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时代的“丝绸之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80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在父辈们口中总是零零碎碎地听说一些关于永胜的地名儿,像“打红”、“马过河”、“仁里街(gai)”、“黑乌海子”、“永北城”等,这些地名在孩提时代听取来颇具传奇色彩,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再后来,长大点儿了,才知道父辈们口中那些传奇的地名,其实是在“文革”后的一段特殊时代里,父辈们为了维持全家老小的生计,从华坪县的通达乡维新村,途径鱼比叉垭口、打红村、马过河、仁和镇、程海镇,到达永胜县城的一条由马帮组成的用来做生意的“丝绸之路”。
  在我的记忆中,这些老地名多少都有些传奇色彩。要说记忆犹新的要数被父辈们提得最多、小孩不听话时讲得最多的“黑乌海子”,即现在永胜县程海镇的淡水湖程海了。传说从前的“黑乌海子”所在地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人们在这里平静地过着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城里来了一位貌似道姑的老太婆,衣着破烂,口中念念叨叨,面目相当狰狞,见到大人就说:“快搬、快搬,快搬、快搬……”,可没有人理睬她,偶尔有好奇的百姓拦住她问“搬什么”,她戰战兢兢地说:“狮子眼睛红了,要沉了,要沉了……”不过也没有人当回事,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是城里两个调皮孩子用红笔把城门边的那对石头狮子的眼睛染红了,所以大家都把她当疯婆子看,只有几个心肠好的百姓看她可怜,给她点吃的。又过了几天,道姑见到大人便不说话了,但一见到小孩就拉,说要带去安全的地方,这时大人们就吓唬自家小孩说“不要乱跑”,不过最终也没有听说有谁家的小孩被抱走。后来有一天,有个别细心的百姓发现,道姑不在了,很快,城里飞沙走石,天崩地裂,人们居住的城不断往下沉,洪水逐渐涌上来,这座城池顷刻间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后来听说,那几个给道姑东西吃的好心人得已幸免,城里其他的人全部被埋在了海底。再后来,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们偶尔在海水清澈的白天能看见海底的城池,在暴风雨的夜晚能听见海里传出的哭喊声、嬉笑声。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心里还是很怕的,特别是在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就用这个故事来吓我们,说会被老道姑抱走,有时候夜晚都经常做关于“黑乌海子”的噩梦呢。现在想来,虽然是传说,没有什么根据,可它给程海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也无形地宣扬了世间的真善美。
  言归正传,父辈们当时的“丝绸之路”其实是很艰苦的。从孩童时代记事起,每当每个月的1号、4号、7号、11号、14号、17号、21号、24号和27号父亲都要从这条“丝绸之路”去到仁里赶集,把利用早晚时间从村子里买来的羊皮、瓜子、茯苓、牛肝菌等皮类和土特产或自己背或用马驮,途经鱼比叉垭口、打红村、马过河到仁里街上去卖,运气好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然后换些日常生活用品回来补贴家用,运气不好的时候卖不到好价钱就只能继续从仁里街去黑乌海子或者到更远的永北城去卖,偶尔卖到个好价钱顺便买些通达街上没有的东西回来,每个月的3号、6号、9号、13号、16号、19号、23号、26号和29号从维新村走路背到通达街上去卖,换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和供养我们姐弟俩上学。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在这条承载着我们全家生活希望的“丝绸之路”上来回奔波,很多时候,凌晨三四点父亲已经打着手电筒出发了,晚上七八点才到家,当时不懂事,白天总是问母亲父亲去哪里了,总是要找父亲,母亲无奈,变着法告诉我们,说父亲去买糖了,要听话,我们还是继续追问父亲什么时候到家、到哪里了?母亲一会儿说还在“永北城”哩,一会儿说在“仁里街(gai)”,一会儿说到“马过河”了,一会儿又说到“打红”了,母亲就这样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我们姐弟俩珠串儿似的提问,有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说,你爸爸在“黑乌海子”哩,再不听话,他要把道姑带回来把你们带走掉,那你们就见不到爸爸妈妈,吃不到糖了!我们对“黑乌海子”那个老道姑多少还是有些害怕呢,所以也就安静了,毕竟那个年代能在父亲赶街回来的时候吃上一颗糖是多么难得,在我们的心里,每次心心念念的是父亲去赶街回来后我们可以吃一次的糖果,却何曾想过,每次父亲带回来的糖果其实是他早出晚归、翻山越岭、人背马驮的辛苦所换来的。父母对儿女无条件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恩情和无私的关爱。其实现在想想,父母尚在,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和幸福,我们可以孝敬他们,可以环绕在他们身边(有时身不由己),还可以做一个他们眼里长不大的孩子,感受那份永远不会苍老的父爱母爱。
  孩提时代的记忆其实是很甜蜜的。
其他文献
我一直在想,如果二姨不嫁到我所在的那个村子,或者她不跑出去,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人生?   那时外婆家的家境并不好,后来,母亲在多次提到二姨的时候,总会提到她们家当时的情形——有9个人的大家庭,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实施,生了一大堆的娃。当时,大姨、大舅已步入劳工行列,能挣点工分外,其他的都还是嗷嗷待哺,或最多能背个大粪筐拾点粪,挣半个工分,这就是最好的了。外公还在,家里基本上还能维持饥饱,但后来,
期刊
冬天,死亡站在地狱入口呼唤你。   暴风雪高高低低地狂吼着,迎面刮过来,爆炸,再爆炸,一股股透骨的冰刺感,缓慢地融化,浸洇,四处散开,消失了。让你不得不感慨,这平原上暗夜潜行的姿势,“咵咵——咵咵”,一路向北,小跑,像一列列士兵似的急行军。   如果你打开地平线,小心哪小心,嗬,薄薄的,打开那层冻壤,下面的,全都是“呼哧,呼哧”睡着的小精灵。谁,从冰凉的土壤里调整一点点睡姿呢?谁谁谁?哦,小蚰
期刊
小时候,生产队部在我家东南角,而只有一道之隔的马圈牛棚、碾房磨道,是我經常玩耍的场所。后来因地势低洼,夏天饱受南沟子水患欺负,队部又整体搬到了我家东北角的上岗地方,还好,离我家远近还一样。渐渐地,我熟悉并喜欢碾房和磨道这种场所。喜欢看老驴老马在晃悠悠地遛弯弯、转圈圈,喜欢看大人们陀螺似的在磨米、压面。伴随着“驾”“吁”的吆喝声和鞭打棍捶的呵斥声,碾盘和磨具在转动中呻吟着、哼唧着,“吱呀呀”“嗞扭扭
期刊
说这话的,是我的邻居孙奶奶。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上小学。家里盖了四间大瓦房,还没等院墙落成、房屋干透,全家人就欢天喜地地搬了家,逃离了那个人口众多的老院子、破旧不堪的老屋。巷子里的六家住户几乎同时盖的新房,因为家里都有小孩子上学,家家的饭点也是颇为一致的。往往在晌午时分,邻居们就三三两两都端着饭碗出来了,在巷口蹲着、坐着、站着,边吃饭边聊天,东家长、西家短,一起集体上工干活发生的趣事
期刊
三北伏龙山是三北平原诸多濒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山岩突兀,远看像一条莽莽巨龙卧饮大海。  三年前秋高气爽的一天,我携妻重上伏龙山。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寻古觅幽。山下南麓东首即现今光华学校校址,明清时为接经禅院,占地30余亩,建有正殿佛堂三间,偏房十余间,专供香客居住休闲。下院登上佛道的山坡正道,民国时期龙山所人朱祖炳捐建双柱平门式大石牌坊赫然在目。牌坊高5米,坊额石勒“古箬山”三个大字
期刊
五行中,水和土完美的婚配,孕育出一件件傳世的陶器、瓷器。我甚至怀疑,它们的弧度,被多少脊梁支撑着!  一位老农告诉我,柔弱的草,赐予了它们筋骨,一壶水,赐予了它们血液。时间的绳索,无法拴住一段光鲜岁月,却把坍塌的余晖落入窑洞之内。任何破碎的事物,在时间的刻度上,都显现出从容。尽管沧桑,它们同样具有神性的魅力。只是,被一把锈涩的铁锁封存着。  五百年的长度,我无法揭开,却被一群外来客反复丈量,而谜底
期刊
偶然在简书与赵希君邂逅,只因那一行行温暖又苍凉的诗句,撩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每每读来,总会唤起对人生以及生存问题的深层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赵希君的诗推荐给诗文群。   当有一天,师兄“跨鲸而来”携手师姐“晏萍”,在简书掀起一场声势浩大与赵希君和诗的狂澜,我才真正了解了“渐冻症”,而且已经病随十年。   赵希君1987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普乐保镇。17岁时迷恋于木雕,拜师学艺,至
期刊
“胭脂”是一只雄性玄凤鹦鹉,通体洁白,微微泛黄,头顶有黄色的凤冠,两腮各有一抹嫣红,好像化了妆,很是美丽,所以为它取名“胭脂”。至于它的性别,我完全忽略不计。现在想来,以它的性格,若是能言,应该断不能忍受如此女性化的名字吧?唉!   春节期间,女儿从花鸟市场买来时,它才3个月,毛发蓬松、毫无光泽,嘴巴附近有很大一块灰黑色羽毛,看起来脏兮兮的。我从没养过任何小宠物,对它的到来很是木然。女儿非拉着我
期刊
母亲说,有舍的人才有得。    母亲出生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乡民纯朴、友善、热忱。在老解放区做过青妇会工作的她,后来随打淮海战役受伤转业的父亲进城,并辗转于父亲任职工作过的一些城市,曾有过一段任国家公职的经历。父亲离休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好环境,母亲便想起重开而立之年中断的育儿工作之花。在父亲的支持帮助下,她办起家庭托儿所,收留了就近家属院十多名一岁半至三岁的孩子。她把家中最大的一间二十
期刊
春节刚刚过,公司紧急安排我启程,远赴新疆担任一个政府重点大型项目的总负责人,地点在距乌鲁木齐约60公里的昌吉州阜康市。   万事开头难,中标通知书下达一周就要签合同并筹备进场,20天之内正式开工建设,19个子项目工程分布在市区和乡镇,项目之间最远相距73公里。除了协调设计、监理、跟踪审计和分包,还要负责内部人员调配、外部人员招聘,吃住行全要安排。最怕的还有新疆的酒文化,伊力小老窖起步按斤喝,令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