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必需脂肪酸在维持皮肤结构及皮肤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病的病理生理有关.采用富含必需脂肪酸的某些药物治疗皮肤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必需脂肪酸的进一步研究可望明确其与皮肤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具有较好疗效的新的治疗药物.
【机 构】
:
中国药科大学生化研究室,中国药科大学生化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需脂肪酸在维持皮肤结构及皮肤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病的病理生理有关.采用富含必需脂肪酸的某些药物治疗皮肤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必需脂肪酸的进一步研究可望明确其与皮肤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具有较好疗效的新的治疗药物.
其他文献
生殖道支原体与许多疾病特别是性传播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有紧密联系.本文讨论了生殖道支原体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症性疾病、不孕症、绒毛膜羊膜炎及低出生体重儿等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概述了某些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
对近十年来发现的药疹(如药物诱发的色素沉着、化疗引起的淋巴细胞复原的皮肤发疹、肢端红斑、皮肤白消安效应、中性粒细胞性汗腺炎以及汗腺的鳞状化生等)以及炎症性药疹(如角层下脓疱性药疹、天疱疮样综合征、假性卟啉症、光敏性发疹、巨噬细胞性苔藓样皮炎、假性蕈样肉芽肿综合征以及注射维生素K1引起的假性硬皮病等)作了临床与组织病理变化的详细描述.
患者81岁,男,就诊前有腹主动脉瘤修复手术史,以后因发生肾病综合征而日服强的松60mg和呋喃苯胺酸(速尿)240mg.3周前右手指节处出现3个点状损害,可能是玫瑰刺扎伤处.随即损害扩大为小溃疡,接着发展为隆起的红斑水疱性皮疹,边缘清楚,累及整个手部及前臂,曾怀疑是接触性皮炎继发某种感染,但在用丙酸氯倍他素和氟氯青霉素治疗后未能控制.
银屑病病灶的形成,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α、β等有关.为了解机体如何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作者测定了寻常型银屑病不同时期血中IL-1α、TNF-α、IFN-γ,GM-CSF和IL-6的浓度.
性激素与SLE发病的关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调控体内性激素水平,可使某些SLE动物模型及SLE病人的病情缓解。但性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该文从性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两方面,简述性激素与SLE关系的研究进展。
泌尿道感染(UTIs)是一项全球性致病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10年中, UTIs的治疗发生了较大变化, 改善了患者的医疗条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 既减少了直接的医疗费用又降低了因丧失劳动能力的固定花费。其主要进展可归纳如下:①单剂量或短程疗法治疗妇女急性膀胱炎或无症状细菌尿的疗效;对于大多数妇女, 3日疗法是最佳治疗方案, 较长疗程方法仅用于有其他危险因素, 提示有上泌尿道感染的患者。
成纤维细胞在硬皮病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硬皮病皮损成纤维细胞发生了基质合成和生长增殖的异常以及粘附力的改变。能够合成高产量胶原及其它基质的成纤维细胞亚群在硬皮病皮肤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硬皮病皮损中表达细胞间粘着分子Ⅰ型和HLA-Ⅱ类抗原的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加可能与局部炎症或免疫反应有关。
该文介绍1M NaCl分离皮肤免疫荧光法诊断表皮下大疱病的原理和优越性。同时介绍了盐裂正常人皮肤IIF法以及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的DIF法对表皮下大疱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报道了埃塞俄比亚全非麻风康复培训中心(ALERT)实施麻风防治规划中用MDT治疗的患者发生麻风反应的情况及其诊断和处理的经验.被观察者在用MDT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氨苯砜(DDS)治疗,观察期最长5年.结果发现,用WHO多菌型(MB)方案治疗2年的266例BL和109例LL患者中逆向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3.6%(116例)和19.2%(21例);ENL的发生率分别为2.7%(7例)和11.1%(1
淋病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种之一。近年采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所占比例日渐上升,造成青霉素治疗的失败。质粒介导的青霉素耐药是由3.4MD和4.1MD两种质粒所引起,它们均编码β-内酰胺酶的结构基因,并可以在菌株间传递。基因探针和多聚酶链式反应的出现为检测淋球菌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目前使用的探针有质粒探针、染色体DNA探针、r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苷核酸探针,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均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