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同其他电教手段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声音、色彩的和谐运用,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感性知识,而且使学生思维、想象、表達和创新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数学教学
  将多媒体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所谓多媒体教育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期望通过多媒体的介入,能够有效的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通过发挥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交互便捷的特点,发掘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能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发展其能力,促进其发展。
  一、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感兴趣就会有巨大的动力。利用多媒体学习数学,教师要深挖教材,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丰富的数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中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等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陶冶学生创新精神。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模拟大量的音频、视频、电影和电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勇于探索,自觉去发现。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节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小猫和小狗为了吃食而奔跑这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背景,提出“难道它们也懂数学”这样一个疑问来引入教学,小猫和小狗生动形象可爱的活动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充分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知道两点之间距离的含义。
  二、多媒体动态模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动态模拟演示,可以化静为动,声色兼备,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更好地建立深刻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利用多媒体在教学《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时,多媒体直观地演示在两条平行线间,一个底长固定在一条平行线上,而顶点在另一条平行线上不断移动的三角形的全过程,再配上不同颜色的留影图形,结合所学知识点,在形象逼真、图文并茂的画面中得出正确的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教师再及时点拨,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知识点。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完善学生个性,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
  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有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只有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能真正地掌握数学,因而数学教育要展现数学的思维过程,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自己去“发现”结果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设计优化的教学环境,是每个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而多媒体教学能创造出图形直观、动画直观、声音直观、图像直观等多种直观形式满足教学之需,收到单纯语言讲授所不可及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还可以在交互中实现直观,与其它媒体的直观相比,这是多媒体教学最不同凡响之处。虽然我们还不能把直观教学视为能够解决一切数学难题的万灵丹,然而它的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不可忽视的法宝。而且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有利于学习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多媒体形象、灵活、快捷、方便、实用,使学生能快捷、迅速的得到信息,做到图文结合,即省时又形象。图形的变换,角度的分析,全方位地展现几何图形,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做边总结,对学习方法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知识打下基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时,不妨在学生利用实物做过实验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切割的过程及切割后的截面形状,进行概括、总结,系统地进行比较讲解,更加清晰地展示物体的构造,强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五、运用多媒体,展开想象、自主发展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努力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思路,教学方式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特点的变化而变化,不论是计算题还是其他内容,教师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引导,要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积极思考。相信学生具有的无穷创造力,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揣摩、推敲、研究,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开放式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如在进行数学练习时,适当补充1~2个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拓展性试题,难度略高于教材,学生做完后及时反馈评价、点拨。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完全忘却了做题时的艰难和辛苦,慢慢地就会把这种学习转化为他的自主学习。
  多媒体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多媒体与数学课程整合,给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微型机和活力,无疑这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多媒体和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短时间内寻觅出最佳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健.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第二中学 335000)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合工孔径雷达(SAR)本与种具本高分辨率的微波工像雷达,具本本天时和本天候工作的优点,已具本与论的植允和地面穿透能力,因也允广泛保使于军事及民使领域。也除也工更多的信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迫切需要解决单跳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网络(本文将其命名为B-MAC网络)中的发射机优化问题,并由此求解出
无论在动物界或是在植物界,生物都有多样形态的器官。这些器官在发育中如何受到控制以及在进化史上如何产生多样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古老问题。植物第二轮花器官“花瓣”在物种
聚酰胺(PAMAM)树形分子作为纳米材料中重要的一员,它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对PAMAM树形分子的纳米组装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PAMAM树形分子纳米组装体系的生物学应用
人体姿态估计是理解图像和视频中人的行为的重要步骤之一,在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智能安防、国家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是非常具
空间环境极其复杂,主要包括:重粒子、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无昼夜变化等。其中,微重力环境可以对宇航员的免疫系统、骨骼系统及肌肉系统等产生影响,引起宇航员的许多病理变化
本文将摄影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中,对处于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各种群,通过点格局、“空斑”面积、尺度密度函数分析,初步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