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9日公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重点锁定为水利,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关注“三农”问题的延续。
说起水利,中央和地方省市政府或许关心大江大河和大型水库工程的治理,同时我认为更应关注的是各中小型水库,甚至是一个个村庄的沟、塘、渠的疏浚。没有这些细枝末叶般的水网涝时存水、旱时浇灌,农民种田只能“靠天吃饭”,大江大河也将早涝无常,甚至影响城镇居民生活。近些年,各地频发的早涝灾害足以说明这一点。
与母亲闲聊时,说起南方老家村里村外的沟、塘、渠,竟然荒废败坏得比我想象中还严重。家乡的池塘,有的被填土盖房子,有的被淤积得只剩一弯死水;各大小水库也今非昔比,承包水库养鱼的个体户只是不时将大坝垒高,并不清理淤泥,稍遇干旱就没水灌溉;由于杂草丛生。用于灌溉农田的田间四沟大部分已经淤积。一句话,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村里就没有做过任何关于水利的事情。
一村如此,一国也如此。国家水利部在2008年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而有数据显示,从1949-1979年的30年间,全国共建成大(1亿立方米以上)、中(1000万立方米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小(1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型水库8.6万座。
八百与八万,这是怎样的差距?30年來,中国农田水利一直在“啃老”。近年常从报端看见某地一年中既受水灾又受旱灾,这是水利建设欠账太多的后果。“用的是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吃的是大包干的饭,花的是外出打工挣的钱。”这句皖北大地上流行的顺口溜如此形容中国农田“啃老”现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于2006年预言:“以目前的农村水利设施情况,早则三五年,迟则七八年,可能会出现崩溃的局面。”2010年,中国接近热带雨林的云南、广西,旱得连人畜饮水都成大问题,这恐怕不是“五十年一遇”、“百年罕见”之类的话就能推卸掉各级政府多年来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不作为的责任。
幸运的是,在农田水利接近崩溃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公布了。决定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把水利提到这样的高度。
“一号文件”明确了地方政府是发展水利的责任主体,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我认为,在未来十年水利改革发展的实际操作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重视平田兴水
当前,农田还是分散在各个农户手中,这已不适应现代化规模种粮形势。现在农村除了一些老人依然种些零星土地外,留在村里的少数青壮年劳力都是种粮大户,分散承包耕作很不便;即便已成片承包耕种,但小块之间还存在田埂相隔,高度上也有不同。
可以说,规模种植已是大势所趋,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平整出大块耕地对种粮大户精耕细作大有益处,也利于提高其参与兴修现代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当然,这需要保护各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益。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农户承包证上写明农田的数量和等级而不指定哪块农田。每村或村小组统一对外出租农田,各家各户按田亩数分享收益,即按股分红。
二、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现代化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靠的是在政府发动下大搞人海战术,农村每家每户分摊“两332”(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兴修红旗渠便是这种“人海战术”的典范,至今仍浇灌着当地数十万亩起田。
现如今,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农民投工投劳几乎为零;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成本高昂,若修水利由以人工为主的人海战术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整理为辅的方式转变。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三、塘、渠、水库、河道等的清淤工作不容忽视
目前,小到村小组整治小水库,大至国家治理大江大河,都更重视筑坝,而轻视这些水利渠系的清淤工作。清淤使水利渠系更易存水备旱,充分发挥其功能。清淤工作做得好,将更好地保护改革开放前水利建设的“老本”,不至于将老本“啃光”。
在由塘、渠、水库、河道织成的水网中,各村内外的水系尤如人体“毛细血管”,疏浚这些水网中的“毛细血管”还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不应将兴修农田水利过度市场化
“一号文件”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农田水利的特殊意义决定了政府应该承担其主要责任。当然,可以拓宽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田水利,农户使用水资源也可以采取有偿方式,但对征收标准、征收范围等应该有严格的规定,别让用水成为农户的负担。
说起水利,中央和地方省市政府或许关心大江大河和大型水库工程的治理,同时我认为更应关注的是各中小型水库,甚至是一个个村庄的沟、塘、渠的疏浚。没有这些细枝末叶般的水网涝时存水、旱时浇灌,农民种田只能“靠天吃饭”,大江大河也将早涝无常,甚至影响城镇居民生活。近些年,各地频发的早涝灾害足以说明这一点。
与母亲闲聊时,说起南方老家村里村外的沟、塘、渠,竟然荒废败坏得比我想象中还严重。家乡的池塘,有的被填土盖房子,有的被淤积得只剩一弯死水;各大小水库也今非昔比,承包水库养鱼的个体户只是不时将大坝垒高,并不清理淤泥,稍遇干旱就没水灌溉;由于杂草丛生。用于灌溉农田的田间四沟大部分已经淤积。一句话,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村里就没有做过任何关于水利的事情。
一村如此,一国也如此。国家水利部在2008年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而有数据显示,从1949-1979年的30年间,全国共建成大(1亿立方米以上)、中(1000万立方米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小(1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型水库8.6万座。
八百与八万,这是怎样的差距?30年來,中国农田水利一直在“啃老”。近年常从报端看见某地一年中既受水灾又受旱灾,这是水利建设欠账太多的后果。“用的是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吃的是大包干的饭,花的是外出打工挣的钱。”这句皖北大地上流行的顺口溜如此形容中国农田“啃老”现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于2006年预言:“以目前的农村水利设施情况,早则三五年,迟则七八年,可能会出现崩溃的局面。”2010年,中国接近热带雨林的云南、广西,旱得连人畜饮水都成大问题,这恐怕不是“五十年一遇”、“百年罕见”之类的话就能推卸掉各级政府多年来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不作为的责任。
幸运的是,在农田水利接近崩溃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公布了。决定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把水利提到这样的高度。
“一号文件”明确了地方政府是发展水利的责任主体,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我认为,在未来十年水利改革发展的实际操作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重视平田兴水
当前,农田还是分散在各个农户手中,这已不适应现代化规模种粮形势。现在农村除了一些老人依然种些零星土地外,留在村里的少数青壮年劳力都是种粮大户,分散承包耕作很不便;即便已成片承包耕种,但小块之间还存在田埂相隔,高度上也有不同。
可以说,规模种植已是大势所趋,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平整出大块耕地对种粮大户精耕细作大有益处,也利于提高其参与兴修现代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当然,这需要保护各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益。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农户承包证上写明农田的数量和等级而不指定哪块农田。每村或村小组统一对外出租农田,各家各户按田亩数分享收益,即按股分红。
二、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现代化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靠的是在政府发动下大搞人海战术,农村每家每户分摊“两332”(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兴修红旗渠便是这种“人海战术”的典范,至今仍浇灌着当地数十万亩起田。
现如今,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农民投工投劳几乎为零;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成本高昂,若修水利由以人工为主的人海战术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整理为辅的方式转变。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三、塘、渠、水库、河道等的清淤工作不容忽视
目前,小到村小组整治小水库,大至国家治理大江大河,都更重视筑坝,而轻视这些水利渠系的清淤工作。清淤使水利渠系更易存水备旱,充分发挥其功能。清淤工作做得好,将更好地保护改革开放前水利建设的“老本”,不至于将老本“啃光”。
在由塘、渠、水库、河道织成的水网中,各村内外的水系尤如人体“毛细血管”,疏浚这些水网中的“毛细血管”还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不应将兴修农田水利过度市场化
“一号文件”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农田水利的特殊意义决定了政府应该承担其主要责任。当然,可以拓宽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田水利,农户使用水资源也可以采取有偿方式,但对征收标准、征收范围等应该有严格的规定,别让用水成为农户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