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对照药为和络舒肝胶囊,疗程24周并随访12周.结果: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6例,其中治疗前进行肝组织学检查者分别为99例和96例,治疗后作2次肝活检者分别为50例和43例.治疗后,试验组纤维化分期降低1期以上者占52%,显著高于对照组(23.3%),同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显著下降;试验组治疗12周、24周时的血清HA、LN、P-Ⅲ-P及Ⅳ-C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其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血清Alb
其他文献
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最终执行者,是理解生理、病理和药理作用机理的关键。蛋白质组学是分析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组织或细胞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学组技术和策略为复杂的
一、成立背景21世纪初天津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宏伟的战略目标——《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中药港”的建设到2010年将天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
目的:考证蒙药本草记载的草乌传统炮制方法,通过实验阐明其科学性与安全有效性,并从众多方法中选出最安全有效的1~2个方法作为炮制工艺研究目标,找出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以规范蒙
目的:建立苦玄参药材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RP-HPLC法,采用C18ODS2柱(5μm,4.6×250mm),乙腈-0.3%磷酸(34:66)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64nm.
从质量标准、质量指标在线检测技术、模型的建立三方面探讨了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的可行方式及信息技术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为中药行业质量控制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思路。
探讨了目前在舌诊纹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如标准模板的制定,加强对正常舌象的研究,避免过度追求舌诊自动化等问题。分析和探讨了成立舌象标准制定专业组来研究制定异常典型舌象的
中医药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启动系列报道之一:中医刮痧师、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中药检验员等多种过去缺乏规范的中医药相关职业,如今统归中医药行业管理
本刊的显著特色是: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本刊应全面反映国家整体科技目标、战略和政策。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进展。前沿科学发展和交叉学科探索以及国际规范与世界科技动向.是启发新思
1987年,原国家科委朱丽兰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聂力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胡启恒副院长代表两委一院,共同主持了第一届“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形成的共识认为,应忙建立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