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地区优秀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与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广西民族地区的“天地人合一”的生态秩序观、“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取之有度”的生态经济观、“防患于未然”的生态忧患观等优秀生态文化资源,从传承广西民族优秀生态伦理文化、把广西优秀民族生态资源引入课堂、实现对广西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等方面探讨广西优秀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对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 优秀生态文化资源 价值转换 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15-03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尊重和维护自然基础上的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目标,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巨大进步。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文明之路始于生态自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使生态文明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必须构建以生态文化自觉为核心的共同的精神家园。青年学生担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对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提出的青山绿水“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
  当代大学生年富力强,视野开阔,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在主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优势,引领大学生提升生态文化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自觉,从心理学角度看包括认知、情感、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和状态,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正确、自觉的思想意识才能引领人们积极有效地行动。生态文明之路始于生态自觉。因此,只有实现生态文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生态文明建设才会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正能量。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培育与提升,体现了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它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实现自我生态意识嬗变的自觉性,而且要自觉对传统生态文化意识进行反思与扬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早就形成了与农耕文明紧密联系的生态文明的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广西地处祖国边陲,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积淀形成的生态文化是我国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并使之实现价值转换,不仅可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也能唤起大学生生态文化的自觉性。
  二、广西优秀民族生态文化资源分析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传统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意识,他们对自然界的思考和认识对我们认识自然本质,处理天人关系、维护社会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天地人合一”的生态秩序观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广西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他们通常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某些生态要素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在生活起居、自然崇拜、图腾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共命运的氛围。如广西壮族的干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都是就地取材,遵循“便生、适形”的构建理念,在注重村寨居民生存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山川的地形地貌,构建出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秩序。广西贺州瑶族有谚语“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都安瑶族的《说亲词》也唱到:“树矮无鸟站,门低没客来。”“是水才有鱼虾游恋”,“是林才有山鸟啼鸣”。苗族的百鸟衣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一个人与自然同生共荣的故事《十二个蛋》:枫树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十二个蛋由脊宇鸟孵化成自然万物和人类的故事,为此苗族把鸟作为始祖来崇拜,并把鸟的羽毛制作成衣,誉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可见,广西少数民族很早就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互惠共荣,只有维护和谐共生的秩序才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必然之路。
  (二)“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
  儒家所倡导的“仁民而爱物”的思想突破了人类界限将“仁”推行到自然界,认为动植物无论它们多么渺小,在自然界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应该和人类一样受到尊重与爱护。广西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是居住在山區,在他们的生态意识中,赋予了山川草木土石以人格情感,认为自然山水草木皆为平等的、可以互通情感的伙伴,应该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彝族有个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举行的民间传统节日—— 护山节,在护山节期间,任何人不许上山砍树木打柴草,也不能把畜群赶到山上放牧。仫佬族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要举行隆重的“拜树节”。拜树节这天家家户户带上酒、肉、糯米饭、鞭炮,轮流向房前屋后及山上的树木举行“拜树”仪式,预祝林木旺盛,果树丰收,过完“拜树节”,全村就开始一年的植树造林活动。在广西壮族地区,几乎每一个壮族村落都有树崇拜的习俗,他们认为榕湖、枫树、木棉树是维护村寨平安的保护神,它们是充满灵性,具有生命的。因此,人们不能随意接近,更不允许乱加损伤砍伐,也不允许在其附近说和做一些亵渎神灵的话语和事情。基于对生态伦理价值的认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不仅树立了整体保护生态系统的观念,而且制定了严惩破坏生态行为的措施。《广西金秀大瑶山全瑶石牌律法》中规定:“纵火在山,放火于沟,毁坏山场,破坏森林。他犯大法,他犯大罪”,广西融水苗族百姓也自觉遵守“榔规”的相关规定:封山育林,不准烧山,不准乱砍滥伐,禁止下河炸鱼,违者要严格问责、罚款等。这些“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客观上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破坏自然的行为,对于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长期延续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取之有度”的生态经济观
  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适度消耗、适时采伐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子就主张按周礼对动物实行可持续利用,反对乱捕滥杀野生动物,认为“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讲“斧斤以时入山林”,这说明人们必须遵守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认清自然界循时性特征,取之有道、取之有度,才能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发展。广西山多水密,大多数民族依山傍水而居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习惯思维,对自然的依赖和亲近逐步形成了“取之有度,用之以节”适度开发的生态经济观。因此,为禁止伐林毁林、滥捕野生动物,各村各寨在制定的村规民约中都有严格的明文规定与惩罚措施,如广西侗族就明确规定了上山捕猎要避免繁殖期,遵循“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的原則,禁止捕杀幼崽;在广西中部的大瑶山、大苗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还有独具特色的“种树还山”植树造林制度等。正因为有取之有度、适度开发的生态经济观,才使得广西民族地区保留了其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
  (四)“防患于未然”的生态忧患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2年12月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要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才能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的共赢。尽管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理和气候条件,生态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如果没有“防患于未然”的生态忧患意识,即使先天条件再好也抵不过偷猎、乱砍滥伐、盲目开荒等不合理开发带来的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也就不会获得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在广西民族地区,一方面通过村规民约、习惯法来约束、严惩破坏生态的行为,如在桂北漓江源地区很多村寨都在村口的石碑或影壁上写明本村的村规民约,禁止百姓在山体上开荒耕种、翻动石头、开采矿产、放牧牲畜或污染水源等;在山石、路旁、围墙、村口随处可见“禁止伐树”“砍树罚款”等标语,保护林木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歌谣等形式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如苗族流传千年的《苗族古歌》,用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古歌既是民族精神和性格特征的表达,也是苗族先民重要的宣传教育方式。
  三、广西优秀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对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形成的作用
  广西民族地区优秀的生态文化资源是建立在广西各民族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在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漫长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各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总结,它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理念是我国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各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思想,并使之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实现各民族优秀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大众的生态文化自觉与道德素养,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当代大学生提升良好的生态文化素养,促进生态文化自觉的重要价值来源。
  (一)传承广西民族优秀生态伦理文化,提升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认知能力
  费孝通曾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历史圈子中对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体现了文化主体(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自觉意识,包括对文化的觉醒、使命与担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从目前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文化底蕴不足和生态文化历史视野狭窄,对生态文化缺少自豪感,生态文化意识薄弱,生态文化价值观念模糊,生态行为模式失调,最主要的是缺乏应有的生态文化自觉的认知能力。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认知能力,就必须对生态文化有“自知之明”,包括对生态文化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知,对生态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拥有对生态文化发展的历史当担。在全球生态危机爆发的今天,广西优秀生态文化资源中丰富、淳朴的保护自然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的作用和意义再次凸显,其生态文明的思想,不仅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而且成为大学生生态文化认知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自觉地感知、理解生态文化知识,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内心的生态道德良知与情感直至信念,并以此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承担起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历史责任。
  (二)把广西优秀民族生态资源引入课堂,培养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情感体验
  早在20世纪30年代,生态伦理学之父奥尔德·利奥波德就呼吁人们要培养对生态的道德情感,号召人类把道德关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崇尚自然,热爱生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情操。生态情感体验是实现生态文化自觉的路径,只有持久、稳定的生态情感体验才能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当前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上看,他们总体上能客观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也非常关注环境保护,但对于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明显不足,存在一定的空泛性和矛盾性,不能真正理解自然存在的价值,也就不能发至内心地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实现生态文化从认知到实践的自觉。广西优秀民族生态文化是各民族与自然生命亲密接触的情感表达,是最纯真的自然描述,它充盈着广西各民族与自然万物的共感与欢歌,能给人以愉悦的情感体验。可把广西优秀民族生态资源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创造情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态文化最初的原真性中去感受自然之中生命创造和延续带来的无穷喜乐,在亲身实践中唤醒对生态观念的认同和生命真谛的感悟,体会人与自然心心相印和谐共存的精神境界,最终形成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实现对广西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的自觉
  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在自然界的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超越、反思、创新,它经历了从“以自然为中心”到“以人类为中心”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断深化、发展的曲折过程。每一次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先有生态文化自觉的批判、反思与超越的基础之上的,与时代紧密关联。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资源根植于传统农耕文明,决定了其生态文化自觉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受时代制约。如广西多数少数民族都信奉“万物有灵”,并以此产生对自然界无限的崇拜和敬畏。虽然一方面保持生态文化的原真性,彰显了人与自然最古朴的和谐,但另一方面,仅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大学生在传承广西优秀生态文化资源,培育自身生态文化自觉认知、情感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当代科技文明的实际,实现对广西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一方面要超越传统的生态文明意识,理智地对待人类的自我认知和觉醒,清醒地认识自然界的价值,把单纯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认知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觉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对现代文明意识加以批判,反思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实践中的掠夺行径,自觉吸取传统生态文化的优秀内核,克服现代文明传统模式的内在缺陷,结合时代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走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人类只有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让人类有诗意的栖息地,实现持续的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虽然产生并传播于农耕文明时期,但是其质朴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不仅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也是当代大学生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推进生态文明自觉的精神动力。我们要自觉地鉴别、继承这些生态文化资源,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丰富,使其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玉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及其培养[N].光明日报,2012-01-28
  [2]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贺州市志(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3]都安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4]李克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中[EB/OL].(2012-12-12)[2018-01-20].http://news.sina.com.cn
  [5]费皖.费孝通在200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袁玉芳(1976— ),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研究。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利用"试题分析—学情分析—策略指导"的"三级踏板阶梯"提升学生的高考英语听力理解技能,即通过分析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分析学生学情等,从技巧、内容、心理等方面提出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晩期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6例,依据是否行
对于产品质量,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和第三方评价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企业标准评价,米其林餐厅指南排行榜的评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供给关系不对称、培训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培训师资管理制度不健全、培训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选准培训对象、优化培训课程、创新培训载体、完善师资管理和评价体系、提升培训服务等对策,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度,提升新时代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新时代 少数民族干部 教育培训 需求  【中图分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TLR4/MyD88异常表达与异位细胞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7月期间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神木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线形”即线的形态。线形是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一种表达语言,线形不仅对客观事物能进行明确、直接的表达,同时又能准确、传神的表达出抽象的感性的意象境界。线形视觉语言,凭借丰
介绍一种用于反馈矿井皮带运输机状态信息的语音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硬件主体由主控MCU、CAN控制器和语音模块等组成。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系统的电路
本文分析中职舞蹈实行通识教育的意义,阐明中职舞蹈通识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目标,从教学内容拓展和教学方法创新、课程单元设立和相关互联构建、民族舞蹈传承和当代舞蹈创作三方
为了探讨几种化合物对温石棉致肺泡巨噬细胞(AM)酸性磷酸酶(ACP)释放的干预效应。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温石棉1小时后,再将其与豚鼠肺泡巨噬细
PSSR是基于对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对过程安全控制不断完善的目标下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在于判定新改扩建项目及停运再投运的设备能否安全启动,是国外大多数高危行业过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