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巴扎人的故事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巴扎人就是常年游走在各个巴扎上做小生意的人,现在这个乡村巴扎上就只有吾守尔老人这样唯一一个老巴扎人了,四里八乡都知道巴扎上的这位老巴扎人。
  2013年1月,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住吾守尔大爷挖冰的急切心情,趁儿子吾买尔江去乡政府打探消息时,他雇了几个村民在屋后的涝坝里挖冰。涝坝里,几个村民将冰层挖成一个长方体,合力把冰撬了起来,冰块底部也带起水底淤泥,吾守尔大爷摇了摇头说:“冰不好。”就吩咐小孙子砍掉冰上的泥块。
  这时,吾买尔江回来了,站在涝坝边嚷嚷道:“不挖了,不挖了。”吾买尔江遣散了村民,老人叹了一口气,不能理解儿子的做法,自己吃了50多年的涝坝水,为什么就不能用了。吾守尔大爷就问乡上让不让挖冰。吾买尔江说:“乡上还是不同意。”“那你再去问问呀。”吾守尔大爷语气有些加重。没办法,吾守尔大爷只好坐在长条凳上晒着太阳,等儿子的消息……吾守尔大爷是新疆电视台编导何明和李光华拍摄的纪录片《吾守尔大爷的冰》中的人物。
  前段时间,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引起观众的强烈关注。纪录片《吾守尔大爷的冰》以鲜明的生活气息、丰富精彩的细节和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赢得了专家的肯定。在今年11月举行的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荣获中央电视台“活力中国”优秀纪录片奖。最近又入选广州国际纪录片选片会最受观众欢迎节目。这部片子是何明、李光华历经冬春夏三个季节,与吾守尔大爷朝夕相处近两个月拍摄完成。吾守尔大爷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极大地感染了他们,进而通过他们的作品感动了观众。
  吾守尔大爷,喀什地区四邻八乡没有不认识的。他是巴扎上的一个传奇。吾守尔大爷原名吾守尔·吾买尔,疏勒县阿瓦提乡亚西尔贝村村民,今年已77岁。是有名的制作销售沙郎刀克的老巴扎人。沙郎刀克,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的一种饮料,就是在冰沫里加上蜂蜜、酸奶,是夏天里解暑的佳饮。每年一月三九天,他都要组织人手到水库里挖冰,然后运回冰窖里储存起来,夏天时再拿出来制作沙郎刀克。这两天,乡政府担心冰层不厚,在冰上作业危险,就禁止他们挖冰,说等两天再说。吾守尔大爷就有些着急上火,根据他的经验,在喀什地区能取冰的时间也就这十天左右,早了,冰层太薄,晚了,冰面就会融化,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没有着落。于是就不断地催促儿子三番五次到乡上打听,老人怕错过时间,干脆找人在涝坝里挖冰了。现在儿子不让挖冰,他就想着再到巴扎上找些其他生意做一做。
  老人爱生活
  这时候老人有些着急,为了拍摄老人,新疆电视台编导何明和李光华在这里守了好几天,那几天片子没有新进展,他们也着急。后来他们见老人又不急了,不慌不忙地进城了,他出去干什么呢?
  他们俩跟着老人进了喀什老城,老人在老城小巷里左转右转,找到了一家做麻糖的作坊,热气腾腾地麻糖刚出锅,老人就订购了100根,到了大街上,他又找到一家馕房,交了订金,订了两百个苞谷馕让伙计第二天送到乡巴扎上。第二天在乡巴扎上,老人摆开了摊子,卖起麻糖和馕来。他在摊前吆喝,孙子在旁边帮忙。
  原来,老人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这个意外发现让他们的片子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对老巴扎人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何明说,老巴扎人就是常年游走在各个巴扎上做小生意的人,在阿瓦提乡村巴扎上就只有吾守尔老人这样唯一一个老巴扎人了。凭借多年巴扎上的生意经验,老人敏锐地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都喜欢给孩子们买些零食,所以他就进了麻糖和馕到乡巴扎上叫卖。老人在喀什城里的牲畜巴扎、以及附近两个乡里的巴扎都有固定的摊位。
  三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倍感孤独,最喜欢到巴扎上和老朋友聊天、说笑。在何明和李光华的镜头中,老人做生意倒是其次,和一些老朋友说笑乐呵成了主业。老朋友们有时会过来,他就请他们吃一根麻糖,朋友们也帮衬着买几根,在说笑中,老人就把麻糖卖完了;有人问馕是不是自家做的,老人直言相告,这是从馕房里买过来的,不能骗人。人们见老人这样诚实,都来买他的馕。最后买卖做完,老人满脸笑容,看来收入不错。老人就请几个朋友一起吃烤羊肝。老人说:“现在羊肉太贵了,就请你们吃羊肝。”
  抓住赚钱机会
  吾守尔大爷终于等来了允许挖冰的消息,乡上要求他们签订安全保证书后,挖冰禁令取消了。这天吾守尔大爷全家出动,加上雇来的20多名村民一起在大牙郎水库上开始挖冰作业。在六天里,他们抓紧时间挖冰,吾守尔大爷在这方面一丝不苟。作业前,他将劳动力分成两拨,一拨由儿子吾买尔江带领去水库取冰,吾守尔大爷则坐镇冰窖前指挥装冰。这个冰窖可以装200吨冰块,是吾守尔大爷父亲留给他的。在冰窖前他指挥着年轻人将冰摆放到指定的位置上,有的年轻人偷懒,他就会大声呵斥。为了抢时间,吾买尔江雇了一辆铲车装冰,这样在冰窖摆放冰块的工作骤然紧张起来,吾守尔老人最后也亲自下窖与小伙子们一起摆放冰块。这可是一个重体力活儿,老人干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嘘嘘。老人对冰的摆放近乎到块块都要亲自动手。老人就是这样对待自己未来一年的收入,丝毫不含糊。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何明、李光华在纪录片创作中孜孜以求的目标。即使拍摄时困难再大,他们也坚持抓拍,杜绝摆拍,为此两人想了很多方法。比如拍卸冰的镜头,两人就在坑上和坑下设置两个机位,因为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两人就根据老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迅速判断出老人的所思所作,及时调整拍摄角度。翻译不可能处处都在身边,比如老人要讲什么话了,何明、李光华都要凭借经验,敏锐地做出判断,迅速捕捉到精彩的故事和细节。比如吾守尔大爷的弟弟阿不拉来帮忙,他一边唱着革命歌曲,一边干活,对弟弟的一些做法,哥哥吾守尔大爷不满意了,兄弟两人产生了争执,红了脸。何明、李光华本能地就把镜头对准了他们,这一转瞬即逝的细节被收入镜头,成为片中许多精彩的段落之一。“细节决定成败”,而这种对细节的把握靠的是编导深厚的功底和对生活的细致体验。
  冰窖终于装满,他细细检查了一遍,“要把冰块码平,然后在上面再铺上二十公分的碎冰,碎冰上再盖一层帆布,帆布上再盖一层厚厚的麦草,麦草上头再盖上芦苇,就这样盖好以后,等到天热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吾守尔大爷说。
  都是缘分
  夏季,喀什热浪袭人,走在太阳底下,要是有一口冰凉的茶水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时老人的沙郎刀克上市了。在喀什牲畜巴扎上,当四面八方的人们口干舌燥的时候,他们都会来老人的摊子上吃一杯冰凉的沙郎刀克。
  来之前,吾守尔从冰窖里取出冰块,经过仔细清洗,冰块变得晶莹剔透。老人和孙子有着明确的分工,孙子拿特制的冰刷刷下一碗冰沫,添上酸奶、蜂蜜,制作沙郎刀克,老人吆喝叫卖沙郎刀克和杏干冰水。大家站在他的摊子前,喝上一杯冰水,吃上一碗沙郎刀克,冰凉瞬间驱走了酷暑。因为价廉物美,人们都喜欢到他的摊子前喝水,吃冰。夕阳西下,他又向来往的人群吆喝,冰水免费。这一年,他的沙郎刀克就收入七八万元。其实卖沙郎刀克的人很多,但是几乎没有人像他那样自己储冰,自己去做。很多小贩还到他家里批发冰块。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50多年了,吾守尔大爷游走在巴扎上,乐此不疲。在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靠在巴扎上偷偷摸摸卖馕,他养活了一家人;改革开放后,靠在巴扎上卖冰水,他发家致富了;如今,吾守尔大爷老了,却再也离不开巴扎,巴扎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就像一句维吾尔谚语所说:“去巴扎可以找到幸福”。
其他文献
11月10日,记者在长沙市街头做了一项关于送礼的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礼金开支中,结婚礼金以48%的比例拔得头筹,其次是生日、生子、乔迁、探病等。在每月的礼金花费方面,30%的受访者约为200元~400元,38%的受访者为500元~700元,32%的受访者甚至超过了800元。  之所以出现这种“份子钱”压力,一方面在于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等因素带动。据长沙市77岁的市民黄娭毑的说法,上世纪60年代
期刊
从2003年到现在的十年间,塔城地区女子农村放映队走遍塔城地区每一个乡村牧场,为各族农牧民播放电影近万场次。  一台放映机、一块银幕,是她最幸福的事业;一片热土、千万观众,是她最不舍的情感。她叫常寿兰,是新疆塔城地区女子农村放映队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从2003年到现在的十年间,塔城地区女子农村放映队走遍塔城地区每一个乡村牧场,为各族农牧民播放电影近万场次。把那些讴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反映伟大祖
期刊
10月31日至11月3日,“油城玉·荔湾情”克拉玛依金丝玉博览会在广州荔湾区举行。  这是克拉玛依市与荔湾区首次在广州举行金丝玉博览会,也是2012年以来双方第三次玉石文化交流活动。  博览会上,成交金额超过300万元,其中最大单笔销售额为120万元。博览会吸引了2万人次前来参观和选购玉石商品。  来自新疆、广东等省市的共计92家金丝玉理事玉石商,3万余件金丝玉参展。  展会分为主题活动区、玉石销
期刊
像巴合扎提这样的绣娘,如今,在木垒县有5000余名,占到全县哈萨克族妇女劳动力的65%以上,年创造产值8000万元以上。  全县六成半的哈萨克族妇女都在刺绣  新疆木垒县有5000名绣娘,几乎每一个绣娘手头都有一本《哈萨克图案艺术》的刺绣教科书。教科书的作者是木垒县经信委副主任古丽娜孜,她5岁就随母亲学习刺绣,上个世纪90年代曾担任木垒县刺绣厂厂长。刺绣厂后来倒闭了,但刺绣厂培养出的技术工人却成了
期刊
据了解,目前乌鲁木齐至少有12座高度超过100米的大楼,其中中天广场以229.9米的高度成为目前首府第一高楼。  楼宇经济,这个词儿听上去就是那么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在全国“摩天大楼热”的背景下,新疆也有了动作。其中,首府在建的“流逸之光”就是一例。那么,这些高楼和咱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有啥关系?为啥大家都在建?在不断遭到非议的情况下,谁能说清它对民生的意义?请跟随记者的脚步,借专家的眼光,剖析这摩天大
期刊
对于“让手机先吃”的这一行为,市民又持如何看法?“炫食族”炫的是什么?是否真像一些网友所说,这是一种强迫症的行为?  一道美食上桌,大家热热闹闹地准备动筷子时,突然,只听一声呼喝:“等一下!先让我拍张照!”接着,饥肠辘辘的“吃货”们只好暂且打住。说话者则举起手机,选角度,布背景,“咔嚓”一声后再笑眯眯地宣布:“开动吧!”饭后,微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一顿饭局的各色美食占领了。  如今,这样的场景正
期刊
陈晨说:“媒体起着舆论导向的作用,在大众眼里记者应该是最为公正的,记者职业也是大众很信任的一种职业。现在的我,正在为将来成为一名专业的记者而努力着。”  陈晨:学以致用,实现“记者梦”  陈晨,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从大一开始,她就一直在编织自己的“记者梦”。  1991年,陈晨出生在喀什市泽普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是一名会计,父亲在电力公司上班。“家庭教育对我的影
期刊
大学官僚化、行政化的不良趋势导致学生会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干部的产生不透明、官僚作风盛行、不为学生谋利等等,  又到了秋季,大学社团每年这时候都会招收各种社团的新成员。新生们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本是件快乐的事,但个别学生干部被指端架子、溜须拍马,设置社团里的种种规则,让新生感叹社团内部的社会风气太浓,想“混”得好,不容易。我们期待,在学校采取多种措
期刊
自2008年以来, 80后的民警刘宗霖已经与癌症抗争了5年,却依然坚守工作岗位。5年来,他坚持走访群众,为村民办好事达2000余件。  10月下旬,位于新疆西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略显秋意。我们见到刘宗霖时,他正背着警务工作包回到派出所的院子里。  带着一幅眼睛,皮肤看上去有点黝黑,说起话来有点腼腆。这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山东汉子是新疆边防总队博州边防支队青得里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普通外勤民警。  身患绝
期刊
无论哪个国家,企业出现失误甚至发生事故在所难免,但对事故的反应方式却千差万别。某些国家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第一反应是封锁消息,当捂不住时,就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几年之后,如果有人经过这里,他一定不会想到这里曾经出现过惨烈的场面,似乎一切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对于重大责任事故,绝对不能“化悲为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例如日本,媒体会毫无禁忌地公开报道,责任企业会没完没了地道
期刊