阐述,但在目前仍不能满足幼教实践工作者的需要。尽管理论与实践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但二者的完满结合在现今的课程实践中仍有待解决。
  (一)“名正言顺”与“法无定法”——课程模式的引进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把儿童发展的理论运用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幼儿园课程模式也是一种“范例”,任何一种课程模式的倡导者都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化的实践向世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展示一种教育理念,表明幼儿园教育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幼儿园课程模式众多,使得学前课程研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引用课程模式也成为“明正言顺”之事。
  在我国的幼教现实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培训班络绎不绝。“蒙泰梭利班”甚至“蒙泰梭利园”各地兴起,直接从理论推出的多元智能课程也挤到前台,甚至瑞吉欧课程也到了幼儿园中。奥尔夫的外国培训教授把受训教师当作幼儿,上两天课、教几首外文歌曲似乎就是教学法了。蒙氏教具如此极其特色,以至于很多人以为摆上教具,装模做样地示范就是蒙泰梭利教学法,殊不知蒙氏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组织。课程组织的中心是孩子,而非教具的操作。瑞吉欧课程模式的教育者正是在广泛而又有选择地吸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将其整合、提炼、升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社会文化土壤的教育体系。我们吸取经验,也只能吸取其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而该系统微观而具体的生态环境,比如社区的支持与理解,档案支持所需的经济科技水平、教师的高素养等,我们都不应忽视。
  另外,西方科学家对课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没有发现某种课程模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比其他模式更优越,没有一种课程模式可以被称为是“最好的”。研究者认为,单个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可能超过课程模式对幼儿的影响,用同一种课程模式对不同的教师和托幼机构可完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否定了试图追求一种可以运用于任何环境之中、适宜于任何有的“最好的”或“最理想的”“超文化背景”的课程模式倾向。教育应明确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深厚的群众土壤,即使我们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世界眼光的一代,也会成为没有心灵家园飘泊流浪的浪子。而且,如果没有后续的教育体系,其成效、价值会在其后的教育、生活中消解,而其纰漏则难以补救。从而造成更恶劣的后果。
  照抄照搬课程模式是不可取的,正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很难在移植后活下来生存。“法无定法”,倒不如借其理论的种子,根据国情、地情、园情,在把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掌握先进理论,在现实的土壤中培育出繁茂的森林。
  (二)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实施问题
  在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重新起步,我们不仅介绍、借鉴、引进了国外的课程模式,而且制定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方案。但是我们发现,课程设计、实施及评价的技术不完善,缺乏自我完善的反馈机制,一旦推广和普及国外的课程模式,许多问题随之而来。
  课程研究不是根据逻辑演化成一套课程,交给实践工作者去实施就行了。若要把课程基本理论转变成实践,还必须研究基本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转化过程,即幼儿园课程理论应该具体化。实践因理论而具体化,理论因时间以检验完成。理论也许让人看不懂,仅仅迷恋自我陶醉和聊胜于无的文化价值,研究成果只在学术圈中“自我消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会使教育失去真正的品位与本质。目前,我们应从幼教实际考虑课题,在实际中进行研究,深入浅出地解释问题,寻找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化方案,这是幼儿园课程理论建设的重点任务。
  有的幼儿园效仿校本课程,纷纷推出自己独特的“园本课程”,并贴上各种标签,对本园师资、资源情况缺乏认真分析:甚至有的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某些功利的需求,举办各种特色班以获得效益,有悖于儿童发展的行为也被包装成“园本课程”。今天活动区,明天感觉统合,唯新是趋,却未能认清新名词新模式的实质,致使幼儿园教育在追求时尚中无法正确定位,“园本课程”看上去总是有些底气不足与千篇一律。各种“旗号”“外衣”遮住了我们的眼睛,幼儿园的发展失去了原来的立足点。“园本课程”实际上反映了幼儿园追求建设多元化、独特性、发展型的幼儿园课程,其理想是远大的。但课程的系统性及理论的深度都有待发展,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具体性问题仍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建设与合作,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构“适宜发展”的幼儿园课程
  
  正如上文前言,课程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幼儿不具有普遍性,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需要不同的课程模式或教育方案。笔者借用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提出的DAP概念表达了一种“适宜发展”的理念,即1,课程要有文化适宜性,2,课程要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适宜,3,课程要与每个儿童的特点相适宜,4,课程要适宜于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了建构“适宜发展”的幼儿园课程,我们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一)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儿童的 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创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在理论陛、实践性、个性三大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发展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相应的制度建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证。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与福利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提高教师的地位,但幼儿教师的地位、福利、工资并不尽如人意。幼儿教师的工作相当辛苦,身心疲惫的幼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研究、去学习;有许多优秀的幼儿教师由于经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徘徊于跳槽的边缘,这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幼儿教师有了充分的时间,充分的自由,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充满热忱地去研究和实践,将工作视为事业而非职业:或者等幼儿教育发展到不再有理论与实践工作之分,每一位幼儿教师既有相当的理论,又悠游于孩子的世界,那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为期不远,我们的幼儿教育也将是最好的。
  (三)儿童的发展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立足点
  儿童在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儿童的发展是幼儿园课程的立足点。因此,在幼儿园课程问题上,教师应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儿童,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知识传授必须为儿童发展服务,使其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个性。幼儿园课程还必须注重儿童的个别差异。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儿童及其发展水平,重视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及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主管部门与社区的支持和援助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坚强后盾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幼儿园仅依靠自身是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必须依托社区与主管部门。社区内为儿童或全体居民设置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一旦人们认识到儿童生活成长的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真正作用与价值时,就会形成一股较强的力量,集体行动,积极参与,从而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持适当的师幼比例、较小的班级规模和稳定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决不是廉价的。主管部门的重视与组织师资培训、进行专家指导,社区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都能给幼儿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2][3]刘焱.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比较教育研究,2002,(7):3.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拓宽普通教育课程、精选学科专业课程和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思路指引下,基于依据、明确目标、遵循原则,构建起了由必修、选修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有利于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五年制 初等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  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我院自2000年招
期刊
摘 要: 特色教材的编写是西藏高等师范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西藏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特殊性转化为特色和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视唱练耳教程》为例,就特色教材编写的必要性,以及教材特色化的依据、方式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特色教材 视唱练耳 音乐教育 藏族传统音乐  笔者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援藏教师,于2008年9月~2009年7月任教于拉萨师范高
期刊
摘要: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担负起解疑答惑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项链》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针对其主题的讨论,提出新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独立思考 《项链》 主题讨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这提出教师的职责是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疑答惑。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能做到“传道”、“受(授)业”,难的就是“解
期刊
摘要: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呼唤着绿色。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灰色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变革,倾注着更多人文关怀的,汇聚着绿色“生命流”的崭新课堂模式——“绿色生态课堂”成为我们研讨的主要论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绿色生态课堂 师生关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绿色——象征生命、饱含希望、孕育理想。生态课堂——
期刊
摘要: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人人都有得写,而且都要“自己写”,因此是个难得的好题材,完美地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中学作文试题的基本要求:时代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思想性。  关键词: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 《品味时尚》 基本要求    2009年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华彩的帷幕,在高考的各种考题中最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是高考的作文题。一方面,它在高考中的权重大,区分度高,直接影响考生最终
期刊
摘要:宫崎骏先生先生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他在作品中积极地探索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决反对战争。  关键词:宫崎骏 人文主义 人与自然 战争    在很多人的眼中,动画是面向儿童的,是或者说教,或者寓教于乐,或者益智,或且低幼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是不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但是,2002年2月17日,在从来不关注票房且号称“艺术电影的天堂
期刊
摘 要: 作为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本研究选取曲靖市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中的师幼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着师幼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并针对曲靖市属公立幼儿园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师幼关系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幼儿
期刊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摇滚乐表达了对和平、爱、自由的追求,要求性解放和使用毒品,其本身的反叛性与嬉皮士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摇滚乐成了诠释嬉皮士内心世界最好的语言。  关键词:嬉皮士 摇滚乐 文化内涵 反叛    20世纪60年代,一群年轻的反叛者登上了美国的历史舞台,他们留长发,身背吉他,穿喇叭长裤或土耳其长袍,腰间挂着或脖子上或手上或脚上戴着彩色念珠。这些叛逆的嬉皮
期刊
摘要:CQ指职业素养,是职校学生能够顺利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本文从学校开展的“四我教育”实践探索入手探讨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素养 养成教育 “四我教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联系非常紧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高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动的速度与力度更为显著。因此,职业学校的培养不能仅着
期刊
摘 要: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已举办过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其中动漫专业参赛三次,本文以第四届和第五届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动漫专业比赛情况为例,分析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考题、学生作品和竞赛情况,总结经验,以反馈到教学中。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动漫专业 竞赛情况  近几年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各种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