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迅驰技术推出已将近1年了,人们使用它感觉是怎么样的?是否如宣传的那样商务起来如虎添翼?或只略有长进?甚至是差强人意?为此,本刊系统应用部做了一项用户应用调查,在2004年初、Intel即将上市迅驰二代之前,披露迅驰技术种种用户真实体验,帮助用户正确认识、理性选用迅驰技术。
开展迅驰技术应用调查的起因源自笔者的一个朋友
赵先生,源自他使用迅驰笔记本电脑后产生的不满情绪与些许疑惑。
赵先生是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卫星通信中心的网管(见右图所示),经常在机房调试设备,为方便移动,他一直使用笔记本电脑作为调试工具。他通常不插电操作,电池最多坚持1个小时,这给东跑西颠的他带来一些不便。听说迅驰笔记本电脑具有支持长效电池的功能,在前不久的一次政府采购项目中,他特意挑选了一款迅驰笔记本电脑。根据资料说明,其电池续航能力高达4个小时,刚好满足他用上半天不充电的需求。然而,实际工作起来,
该迅驰笔记本电脑只坚持1个小时40分钟。他不解其因。不仅如此,对迅驰笔记本电脑其他独有特性,如综合性能高、外形与重量超轻薄等,也没有像广告所描绘的非同寻常的感受。至于无线上网,因为用得少,其方便性更是无从体验。所以,他开始质疑关于迅驰笔记本电脑的种种宣传。
以此为由头,《微电脑世界》系统应用部开展了一项迅驰笔记本电脑应用调查,整个调查围绕迅驰笔记本电脑用户在综合性能、长电池、超轻薄和无线上网4个方面的应用感受展开。
调查从11月30日至12月19日,历时2个星期,共调查了1095个迅驰笔记本电脑使用者,其中1070个来自网上调查,另外25个来自本刊记者直面采访。现在,我们就将这些资料归纳总结,整理出一份发人深省的调查报告,供大家阅读与参考。
综合性能好不好?
从统计数据来看(如图1、图2所示),有超过1/3的网民认为迅驰笔记本电脑的综合性能好。在面访用户中有62%的使用者认为迅驰笔记本电脑的综合性能好。由此可见,两方面的用户对综合性能的认可都大大高于长电、轻薄及无线上网的性能。这说明迅驰笔记本电脑最闪亮点不仅仅在广告中大肆宣扬的无线上网上。有驳于厂商们造势的初衷,也出乎采访者的意料。
来自用户的声音
在面访的用户中,我们选择的对象主要都从事商务活动。赵志娟是一家在北京颇有名气、专门从事存储系统集成的斯德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经理。由于公司业务和人员不断扩大,2003年上半年,公司购进一批迅驰笔记本电脑,赵志娟(见下图所示)有幸成为第一批迅驰笔记本电脑获得者。赵志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和了解先进的存储技术知识与产品信息。所以,她的电脑装着各种各样的办公应用软件,像微软Office、OutLook、Adobe Acrobat、Visual等,这样,在外出差时她可以用PowerPoint做技术演讲,在办公室时可以用OutLook收发邮件、用Excel制作数据图表、用Adobe Acrobat查阅图片资料等。赵志娟以前也用笔记本电脑办公,换了Dell D600她感觉性能明显提高了。每天她都处理大量数据、查阅大量资料,会打开许多窗口调用数据。过去经常出现死机现象,自从用了Dell D600以后,再没出现过这样的事儿。另外,过去打开一个Word文档需要十几秒钟,现在只须3~4秒钟。赵志娟说,她很满意Dell
D600的“综合性能”。
冯鑫是金山软件股份公司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他是2003年8月份才换的Dell迅驰笔记本电脑,与赵志娟的感受一样,他也认为在使用日常办公软件时,新的迅驰笔记本电脑较原来的PⅢ笔记本电脑更胜一筹,不仅打开文件窗口的速度快,跑应用软件的速度也快。当然,他也困惑,因为新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比如内存、缓存等容量)提高了,他不能确定是配置提高导致了性能的提高,还是迅驰技术本身带来了性能的提高。出于心理安慰,他更希望是迅驰技术的功劳。
在众多的调查用户中,冯鑫是少有的几个产生这种困惑的人。许多用户一致认为速度的提升是迅驰的综合性能使然。如果再深问一句,为何有如此坚决的观点,他们将无一例外地回答:厂商这么宣传的。
感觉=错觉?
问及综合性能表现,对笔记本电脑技术稍微有所了解的人将无法一下子回答出来,他肯定希望您把问题再细化一下,才好做答。因为笔记本的个体差异非常大,用户的应用目的也各不相同,单单以某一用户的某一应用来衡量笔记本电脑的运行效率,会有失公允。必须在同档次、同配置的要求下,同时保证运行的应用软件统一一致,这样得出的结果才能说明问题。
细想起来,任何一个更换笔记本电脑的用户,即使他没选择迅驰技术,也会觉得所谓的“综合性能”提升了,因为新笔记本电脑的配置高于旧笔记本电脑。
厂商聪明就聪明在推介新技术时把玩一下用户的错觉,以博取用户“同感”。否则我们怎会在面访调查中看到62%的用户为迅驰笔记本电脑的综合性能投了赞赏支持票呢?
让评测说话
也许他们听了韩磊的一番话,投票时就不那么坚定了。韩磊与赵先生同为地震局的网管,虽然没有像赵先生那样拥有迅驰笔记本电脑,但平时总有机会使用它,对它还是颇有了解的。迅驰技术推广初期,他很是着迷,还幻想着个人购买一台迅驰笔记本电脑。在充分认识它之后,他改变了初衷。他的理由是:“我在家会玩些网络游戏,在处理多媒体图像方面,迅驰技术比不过P4-M笔记本电脑。”的确,《微电脑世界》在2003年3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风驰电掣话迅驰》验证了这一观点。该文曾就当时主流的迅驰笔记本电脑IBM T40和占主导地位的P4-M笔记本电脑IBM T30进行过一次横向评测,通过SYSMark 2002软件测试显示,在网络及内容创建应用方面,P4-M笔记本电脑较迅驰笔记本电脑高出43%。
难道宣传中的“综合性能好”真的是无中生有吗?亦非如此。仍然是上述提及的横向评测文章,本刊工程师使用SYSMark2002、MobileMark2002分别测试IBM T30(P4-M笔记本电脑)和IBM T40(迅驰笔记本电脑)在移动办公效率与性能、电池寿命时,发现IBM T40总是得分在前,高出IBM T30约18%、13%和90%。特别是在日常办公应用环境下,迅驰技术表现更为优异,较同档次P4-M笔记本电脑性能高出20%~30%。可见,从移动办公的性能表现来看,迅驰笔记本电脑确实值得表彰。
电池使用时间长不长?
长效电池是本次迅驰笔记本电脑调查中位居第二、“值得称道”的特性。在1000多个网民中共有22.53%的用户关注迅驰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使用时间,面访者中也有88%的用户反映它比普通笔记本电脑电池耗时多。
有人欢喜有人忧
与冯鑫同一间公司的销售经理唐慧明强力推崇迅驰笔记本电脑中的长电池功能。她使用了带Pentium M 1.3GHz CPU、DDR 256MB内存、12.1XGA TFT LCD显屏、20GB硬盘和宣传资料上注明的使用时间长达6小时锂电池的某迅驰笔记本电脑。由于工作需要,唐慧明经常带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跑,把它带回家工作更是“家常便饭”。更换它之前,唐慧明在家办公(主要是从事报表处理、文字输入等简单办公)必带电源转接器,因为1个小时左右的供电时间难以让她完成加班任务。但是换了迅驰笔记本电脑之后,持续工作3个多小时不在话下,于是,她再也不带电源转接器回家了。虽然与标称有些出入,但并未妨碍工作,她还是感觉很满足。另外,在外出差,途中忙里偷闲处理公务,唐小姐再也不担心电池用尽的尴尬。
与唐慧明100%满意的感受有所不同,从事建筑设计的黄海、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刘俊达、CCTV网管邓晖等虽然也认可迅驰技术中电池的长效功能,但一致表示其长电表现一般,最多比普通笔记本电池(通常2~3个小时)长半小时,与宣传中的5~8个小时差距甚大。
在面访的用户当中,顾治民是对迅驰技术持强烈否定态度的使用者之一。曾经,他对迅驰技术也是满怀一腔热情,在单位IT设备更新之际,强烈推荐过迅驰笔记本电脑,自己也设想过家庭购买蓝图。自从参加了一次迅驰笔记本电脑体验活动之后,他对迅驰笔记本电脑伤了一大半儿的心。据他描述,当时他是冲着比P4-M高20%~30%的商务处理性能,以及支持5~8个小时的长电池功效来参加这个活动的。原以为亲历结果会与预料的八九不离十,没想到真正使用起来差强人意。当时他试用的是一台迅驰笔记本电脑(标称电池使用时间为3.7小时),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第一个小时运行应用软件效率还蛮高,第二个小时性能急剧下降,在软件持续运转的条件下,随机电池只支撑了不足2小时就“趴”下了。顾治民试用后,他打消了购买计划。后来我们从侧面了解到,顾治民是位技术军官,正从事着某系统的开发工作,平时不仅要运行大型应用软件(像Oracle数据库等),还需要到野外进行作业。他及他的同事急需配备便携式设备,但要求电池工作时间必须长(至少在4~5个小时以上)。迅驰笔记本电脑的实际使用时间没有满足顾治民的需要。顾治民还有像地震局赵先生在内的其他用户都纳闷:怎么听到的电池长效性能与实际效果有这么大的出入呢?
“迅驰”电池“借花献佛”
事实上,“迅驰”电池并非真的续电充足,而是巧妙地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借节约功耗之机,延长供电时间。翻开迅驰技术白皮书,您会了解到计算迅驰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时间的真正内幕。毋庸置疑,迅驰技术在延长电池性能方面做了2项技术创新,一个创新是采用智能能量分配技术,将系统电量分配给处理器最需要的部位,比如用户用到浮点运算单元或者二级缓存的某个单元,系统会将大量电量分配给这些单元,其他未被用到的单元将只获得较小的电量或分配不到电量;另一个创新是电源的优化逻辑设计,通过优化对系统能源的消耗与分配手段,降低CPU平均能耗,即采用降低主频的方法,节约系统能量,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疑团散去
由于Office等办公软件属低频低能耗应用软件,即使是不间断运行,也只消耗少量电池能量,此时,商务人士会感到电池实际支撑时间与标称相差无几。3Dmax制作及游戏软件、大型数据库或行业应用系统则是高频高能耗应用软件,如果持续运行,将占用大量电池资源,电池的使用时间将大为缩短,远不及标称数值。人们产生像地震局赵先生那样的疑问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普通笔记本电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际使用时间与标称有差异,只是以往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迅驰技术把差异挑明了,才招来人们的注意力。尽管迅驰技术下的电池使用时间与标称在某些状况下出入较大,总体来说,它还是比普通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时间有所延长,根据用户地观察,至少延长半个小时以上。
真的超轻薄吗?
人们对迅驰笔记本电脑轻薄性的关注,也没有像厂商们期望得那么高。从调查结果看, 21.12%的网民认为迅驰笔记本电脑的“超轻薄”最值得称道,60%的被调查者认为它的“超轻薄”表现尚好。这两个百分比都低于用户对“综合性能”和“长电池”的认可率。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用户对于轻薄关注有限,对轻薄的感受一般。
真的在意轻薄吗?
在面访用户时我们发现,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轻薄需求实际上走向2个极端,要么在意“超轻薄”,要么对它无所求,而且后者居多。
来自CCTV信息应用系统管理科的IT工程师邓晖也参与了军人顾治民提到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体验活动。其目的在于体验迅驰笔记本电脑是否真的轻薄。当时,CCTV准备购入一批笔记本电脑,考虑到编辑记者外出采访的便携性,邓晖他们初步看好迅驰技术。邓晖现在还记得他试用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的重量为1.9kg。他不插电使用了2个小时,机器运行一切正常。这样,邓晖和他的同事进一步坚定了购买迅驰笔记本电脑的决心。
最后,货比三家,CCTV购买了百十来台迅驰笔记本电脑:其中包括几十台Panasonic W2,它的厚度为2.54cm,重量仅1.27kg, 电池使用时间约5~7.5小时。
与邓晖的认识形成鲜明的对比,赵志娟似乎过于冷落她2.1kg重的Dell D600。尽管是位女士,每次外出,她从未因贪图轻便而单独携带Dell D600(左图所示),她总要带上外接电源。
更有趣儿的是,赵志娟现在用的Dell D600比原来的笔记本电脑(1.6kg)还重,大约重上0.5kg。她猜测可能是它不带光驱、软驱的缘故。由于不带光驱和软驱,对于经常需要安装软件、查看光盘资料的赵志娟来说原来的笔记本电脑显得极为不便。所以,她更喜欢重一些、却内置了光驱和软驱的Dell D600。
一颗不能释怀的“沙子”
虽说不在意轻重,可眼里也揉不了沙子呀。赵志娟一直想搞清楚:为什么号称超轻薄的迅驰笔记本电脑没有想像的那么超轻薄呢?不只是她,笔者也存在着同样的疑问。上个月,笔者在中关村海龙大厦和鼎好大厦转了半天,掂量了不少迅驰笔记本电脑,发现它们与很多普通笔记本电脑轻重不相上下。
“轻薄”与“厚重”的较量 Intel宣扬迅驰技术超轻薄特性的理由是:CPU采用了先进的MicroFCPGA(Flip Chip Pin Grid Array)和MicroFCBGA(Flip Chip Ball Grid Array)封装技术,减少所需的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同时,强化了电源管理能力,使电脑内部产生的热量远远少于其他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从而无须使用庞大的风扇和其他散热组件,避免了笔记本电脑重量和规格的增加。但是,用这个理由解释某些重如P4-M笔记本电脑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就不顺理成章了。
这些“厚重”的电脑多为早期面市的产品,之所以“厚重”,主要原因是,厂商在最初将迅驰笔记本电脑的定位定高了。当时大家都把产品定位在高端市场,配置高档豪华,以至于功耗和体积比较大,外形又重又厚。
除此之外,有业内专业人士分析,除了CPU以外,电脑的另外一部分能耗出自显示单元、光驱等部件,而在推广初期,迅驰技术尚未成熟得可以控制和降低其他部件的能耗,使得它对散热系统所需热管、散热片、风扇体积的缩小与改进只提供较为有限的贡献,所以外形看起来不够轻薄。
为此,一些厂商通常自行采取其他的笔记本电脑设计技术,以期达到轻薄效果。像IBM T40,更多借用厚度为9.5mm的最新Combo驱动器以及电池后置设计(无须将电池隐藏在掌托、指点装置下,机身完全可以做到与电池一样薄)才把厚度降至26mm;Panasonic
W2则为了省去散热系统的重量等,取消了风扇,改为采用键盘的金属底板和机身散热;而IBM家族的另一轻薄天使IBM X31更是凭着无光驱、无软驱的“优势”将重量低至1.6kg。
不过,Intel一直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迅驰技术,现在超低功耗、超低电压的新一代迅驰技术业已出现,日本东芝公司新近推出的、仅重0.995kg的迅驰笔记本电脑Dynabook ss sx就是一例。相信在2004年,真正轻薄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会大批量面市。
一点忠告
这段文字或许可以让赵志娟和地震局的赵先生等用户明白自己拥有的迅驰产品为何不够“轻薄”,同时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到,随着迅驰技术的成熟,将来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会变得越来越超轻薄。当然,如果迅驰技术没有满足用户对轻薄的要求,市场上还有不少采用非迅驰技术、但属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可供选择。
上网是否“无线”了?
厂商们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无线上网”是迅驰技术最大的卖点,然而,从网上调查的数据显示,网民对它的认可程度最低,只占15.49%。面访用户中,这个比例相对提高,但也是面访调查中的最低值,为30%。
“无线上网”的远距离与零距离
被调查的大部分用户反映“无线上网”与自己距离太远,主要因为没有应用环境。于是,缺少使用动力。王凯洪是中粮进出口总公司信息技术部专门负责IT办公设备选型采购的系统管理员,前不久,为公司部分领导和经常外出的业务人员购进了20多台迅驰笔记本电脑,分别是IBM T40、Dell 400/600/800和Sony 505。到目前为止,它们几乎都没有被用于无线上网。王凯洪说,考虑到安全问题,总公司没有搭建无线网络。中粮广场(中粮总公司办公大厦)一层或附近及机场等不乏“星巴克”咖啡屋,但员工不习惯也没特别的需要,在那里无线上网。既然这样,迅驰技术的“无线上网”功能岂不浪费了。王凯洪解释,“不尽然。我们买迅驰笔记本电脑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技术潮流,以后的笔记本电脑都会朝这个方面发展,长远看来,它不会很快被淘汰。就拿‘无线上网’功能说吧,随着无线安全技术的成熟,无线应用环境的大力建设,我们的20多台‘迅驰’肯定会在无线空间跑起来的。”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斯德锐公司的王凯洪,金山公司的冯鑫、唐慧明,还有城建公司的黄海等一大批用户踏上了“现在不用未来用”的不归路。他们还不清楚,在未来,即使无线环境成熟了,他们的“迅驰”也难以驰骋起来。因为2003年推广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仅支持802.11b无线协议,802.11b的缺陷是带宽低,易受蓝牙设备干扰。而以高达54Mbps传输速率著称的802.11g才是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方向,802.11b淡出无线市场大局已定。在未来,如果AP不开设支持802.11b的模式,相应产品又都更新为支持802.11g产品,当前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用户只有抱着802.11b汗颜的份儿了。
技术发展飞快如梭,聪明的用户与其等,不如现在就用。阿炳是本次调查中难得的一位将Intel迅驰技术运用到登峰造极地步的用户。他是《微电脑世界》杂志社资深评测工程师,专门测试网络产品。为了工作需要,他和同事们搭建了无线网络环境,覆盖范围涉及几个评测实验室及办公区。自从有了无线网络环境,阿炳做起工作如鱼得水。用阿炳的话说,无线使他的工作更灵活,更方便,更高效。他热爱无线,并把这种热爱延伸至家中。他自称是较为懒惰的人,回到家后,习惯躺在床上或斜靠在沙发里看书或玩游戏。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更是平常事儿。以前,受固定线缆上网的约束,他宁可牺牲
“网游”的惬意,也不愿放弃休闲的姿势。遗憾就不言而喻了。
笔者问过他,普通笔记本电脑若加个无线网卡,也可以像他现在一样,工作娱乐简单灵活。可他不这样看。他说,“普通笔记本电脑加无线网卡形式不简洁,用户手里需要带个网卡,用的时候就得把它装上,不用再拆下来,麻烦。当然,也可以不拆下来,一直将它插在笔记本电脑里,通常,它不像普通网卡一样完全伸入笔记本电脑体内,总会露出1/5~1/6的边沿,装在包里或拿在手中容易磕碰和刮蹭,甚至毁坏网卡与接口。所以,过去我总觉得无线上网有点儿不舒服。Intel迅驰技术最大的好处是把无线网卡集成到笔记本电脑内部,省去了连接和携带的麻烦,还节约了一个接口(无线网卡接口)。这种方式让我上网才真正无所顾忌。”
阿炳的无线应用模式的确值得其他迅驰笔记本电脑拥有者借鉴,所在公司没有无线环境,我们无法掌控,在家建个无线网络还是切实可行的。只是一些用户不愿意费这个神劳这颗心。
“无线”的误解与尴尬
尤迪是个私营企业主,换过2台笔记本,这次换IBM T40,一是原有笔记本电脑总出故障,二是冲着“迅驰”的新潮。事实上,她用笔记本电脑主要是娱乐,兼处理简单的业务数据。2周前采访她时她还抱怨,“买IBM T40的时候,经销商告诉我,‘迅驰’可以无线上网,回家后才发现不能。后来,听说要建什么无线环境,我又不会,所以,现在只能拨号上网。”由此我们发现,不少用户对迅驰号称的无线上网概念认识不清。
在我们的面访调查中,关注迅驰无线技术的30%用户里,有30%一开始还对“无线上网”理解有误,以为拿着迅驰笔记本电脑一点击浏览器就直接上网了,没想到它指的是无线上局域网。另外不关心“无线上网”的70%面访用户,绝大多数人也怀着同样的误解。我们不可以说这是有意埋下的一个混淆视听的迷魂阵,可是总让人们不由地想起超市里常见的转基因豆油,商家总把“转基因”说明用小体字标在最不起眼的位置,许多拒绝转基因食品的顾客经常不自觉地把它买回家,直看到相关报道文章,才大呼上当,悔之晚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买了迅驰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面访用户占70%,网民调查占84.51%)当前并不需要无线上网。无疑,用户多花钱买回一个不用的功能。难怪有竞争对手攻击Intel时说它的迅驰无线技术是垃圾。
技术靠应用推动,有了无线上网技术,只要用户再向前迈一步,尝试一下,体验一番,迅驰的无线上网功能应该比有线上网更具魅力。关键是用户要用。
了解了用户对于迅驰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感受之后,我们深切地感到,引导用户去购买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是多么重要,厂商在宣传或者媒体在推荐介绍时,能够清晰地指明产品的真实特性和适用人群,将会避免很多困惑与麻烦。
笔记本电脑正在步入一个不断细分的时代。在2003年本刊笔记本电脑岁末导购专题中,我们将笔记本电脑划分为主流应用型、超便携型、台式替代型、经济型四大部分。迅驰作为一种针对移动计算而出现的新事物,目前主要的覆盖范围在主流应用型和超便携型两大部分,在台式替代型和经济型领域,Intel的主力部队是P4-M和移动式Celeron处理器。本文开始提到的赵先生,从其使用的环境来看,台式替代型笔记本可能更适合他,因为他的应用属于计算密集型(处理器始终处于全速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再先进的智能节电技术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电池寿命,可能购买第二块备用电池的效果会更好些。事实上,在如今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产品中,处理器的平均功耗已经仅占机器总功耗的7%左右,这一比例已经大大小于显示屏幕的功耗比例,甚至小于芯片组、显示芯片的功耗比例,而与散热系统功耗、电压转换损失的比例相当。迅驰技术采用P-M处理器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降低了处理器在整台笔记本电脑中的功耗比例,从而使产品的总功耗得以降低,使同样容量的电池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或者保持足够长的供电时间,减小电池的重量和体积。
迅驰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不仅仅是P-M处理器决定的,还包括迅驰三件套中的芯片组,以及芯片组衍生出来的主板规格、内存规格和磁盘接口等等。对于从PⅢ-M平台升级而来的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迅驰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提升是实打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对于P4-M的老用户来说,两者的速度都足够快了,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远不如内存容量、磁盘速度和显示卡处理能力之间的差异大。
在轻薄方面,迅驰技术为笔记本电脑厂商提供了一个施展的空间。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和重量纪录被不断打破,破纪录者基本上都是迅驰产品。一方面,这并不仅仅是迅驰的功劳,光驱、显示屏、硬盘甚至键盘的技术突破都能够为轻薄做出不小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并不是说其他处理器无法做到如此轻薄,而是惟有迅驰(P-M),才能够在如此轻薄的基础上达到足够好的性能表现。当然,尽管轻薄带来极佳的便携性,但如果舍弃了太多原本可以在机身内集成的组件和功能来换取轻薄,是否是捡了芝麻(携带的方便性),丢了西瓜(使用的方便性)?因此像赵志娟那样的用户所反映的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
至于无线部分,我们希望厂商能够提供灵活的自选方案,事实上一些国际大厂如IBM,已经这么做了。
总而言之,迅驰试图在性能、功耗、便携性、无线连接特性方面做一种均衡,在这四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部分,迅驰笔记本电脑都不是惟一具备此特性的产品,例如论性能强有P4(超线程);论功耗低有Crusoe;论便携性,一些PⅢ-M、VIA、Crusoe处理器的产品做得也不错;论无线,在PCMCIA上插一块卡,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迅驰在这四个方面都展示了不错的表现。或许Intel对中庸之道颇有研究?既然满足不了所有的人,那么就满足Intel认为足够大的一群人吧!
结束语
在迅驰笔记本应用调查结束之际,回顾用户的使用感受,油然产生几点深思。
“迅驰”有得亦有失
似乎,一说“迅驰”,几乎人人皆知。人们赞叹Intel的造势手法,的确独到,大手笔,有创意。Intel自己也洋洋自得,不知为此捂着嘴偷着乐了多少回。可对“迅驰”的知,到底知多少呢?举个例子。笔者开展调查前,找了一些朋友,希望通过他们约到迅驰笔记本电脑使用者的采访,记得寻问一个在某IT公司从事系统开发的同学时,他回绝说:迅驰听说过,可我们这儿没有用“迅驰”牌笔记本电脑。笔者哑口无言。
还有前面调查中提及的众多用户,他们对“迅驰”的不满多来自对“迅驰”的不知,这个不知,不是“迅驰”文字的不知,而是迅驰技术的深入不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迅驰”的宣传不算成功。
盲从少了
可喜的是,面访了25个迅驰笔记本电脑用户,只有尤迪一个人是单纯冲着迅驰技术的前卫与流行而购买迅驰笔记本电脑,其他24位用户虽然也看好迅驰技术,但主要因为工作中对轻便、长电池或无线上网等需要才特别选购迅驰笔记本电脑。从而反映出,现在的用户选择IT产品较为理性,少了盲从。
应用欠充分
无线上网是迅驰技术最推崇又缺人捧场的功能,我们可以说是环境不成熟使然,其实也存在无人开辟这块处女地问题。应用是怎么来的?外部刺激(应用需要)加内部需求的推动而来。用户既然花钱买了这个功能,就希望物尽其用。
为了了解用户的应用状况和感受,我们在网上调查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通过使用,您认为迅驰笔记本电脑最值得称道的特性是什么?
1.长效电池2.无线上网3.超轻薄4.综合性能(该问题为多选题)
结果见图1。同时,我们在面访调查时,问了类似的问题:
您认为迅驰笔记本电脑有哪些特性值得称道?
1.长效电池2.无线上网3.超轻薄4.综合性能(该问题为多选题)
结果见图2。
“综合性能”不是靠打开窗口的快慢来评判,而是要结合处理器计算能力、显卡模式、显存容量、内存容量、硬盘空间及电池功耗等多方面因素统筹考量。所以,反映在笔记本电脑上,2003年的迅驰技术优势并非底气十足。但是,如果单纯从移动办公的角度衡量,迅驰技术还是颇为称道的。
令人欣慰地是,上半年即将出现的迅驰二代技术会提供主频为1.8GHz、较迅驰一代番倍的缓存容量,这样在计算性能上,迅驰二代便可与P-4 M一争高低了。此外,迅驰二代芯片组在多媒体处理、移动设计方面也大有改观,还有无线技术标准支持方面,将囊括802.11a/b/g多种模式,这样,迅驰二代的“综合性能”表现上将更胜一筹。 Intel迅驰技术可以动态优化应用能耗,在用户运行计算密集程度较低的应用软件时,可自动调整,进入“低能耗”状态来保存能量。正因为采用迅驰技术的笔记本电脑会利用每一个机会节约宝贵的能量资源,使得电池使用时间变长。
在迅驰技术推广初期,除迅驰技术本身以外,如果没有在其他部件配置或设计方面动动脑筋,人们看到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就不会那么轻薄。迅驰技术与轻薄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最多为笔记本电脑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以轻薄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