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凤:大国导航“擎旗手”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卫星导航
  技术的拓荒者
  对于GPS在国内的发展应用,许其凤最有话语权。他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工作。80年代初期,他以敏锐的战略视角将研究方向转至卫星导航领域,成为我国最早从事这个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者之一。
  1989年,美国GPS系统尚未完全组网之时,许其凤就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GPS导航与大地测量专著《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成为冲开技术屏障的一道霞光。而早在1982年,他就率先在国内开设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课程,开始为国家测绘导航领域实现后发优势提供理论和人才储备。此后,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在国内应用卫星定位技术首次建立起高精度大地测量控制网,解决了国内大地测量的基准问题。
  1991年,中苏两国启动交换边界(东段)联合测量工作。许其凤受命负责此次联测我方总体方案的设计、施测指导和数据处理。他带着年轻的技术人员,开创了国内首次应用GPS技术大规模测量的先河。在中苏两国坐下来协商的最后24小时,苏方提供的一批数据始终无法与我国实测数据“吻合”,怎么办?许其凤胸有成竹地说:“对方提供的数据有误!”
  签字台变成了谈判桌。面对我方准确的实测数据和缜密的测算,苏方最终承认失误并进行了重新测算。
  许其凤又在军内开辟第一个空间大地测量学学科方向,解决了远程武器发射机动测量保障问题。
  自主卫星导航星座方案的首创者
  由于GPS系统提供的定位和授时服务水平较高,当初不少人建议我国参考GPS的卫星星座方案进行布设。许其凤投了“反对票”,强调必须“另起炉灶”。这条建议在近年来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尤显珍贵。
  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独立的重要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试想一下,如果我军的武器系统、指挥平台全部依赖于他人,那么一旦战事开端,对方只要稍做改动,我们的国防就可能全面瘫痪甚至为敌所用。
  经过严密计算推演,许其凤提出了由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相结合的区域星座设计方案,实现了立足我国本土设站即可实现对全系统的监控,同时使区域组网卫星使用数量与GPS方案比减少4颗,可减少投入22亿元。考虑到卫星的设计寿命,平均每8年需依次补发全部卫星,即运行期间每8年还将减少投入22亿元。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形成了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为国家发展和维护主权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正在此基础上扩容升级,2018年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我国即将跻身世界导航强国先进行列。
  倾心卫星导航教育的亲为者
  许其凤说:“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
  60多年来,无论身份是助教、讲师,还是副教授、教授,乃至评为院士,与同事、学员谈话,他始终以“许教员”自称,从未改变。
  他讲授的都是深奥的理论课,可听过他课的人却说:“许教员讲课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思路时刻被他牵引着走。”
  许其凤讲课和蔼可亲,但是给学生“压担子”从来不手软。2001年,他放手让博士生陈金平牵头负责卫星导航定位增强子系统,促使陈金平10年后走上了卫星导航定位总站技术保障中心主任的岗位,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许其凤从来都是亲力亲为。2003年夏天,他亲自带领学生选择驻地一个车流量最大的立交桥作为试验点,住帐篷、吃盒饭。年过六旬的他,白天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桥上观测,晚上回到教研室进行数据处理,一干就是两个月……他的学生杨力教授说,想起老师的工作状态,自己时刻不敢懈怠。
  如今,几近八旬的许其凤还和年轻人一道编写和调试程序。他的学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副院长郝金明心疼地劝他:“您现在只需要站在我们身后,检查指导我们就行了。”许其凤却说:“如果我还能编程序,还能推导公式,说明我还没老,还能为国家、为军队服务。”
其他文献
10月21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李克强总理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人才储
期刊
近日,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石墨烯智能发热理疗系列产品如护腰、围巾、发热户外服等,让人眼前一亮,其集轻便、可移动、有温度于一身,令很多人连连点赞。这类石墨烯产品的理疗效果怎样?这是不是意味着神奇的石墨烯材料因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之后,在短短几年开启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大幕呢?  清华大学医学院王钊教授回答说,研究发现,除了智能保暖,石墨烯在发热过程中产生的8~14微米远红外线是
期刊
中外科学家10月19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已经完成了对白纹伊蚊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种中国民间俗称的“花蚊子”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表示,小小的白纹伊蚊具有非常复杂的基因组,用通常的测序技术很难“组装”研究其基因组。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陈晓光和同事终于测序、组装、注释了白纹伊蚊基因组,这为了解其传
期刊
一辆好车必然是精于细节的完美作品,一处匠心独运的线条勾勒,一个巧妙贴心的空间设计,总能让我们见微知著,欣然赞叹。  K3的LED日间行车灯与HID氙气大灯组合巧妙构成了K3犀利的“眉眼”,与前雾灯、尾灯组合相互呼应,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而直瀑式进气格栅、尾部、排气管等处的镀铬装饰,以及外门把手迎宾照明、隐藏式无骨雨刷设计和低风阻立体尾翼等,为K3增添了更多高贵感和品质感。  K3集成记忆、加热、
期刊
“我是从2008年开始接触《弟子规》的。当时山西青年报社倡导全体员工人人学习《弟子规》、人人会背《弟子规》、人人会讲《弟子规》。我们一年里读了不下2000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后我开始一场一场地面对面讲《弟子规》。”郑宝兰说,从2009年10月24日至今,她累计做了600多场《弟子规》讲座,去过农村、去过社区、去过医院、去过学校、去过企业、去过机关、去过监狱……“粗略算下来,听众达
期刊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犯罪现场指纹识别技术,可帮助警察快速便捷地取得犯罪者指纹。  研究人员介绍说,在指纹上加入一滴含有“金属有机框架”晶体的液体,再使用紫外线照射被液体覆盖的指纹,指纹会发出强烈的“光芒”,持续时间长达30秒。强烈的发光效果会使指纹更易识别,指纹采集也更简便。赵博
期刊
9月11~13日,在北方国际高新科技成果暨创新产品(合作)洽谈博览会期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坛”开坛,举办了“山西信息网络安全高峰论坛”、“首届山西智慧城市大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为参展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客商等搭建了一个展示展览平台、创新创业交流平台、思想火花碰撞平台。此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坛”将以省展览馆作为常设地,长期开展。其中,“2015山西省智慧城市大会——互联网+智慧城市”高峰
期刊
(上接A1版)  2005年,张山虎第一次接触科普惠农。那次,张山虎作为农资专家参加了科普惠农活动,当时他一头雾水。“科普惠农是干啥的?有啥用?咋样就能惠农了呢?去听了一次讲座,我才明白,科普惠农就是把所有搞农业的集合起来,有专家、有厂商、有土地,也有农民。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平台,集体为农民服务!”在明白了科普惠农的基本原理之后,张山虎分外高兴,这和他自己的初衷不谋而合,感觉像是插上了一双翅膀,
期刊
在过去的几年里,Facebook、LinkedIn、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应用,对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例如,“科学2.0”理念的提出,推动了国外各类科研社交网络(Researchgate、Academia等)的发展;基于“众包”的维基经济学兴起为基于社交网络的大规模协作创造了条件;用户创建的内容或品牌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期刊
2015年,朔州市遭遇了60年未遇的大旱,但红旗牧场膜下滴灌地块玉米无受旱受灾迹象,抗旱抗灾效果十分显著。常规玉米尚处于拔节期时,膜下滴灌玉米已经处于抽穗期,玉米生长健壮,果穗较大且有部分双穗玉米,增产潜力明显。经实地调查,膜下滴灌工程对有效利用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改变农业耕作栽培技术是一场深刻变革,其技术成熟、潜力巨大、成效显著。  技术优势显著  其优势主要有:一是增产,玉米滴灌地块估计平均亩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