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响应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个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创造思维逻辑思维探索求异想像力
  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的提出,才有思维的开始,才能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的实质是教师如何把一定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思维活动很频繁,教师的提问,教师或者学生的评价,问题的设置都紧紧维绕着学生的思维这一中心的,如果教师的问题设置的好,提问的艺术性、技巧性强,将大大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过程中的迁移能力,联想类比具体问题抽象化能力等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人,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情景,提出问题,并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学会提问。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情景,甘当“陪客”,从中导演设置一系列问题,让问题去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的信息加工,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只有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很好培养。
  一、重视直观数学,启迪学生思维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在数学中运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这是首要的一步。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也是积极参与的主体,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索,动口表达的有机结合,促进感知向内部思维活动的转化,这样有利于学生越过思维障碍,形成表象,进而提示概念的内涵,在感知与思维中建起桥梁,成为他们形成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力支柱。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针对小学生维思发展的规律,在授课开始,从面入手,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感知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通过直观的感知和讨论,得出长方体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是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关键表象,最后完全脱离直观形象的支柱进行讨论,概括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又增强了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对长方体有了正确认识,实现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二、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语言要求简明、精确,规范程度高,逻辑性强,所以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尤为重要。如:“除”和“除以”看似一字之差,但含义明显不同。教学数学的整除,根据约数,倍数之间的关系要指导学生完整表达“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以突出数学知识中严密的数量对比关系。
  三、优化练习设计,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教学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要使练习的效果最佳,其关键是优化练习设计,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有难度,多层次,多样化,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课堂练习,以达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应设计好发展性练习的训练,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设计这样一组练习;首先出示体现直径与半径关系的标准题。填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接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又出示了一组判断题,这组判断题也是由图转成文字形成的,让学生判断图上几条线段是否是直径和半径。等学生对直径和半径有了进一步认识时,抽象成文字叙述由学生判断。学生有了前边的基础,很快就能得出判断。这时就可以利用掌握的圆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如:问自行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一个圆纸片如果没有点出圆心,你有办法吗?在正方形的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用什办法?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组织图形打好基础。
  四、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所有创新思维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促使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学说,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的时期,也是思绪最活跃的时期,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不受拘束的进行扩散思考,就像洒水器喷水一样地就一个问题做多方面的联想,培养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分析问题的态度。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提出批评意见,应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改进意见,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当摆出足够的办法后,再加以集中思考,宛如经过凸透镜上的光集于一点的焦点一样。鼓励学生勤动脑,做一个思想活跃的人,保持想象力永不枯竭。锲而不舍地抱定“想干点什么”的志向和明确的目标,使之成为强劲的动力,乃至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为完成其抱负所需要的、逾越壁垒所需要的独特的思想。
  五、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时候,一学生指着例题13-9说:“老师,我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我先用3-9还少6个,再用10-6=4。”尽管课堂上和一年级孩子解释不清这种方法,但我还是积极肯定该生的想法,对他的积极思维给与大力表扬。课堂上,学生常常会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对吗?”“老师,我还有别的想法”“我觉得某某同学说的不对。”每当这时候,我会让学生把心中的疑团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探讨不同的想法,在辨析中共同进步。
  小学数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把思维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实处,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
其他文献
去掉大米中的砂粒,有两种方法。一种直接把砂粒一一捡出来;一种用淘洗法,把砂粒残留下来。这两种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直接方法困难较多,间接方法却很容易。在数学
如今的学生不再一味地视教师为绝对的权威,不会再唯唯是诺,也不会把学习看作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动力轻了,学习兴趣淡了,学习积极性低了。所以,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善于学习,有强大数学头脑的人,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实例说明,介绍了面对抽象深奥的数学课堂如何進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尤其是青少年,孩子们在探索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数列这一章非常重要,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和概念,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因此,本文从六个方面入手,着重研究在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何设计问题情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教学问题情境  高中數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枯燥、乏味”成了数学的代名词,“数学是最难学的学科”是大多数高中生的感受。为了帮助学生能自然轻松的走近数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就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质疑、去解疑。教师只作为引导者、指导者,只作适时启发诱导
新课如何开头,对上好整节课关系很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等。为此,教师如能在每节课开始精心设计一种导语或一个实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会象磁铁一样,吸
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以及绘制图表是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地理图表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根据学科特点,我认为图表教
文化产业市场的不断繁荣,对舞蹈艺术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从以往的专业型人才转换到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此变化,舞蹈艺术院校须做出培养符合各类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